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你是否也向往原始的生命力量?
那些鲜有人涉足的神秘地带,张扬着大自然最为纯粹的野性之美。
今天地理君就为你介绍4个极具生命力的地方,一起到野生动植物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尽魅力吧。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脉最西端,狭长的山体呈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的山峦与两侧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携手并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高黎贡山腾冲段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10月
摄影/杜小红
这里拥有从热带雨林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等多样的植被垂直带谱。此外,高黎贡山也是印度洋西南季风进入中国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常年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充沛。
高黎贡山海拔3100米左右的区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5月
摄影/范毅
北高南低的地势,极大的海拔落差,以及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在这里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也因此孕育出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
枯木桩上的泡泡叶杜鹃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5月
摄影/范毅
在高黎贡山的森林中,可以看到很多死去的树木残存下的树桩。这些朽烂的树木有时会成为新生命绽放的舞台——一株泡泡叶杜鹃在一截朽木的顶端伸展开自己的枝条,绽开了粉白相间的花朵。
高黎贡山地处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全球动物地理区界的过渡带,北接青藏高原,南连中南半岛,东接怒江—萨尔温江,西靠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串联起中南半岛和藏东南一南一北两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一条天然的物种走廊带。
高黎贡山高山峡谷交替分布的地形,也成为了许多冰河时期动植物的“避难所”,至今这里仍保存着众多濒危物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十大热点地区之一。
高黎贡山蝴蝶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2月
摄影/赵力
高黎贡山相对高差变化巨大,因此这里的蝶类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垂直分布特点:
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的蝴蝶,大多数具有十分艳丽的色彩,体形也相对较大;
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蝶系则具亚热带特点,这些蝴蝶体形虽较大,但种群密度相比河谷地段有所降低;
2000米到3000米的蝴蝶种类明显减少,常见的主要是色彩朴素、体形中等或偏小的蝴蝶;
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除一些体形很小,色彩暗淡的蝴蝶外,色彩艳丽的大中型蝴蝶几乎绝迹。
在杜鹃灌丛觅食的太阳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
摄影/梁丹
杜鹃花是高黎贡山乃至整个横断山区标志性的风景,其中一些带有蜜腺的杜鹃花,恰好为十多种高山繁殖鸟类提供了难得的食物资源。来访花的鸟类包括雀形目的多个类群,比如太阳鸟、凤鹛、绿鹛、柳莺等。
高能量的花蜜对维系这些食蜜鸟类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同时鸟类作为传粉媒介也为杜鹃花传粉。不同种类杜鹃花花冠管的形状、长度与取食花蜜鸟类的喙相互吻合,这或许是研究协同进化的新型案例。
阿尔山
北疆边陲阿尔山,是大兴安岭中段一块遗世独立的翡翠秘境。千万年来频繁爆发的火山熔岩,成为了覆灭生命的杀手,然而“末日”之后,生命却总是会浴火重生。它们在这里完成从最低等级的地衣、苔藓到最高等级的被子植物的次第演替,再出现一条自然生态的重生之路。
阿尔山石塘林是由多个火山口喷发而生成的熔岩流在大黑沟一带形成的熔岩台地,怪石嶙峋的渣状玄武岩裸露地表上,顽强生长着落叶松、桦树、偃松等各种森林植物。
石塘林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9月
摄影/杨孝
对大多数栖息在这里的植物而言,地衣是引领它们重塑熔岩大地的开路先锋。当年地衣在石塘林落下第一粒孢子以后,便开始利用其特有的假根分泌出地衣酸以融解岩石、创造土壤。一方面它们便于固定自己,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得到营养。
阿尔山石塘林的地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4月
摄影/杨孝
而当地衣死去之后,又会给后来者创造宝贵的机会,它们的尸体混合岩石碎屑形成土壤,于是苔藓来了,蕨类植物的种子也来了。以它们为中心,后来的如兴安园柏、西伯利亚侧柏等高等级植物才得以落户生根。
从地衣、苔藓这些低等级植物,到松、柏、桦、栎等高等级植物,它们就像鲁迅笔下的小草一样蓬勃生长,形成了极为特殊的植物群落,重新成为了这片大地的主宰者。
今天,当我们抚摸或靠近它时,仿佛能从它通身散发出的既原始又复杂的气息里,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最初诞生时的场景,并由此拉开一个展示宏伟生命演进的序幕。
火山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4月
摄影/杨孝
随手拾起一块仿若火星来客的火山石,你也会惊喜地发现几分绿意。如果孔隙内有土壤条件,未必是苔藓或地衣,一些较高等级的被子植物也能扎根其上。
鹿石蕊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4月
摄影/杨孝
鹿石蕊生长在几乎无土的黑色、褐色玄武岩之上,是大地植物演进过程中最早能扎根在熔岩恶地的先锋物种,经过它们生长的岩石,会逐渐出现土壤,提供以苔藓、蕨等为环境背景的较高等级植物生存的条件。
五花草塘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4月
摄影/杨孝
阿尔山的缓坡慢岗、沿河谷地、林缘地带,常常会成为中生性的草本植物生长的天堂。金莲花、柳兰、线叶菊、地榆、黄花菜、毛茛等等竞相绽露生命的辉煌,挥霍着大自然的色彩。这些被当地人称为“五花草塘”的草甸子尚未被人类垦殖,是阿尔山地区野生动植物理想的栖息所。
偃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4月
摄影/杨孝
