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旅游经济论文

区域旅游差异特征以及判断其收敛趋势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如何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以实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那么,区域差异如何发展旅游经济呢?

1材料与研究方法

1.1数据选取为了真实反映出河南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演化特征与敛散性,选取了2003-2012期间的河南省历年旅游总收入(由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作为收入指标。研究区域特征时,沿袭区域经济的划分传统,将河南省划分为四大地带: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囿于统计数据所限,其中未包括济源市。)、豫北地区(安阳、鹤壁、濮阳)、豫西豫西南(三门峡、南阳)、黄淮(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旅游收入和年末人口数据来自于2004-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数据库》。在做收敛检验时,旅游收入数据以2003年为基期经过平减处理,以消除价格因素影响。

1.2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简记为CV)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变异度,文中用以衡量地区旅游发展的相对均衡性。

1.3基尼系数学术界常用基尼系数对产业构成进行差异分解,文中将河南旅游总收入分解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外汇旅游收入两部分,对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结构分解,旨在衡量旅游经济差异的内部结构特征。

1.4泰尔指数泰尔指数(Theilindex)的优势在于其可分解性,即能够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的结构构成及其贡献程度。利用泰尔指数可分解的思想,将反映整体差异的总体泰尔指数T进一步分解为四大地带间的差异TBR和地带内部总差异TWR(为四大地带内各自地市差异Tpi的加权平均),来分析总体差异的地区差异特征。

1.5收敛检验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根据对收敛条件的不同假设,主要有三种收敛假说: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σ收敛指不同经济体人均产出水平离散程度逐渐减小的过程;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经济含义指经济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表现为落后地区要比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人均增长率。前者指无论初始条件和经济结构如何,各地区都将收敛到相同稳态水平。后者指由于存在影响稳态水平的因素(经济结构),无论初始条件如何,不同地区最终会收敛到各自的稳态水平;俱乐部收敛要求经济体间既要有类似的经济结构,还要有类似的初始条件,满足这两个条件后才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本研究参照潘文卿对区域经济收敛的检验做法,依次对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

1.5.1β收敛检验文中使用经典的巴罗回归方程对河南省旅游经济的绝对β收敛做出检验。检验方法为截面数据回归分析,若系数β为负值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经济增长率存在负相关,那么就存在绝对β收敛。

1.5.2俱乐部收敛检验俱乐部收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河南省四个地带内部存在收敛;各地带间不存在收敛。对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参照文献13和文献18的做法,利用泰尔指数对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分解趋势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

2.1.1总体差异特征由表1中三个反映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指标变动趋势来分析,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动程度虽然并不激烈,但是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03~2009年期间,区域旅游经济总体差异趋于扩大;而2009年后,此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区域差异开始减小,但2012开始有所反弹。上述分析是从总体上描述了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为了更为具体地明晰总体差异的来源及其构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因子剖析,下文进一步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总 体差异进行结构和地区分解。

2.1.2结构差异特征:G、Gd、Gf分别为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的基尼系数,Sd、Sf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占比。Pd、Pf是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对总体的贡献率。(1)从各分项基尼贡献率看,2003年以来,历年国内旅游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都远高于入境旅游,平均贡献率高达到97.1%。可见,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国内旅游差异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旅游收入占总体旅游收入份额较大,其历年平均份额高达98%。这也印证了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状况难以真实反映出区域旅游整体差异状况。(2)从各分项基尼系数数值看,历年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都大于国内旅游收入基尼系数,定量说明了入境旅游差异程度大于国内旅游差异的现实。另一方面,从具体差异程度看,国内旅游收入基尼系数范围在0.43~0.50,历年均大于0.4,表明国内旅游收入在空间上的分配不太合理,收入差距过大,国内旅游发展不太协调;而旅游外汇收入基尼系数范围0.62~0.78之间,都高于0.5,说明旅游外汇收入地区差异悬殊,入境旅游发展极不平衡。这也体现在旅游外汇收入集聚在入境旅游热点地区上,旅游外汇收入排名前四的郑州、洛阳、焦作、开封四个地区收入之和历年占比高达86.3%。

2.1.3地区差异特征利用泰尔指数可分解性,将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地区分解。给出了泰尔指数地区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1)从地带内和地带间比较看,旅游经济的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程度相当,2003-2006年间,地带内差异程度略高于地带间差异,2007年以后,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贡献;2)从地带内部差异构成看,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四个增长极与其他地市的差异导致了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而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三个地区内部差异程度不大,这种旅游经济局部协调发展只是低水平的趋同,对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意义不大。

