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开始活跃,并于1月14日发生了一次较小规模喷发。随后,当地时间1月15日凌晨左右,该火山发生了一次极大规模喷发。
威力堪比1000颗广岛原子弹
卫星云图显示,火山烟云直冲向距离地面约25公里的平流层顶,火山灰影响范围达到了800余公里,火山喷发造成的地震达到了里氏7.6级,冲击波横扫了整个地球,甚至在中国内陆地区都造成了气压骤变。
目前,据报道,1月16日夜间、1月17日凌晨,汤加海底火山再次发生了大喷发,初步判断可能是海水倒灌入岩浆库导致,有部分西方观察家相信,汤加海底火山的活跃,可能还会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这次火山喷发的烈度
毋庸置疑,此次汤加海底火山喷发事件,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孤悬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和斐济等:
一方面,此次火山喷发被学界定义为“超级普林尼式喷发”。所谓的“超级普林尼式喷发”,得名于罗马博物学家、历史学家小普林尼记录的发生于公元79年的大拉丁维苏威火山喷发。这一喷发的主要特征:一是带有大量的岩浆碎片和火山灰,岩浆粘度大,喷发极其猛烈,喷出的火山碎屑物极多;二是喷发的大量火山灰、岩浆碎片等形成巨型蘑菇云状,可以直冲对流层顶端,从而将大量的火山灰带入全球大气循环。
此次汤加火山喷发
历史上最典型的“超级普林尼式喷发”,正是被普林尼所记录的、公元79年发生的维苏威火山喷发。当时的这次喷发,大量灼热的熔岩流和岩浆碎片从高空溅落后,直接掩埋了罗马帝国的庞贝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次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仅仅是1月14日的小规模喷发,形成的巨型蘑菇云已经令人触目惊心,1月15日和16日的两次喷发,喷出的岩浆碎屑、二氧化硫气体规模更是难以想象,后果更是难以预料。
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图为汤加全境失联前传出的居民逃生画面
另一方面,此次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距离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太近,距离仅有65千米,仅仅是1月14日的第一次喷发,海底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和岩浆碎片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覆盖了努库阿洛法上空。由于火山喷发切断了海底电缆,且大量的火山岩浆碎片对短波、长波通讯造成了巨大干扰,从1月15日开始,汤加全国即处于通讯失联状态。 虽然在1月16日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初步恢复了联系,但也只传回了寥寥几段信息、几张照片,表示当地正在遭受火山溅落碎片的冲击。
日本气象厅紧急发布津波警报(海啸警报),预计海浪最大高度可达3米!
此外,由于本次火山喷发造成了强烈的海地地震,太平洋沿岸各国均发布了海啸预警信息,其中日本多地观测到的海啸波高达到了1.2米,中国沿海所幸有第一岛链岛屿阻隔,只观测到了20厘米的波高。但是,考虑到汤加首都距离海底火山喷发地距离太近,火山冲击波、火山熔岩碎片和海啸多因素叠加起来,给汤加首都造成的影响巨大。
中国公民是否遭遇危险?
目前,根据中国外交部门的消息,中国驻汤加使领馆已经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多方了解中国公民受灾的情况。据称,目前有起码数十名中国公民正在汤加从事项目施工,经汤加使领馆核实,以上中国公民全部平安。此外,中国外交部门表示,中国作为汤加的全面战略伙伴,向汤加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问,愿应汤政府要求提供相应援助。
外交部目前未接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
某微博博主在15日10点(汤加第一次小规模喷发后)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十分震撼的“血色晚霞”景象,而2小时过后的12点,在汤加发生了超级喷发之后,这名博主目前也处于失联状态。
一是传说中的1月15日发生的“超级喷发”,到底是怎样的场景,由于目前汤加国内通讯尚未完全恢复,1月15日喷发的照片只有卫星才能拍摄到;
二是此次火山喷发结束后,是否会再出现所谓的“无夏之年”,以及曾经给挪威画家蒙克以极大灵感、由火山灰造成的“血色晚霞”的出现;
目前南半球正值盛夏,低纬平流层吹强东风。由于南北半球高空风环流相对独立,短期内,进入平流层的火山灰主要往西移动覆盖南半球,对北半球影响有限。
毕竟此次火山喷发的性质和影响,咱们前边已经说到了,说句比较难听的,尽管对于全人类来讲,此次火山喷发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但对于汤加来说,此次火山喷发已经到了“灭国”级别的灾难;而从咱们国家切身利益的角度来讲,我们在汤加还有一批中国公民,还有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守,更不用说汤加旁边的斐济等南太平洋岛国,也同时遭受到了此次火山喷发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是有必要实施援助的。
中国海军能否出动?