在阿尔山石塘林内,姿态优美、奇特稀有的偃松甚至能连片成林。作为当地政府保护的植物,偃松在野外自然生长已很少见,特别是它们能在几乎寸土不存的石塘林熔岩台地上繁衍起来,这对植物学家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上的意义。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第三极“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海拔最高的巨型国家公园。
“雪域精灵”藏羚羊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樊尚珍
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在生态系统及生物物种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区域。而在三江源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保存完整的高原面、密集的湖泊群、广布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为基础的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
刺瓣绿绒蒿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余天一
隆宝保护区内的龙胆科植物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雷波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下,形成了以草地为主的高寒植被区及其植物资源,它不仅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南高原牧区的重要部分,也为青藏高原特有的以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食草类动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可以看到它们与当地人和睦共处、近距离接触的场景。
藏原羚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马福江
藏原羚与藏羚羊亲缘关系非常近,相比之下,喜欢成群生活的藏原羚对人类更为警觉。白屁股是它们特有的标志。
雪豹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蔡征
雪豹是“雪山之王”,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其主要分布区。它们多栖息于海拔2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为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
白唇鹿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辑
摄影/乔乔
白唇鹿是澜沧江源区一种重要的食草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成群活动,在产地被视为“神鹿”。由于蹄子比其他鹿类宽大,适于爬山,有时甚至可以攀登裸岩峭壁。
庄子曾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三江源就是这样一片有大美、有明法、有暗理的天地。
在这片山水创造的特有生命现象和秩序中,当地居民、野生动植物、水、草场,一直处于被自然接纳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秩序之内。它们是这片共生共荣的天地的表象,但同样也是原因和结果的统一体。
神农架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平原与西部秦巴山脉的交错区,海拔3106.2米的主峰神农顶有“华中屋脊”之称,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南北方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南北方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
怪石嶙峋的神农架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颜京利
多年来,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以及野人的传说萦绕着这片神秘的山林。这里生长着四种特别的植物——“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头顶一颗珠”和“七叶一枝花”,它们并称为“神农架四大名药”。
这些富有诗意的名字来自于它们各自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小檗科山荷叶属的南方山荷叶通常有两片大叶子,叶径可达40厘米,状如大碗,故名“江边一碗水”。
南方山荷叶(江边一碗水)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刘冰
蛇菰科蛇菰属的筒鞘蛇菰是寄生植物,通体红色,茎顶端的花序粗大,植株形似毛笔,民间相传周文王曾采过此草,故名“文王一支笔”。
筒鞘蛇菰(文王一支笔)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刘冰
藜芦科延龄草属的延龄草茎上部有三片轮生的宽大叶子,顶端单生一朵花,果实成熟时紫黑色,形似宝珠,故名“头顶一颗珠”。
延龄草(头顶一颗珠)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牛洋
藜芦科重楼属的七叶一枝花茎上部有5-10枚叶子轮生(通常是7枚),顶端单生一朵绿色的花,故名“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刘冰
与此同时,这里也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身披金色长毛的川金丝猴是神农架当之无愧的明星物种,作为我国川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之一,“神农架”这个名字已然和这些迷人的灵长类动物密不可分。
川金丝猴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摄影/李群
但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持其稳定性和健康的关键要素。通过触发式红外相机,我们得以“走近”那些同川金丝猴共同分享着神农架繁茂森林的野生动物。
红腹锦鸡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供图/税晓洁
野猪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供图/税晓洁
鬣羚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月
供图/税晓洁
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之后,在群山云海环抱之间的神农架,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深藏于群山万壑之间的生命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