2.2河南省旅游经济收敛特征检验

2.2.1α收敛特征经过对2003-2012年间各市人均旅游收入对数标准差的计算,看出河南省旅游经济整体表现出一定的发散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收敛特征:2003-2009年,α指数逐年上升,表现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持续扩大;2009-2012年,α指数有所下降,表现出一定的α收敛迹象,但旅游经济差异程度仍高于2003年的初始水平。2.2.2β收敛检验利用巴罗回归方程检验了2003-2012期间河南省旅游经济的β收敛性。

在样本检验的全时段内,河南省旅游经济表现出微弱的发散性,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2003-2009年,β值为正值且在统计意义显著,具有明显的发散性;2009-2012年,β值为-0.0392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表明从2009年开始河南省旅游经济开始出现绝对β收敛迹象。

从经济意义来解释,2003-2009年,河南省旅游经济落后地区增长速度低于发达地区,区域差异有扩大的趋势;2009-2012年,虽然落后地区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地区,区域差异有所缩小。这与α收敛检验结果也是一致的。

2.2.3俱乐部收敛特征图2给出了总的泰尔指数、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与α收敛和β收敛检验结果一致,河南省旅游经济呈现出"先发散,再收敛"的阶段性收敛特征。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也具有相似的变动趋势。

结合Galor给出的俱乐部收敛定义,2003-2009年间,地带间差异趋于扩大,但地带内部差异亦趋于扩大;2009-2012年间,地带内差异在缩小,但地带间差异亦在缩小。

综上分析,河南省旅游经济在检验样本期间并未出现俱乐部收敛特征。虽然,河南省旅游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集聚效应和极化现象,但并未出现我们担忧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俱乐部收敛特征。

3讨论分析

区域旅游差异特征以及判断其收敛趋势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如何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以实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因此,文中通过对河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考察,研究发现:

(1)要实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旅游经济差异的来源及其构成。以往区域旅游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入境旅游,但在本研究考察期间入境旅游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因此,以往研究难以反映出真实区域旅游差异现实特征。文中以旅游总收入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在结构差异上,国内旅游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政策上应该重点考虑国内旅游发展在平衡区域旅游经济的作用。

(2)区域旅游存在的差异是发展中的差异,关键是要在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落后地区追赶先进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收敛,即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尽管在整个考察期间河南省旅游经济并未收敛,而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以来河南省旅游经济开始出现收敛迹象,区域旅游差异趋于缩小。

但是目前尚未明晰旅游经济收敛原因以及相应收敛机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识别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来源及构成,更为关键的是要预判旅游经济的收敛趋势,深入探究旅游经济收敛机制,为制定前瞻的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收敛,进而实现长期的稳态增长。

4结论

利用2003-2012年旅游总收入数据,在对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旅游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论:

(1)河南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阶段性特征。结构差异主要是由国内旅游差异造成的,但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程度高于国内旅游;地区差异由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构成。2007年之前,地带内差异程度高于地带间。2007年后,地带间差异程度高于地带内。