那么,作为中国对外实施非战争军事任务、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急先锋”,如有可能的话,中国海军是否已经为此次人道主义援助做好了准备,在装备和战术上我军是否已经具备了行动的条件呢?
从目前中国海军的装备因素上分析,大伊万认为,中国海军如果要远赴南太平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人道主义援助任务,起码在装备角度是没什么问题的,在战术问题上则还有个别问题需要克服。
装备层面
先说装备角度好了,从此次汤加王国遭受的火山、海啸灾害的性质来看,在灾害中必然有大量人员转移的任务需求;对于部分遭到火山碎屑、石雨袭击的伤员也有救治的需求;对于海啸、和因海啸可能带来的灾后瘟疫蔓延,有防疫需求。
针对以上任务要求,中国海军有大量的现成装备足以执行以上任务:
071型船坞登陆舰与726型气垫登陆船
汤加王国的人员转移,部分被砸伤、烧伤、灼伤的伤员救治,咱们完全可以使用两栖船坞登陆舰、两栖攻击舰一类的装备完成。这些装备一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坞舱,可以携带气垫登陆艇,在港口条件恶劣、甚至无法靠港的情况下,完成人员从岸到舰的直接运输;
另一方面,我军的071型“大坞登”或075型“两攻”,还有比较宽大的车辆舱、人员居住舱等,在担任两栖登陆任务时,足以携带上百台各型车辆并搭载数百名陆战队员,如果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完全有把握在一艘舰上搭载上千名灾民或我国侨民撤离;
075两栖攻击舰
最后,071型和075型两栖登陆舰艇,还可以携带直升机进行垂直输送任务,尽管当前汤加王国因为火山灰的影响,飞行条件极其恶劣,几乎没有民航飞机能够穿越火山灰影响区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直升机还是可以来回飞几个航次的。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除了071型船坞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别忘了咱们还有一张参与对外援助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王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曾经被不止一次提到的866号“岱山岛”号医疗舰,也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该型医院船根据设计指标,可以为师、旅一级的战役行动进行医疗保障,船上设有大约300张各类病床,其中烧伤病床约70张,ICU病床约20张,重伤员病床数量在100张以上。如有需要的话,“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可以作为此次人道主义援助的核心舰艇,远赴南太平洋,承担起重伤员、尤其是烧伤伤员的救治任务。
总之,从中国海军当前的辅助战斗舰艇装备情况来看,“所有的选项都在桌面上”,想快速组建起一支能驰援南太平洋的力量,问题不大。
战术层面
而从战术角度上来说,目前的中国海军如果要承担起远赴南太平洋、遂行人道主义救援和撤侨的任务,大概还有几个问题要克服:
汤加离我们太远了(图源:百度地图)
一是汤加王国距离中国大陆实在太遥远了,从南部战区海军主要军港出发,无论是从北线巴士海峡,过帕劳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还是从南线巴拉巴克海峡、过马鲁古海、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等,航程都高达5000海里(约9000公里)以上,海况极其复杂,这将是中国海军大舰队向南半球最远的一次远征。
14日下午,那次较小的喷发后腾起的蘑菇云
二是汤加王国周边海域当下气象、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由于洪阿哈阿帕伊海底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碎屑进入大气层,大量的火山尘埃将给舰队的短波通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火山灰的沉降是否会对舰艇的船电系统、舰面装备等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还不清楚,舰队的航空飞行是否会遭遇威胁也不知晓。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海军向南太平洋派出人道主义支援力量,一方面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同周边国家进行有效的协同配合,最好能够得到澳、新等国的陆基通讯与气象保障,随后才能向汤加周边出动。
总之,按照当前的新闻,洪阿哈阿帕伊海底火山的活动依然在持续中,不排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要发生更大规模的爆发,据悉澳大利亚海军的P-8A反潜巡逻机在不久前也已经起飞,飞赴汤加王国周边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此次灾情进行评估,相信各国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此次灾难,在汤加王国的中国公民,也一定能够平安归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