(2)收敛检验结果显示:考察时期内,不存在显著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这意味着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尽管2009年以后,开始表现出收敛迹象,落后地区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高于先进地区,但由于经济差异的历史积累原因,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程度仍高于初始状态。令人欣慰的,河南省旅游经济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即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THE END
0.旅游业毕业论文6篇(全文)作为历史文明精神宝库的河南省,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同时铁路与公路等交通系统非常发达。河南省一直作为我国综合性运输贸易体系框架的转接站,连南贯北保持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相对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得河南省旅游业有着非常明朗的发展空间。因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k5rzc3=z0jvsm
1.旅游毕业论文范文6篇(全文)旅游资源保护论文旅游保护措施论文 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益,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jttnr99s0jvsm
2.旅游毕业论文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概论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依照《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关于2004届旅游管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937/j}rn
3.旅游发展论文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国旅游业目前已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机结合、互补互促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清醒看到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差距;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缺乏支柱项目和拳头产品,产品老化、品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80nuou
4.中国旅游文化论文精品(七篇)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篇(1)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群 旅游文化 实践教学 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49957mvon
5.教师职称论文中职对口单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专题复习研究很多高校都会在高考前进行一些单招,单招也是方便高中生入学的一个政策,对学校和学生都是有一定好处的。本文就主要针对中职对口单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专题复习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 根据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对2010~2014年高考试题的jvzq<84yyy4zwnvkmct/exr1lkgp{~}wgn}07>83;0nuou
6.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254ivvq
7.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新闻网讯近日,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相继在旅游和接待业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影响因子:6.514),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影响因子:7.43)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影响因子:9.237)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三本期刊在jvzquC41yy}/smz0gf{/ew4kphu0399313:54B3jvo
8.地理与旅游学院GIS应用创新团队孙德亮副教授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近日,地理与旅游学院孙德亮副教授团队在山地公路滑坡易发评价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论文“Assessment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long mountain highways based on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mapping units by hybrid factors screening and sample optimization”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ondwana Research》。孙德亮jvzquC41euzx0lvpw0kew7hp1ktgq8632256;:=0jvs
9.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与SSCI论文40余篇)、著作3部、主编教材20余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奖项16项。兼任江苏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文化旅游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江苏省地理学会常务jvzquC41uiut0wow0gjv0ls1|ln0nrxv0jzn
10.北大城环学院校友独占40年来旅游研究最具影响力论文魁头承继陈传康先生对北京大学旅游地理学科的探索、创建与发展使命的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 Research,iCRTR),自1997年成立以来,在吴必虎教授领导下日益成长,陆续发表35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46本专著译作,以地理科学和城乡规划两大主流学科为支撑,于旅游理论研究jvzq<84yyy4vg|3rmw4ff~3ep1~zz€4;949b3n9dec;54n;d8fg9hk<534624lh0jvs
11.旅游学院张圆刚副教授在《人文地理》上发表学术论文我校旅游学院张圆刚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人文地理》2023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国内经济大循环与乡村旅游的适配性:内涵与研究框架》。该论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基金项目的支持。《人文地理》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及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双月刊,同时被CSSCI、jvzq<84yyy4mkk3ujp{/gmz0ep5eh86f1e872@7c99>13<4rcik/j}r
12.旅游与地理学院202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圆满完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呼伦贝尔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旅地学院在教学院长及各系室主任的安排下,于5.22-5.24日开展并圆满完成了2022届共计195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线上答辩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共分为12个答辩组,每组3名答辩老师,共有18名教师参与此次答辩工作。各答辩小组通过听取学生线jvzq<84yyy4inkwe0et0kwkq1363586925
13.地理与旅游学院2023届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会圆满完成根据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23届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严格把关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确保应届硕士生达到毕业的要求与标准,我院于2023年3月9日和2023年3月14日分批次完成了2023届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本届预答辩共30名研究生参加,根据学位论文选题分四组进行,jvzquC41zmptd7m{pw4ff~3ep1oohx4326;04B=80jzn
14.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顺利举行 为保证我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质量,2022年3月12日下午2: 00,我院2019级4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北二621室举行。此次预答辩由张玲教授担任组长,皮平凡教授、袁亚忠教授、吴开军教授、秦学教授和关新华副教授(副院长)jvzquC41fnm{7lfwhk/gmz0ep532;7125761l=538g27>:671vbin3rur
15.旅研风采旅游学院教师科研论文成果推介论文推介:新疆县市旅游产业集聚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专家照片 个人简介: 曹开军,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旅游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现任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学术副院长、旅游管理系主任。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社科基金、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科项目等7项;以第一jvzquC41nx~z0ow0gjv0ls1kplp1:6251846=3jvo
16.阮陵4.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创新发展研究院成果孵化项目,旅游地理信息时空分析平台,2018-2019; 5.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创新发展研究院成果孵化项目,区域产业经济地理分析与专题制图研究,2019-2020; 六、发表论文 1.Ruan, L.; Song, B.; Huang, ZF.; Long, Y.; Zhang, L.Exploring emotion differenc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jvzquC41iguhtjuj{0gip~3gfw4dp8nphq522;51:27:0qyo
17.教授团队在CSSCI期刊《地理研究》发表论文高军波教授团队在CSSCI期刊《地理研究》发表论文 标题:县域协同发展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定量测度 作者:高军波,孙健武,喻超,马志飞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23年6月,第42卷,第6期 DOI:10.11821/dlyj020221113 出版年:2023 文献类型:Article 语种:中文 摘要: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基本单元,如何优化县域发展模式并提升其发展jvzq<84vqwx/z‚sw0gjv0ls1kplp1:5451=76;3jvo
18.旅游营销论文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营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jvzquC41fn~ulzfjzh/z~jujw4dqv3ep1nbq€jp13<2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