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老黑河“东北最大抗战遗址群”真相揭秘

一. 日本鸭绿江采木公司铁路中转站:

1. “老黑河老局所老火烧”:

“老黑河老局所老火烧”在临江、漫江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却不知道与抗联有瓜葛。

老黑河:老黑河起源于漫江东南草坪山,位于漫江东南4公里处流入漫江,老黑河河底礁石很多,河里总是黑乎乎深而莫测因而得名。

老局所:晚清政府在“扼守鸭绿江口大东沟设立木税所”, 1909年,日本人陆续在通化到长白设立采木分局、所。1946年中共接管以后,也设管理局、所,所以在南满地区把较早的工矿企业所在地、管理机构通称“老局所”,老黑河日本人设立的“木材所”通称为“老局所”。

老火烧:黑河方向经常起火起大火而得名。1945年日本人撤退前,日本满洲株式会社在老黑河放一把大火,起火面积达上百平方公里,大火整整烧了两个月,大量木材和原始森林资源被烧毁,最后是下了三天大雨才被熄灭。

“1961年10月,漫江黑河河口发生森林火灾,林场全部停产,组织1500多人参加灭火。”“3000人待命;省政府派两架民航护林飞机向扑火人员空投食品,历时两天两夜,60公顷森林受害。”(1994年《临江林业局志》  P56)

2.“主城”、“副城”:

老黑河遗址占据20多万平方米。1904—05年,日俄战争,俄罗斯战败,日本获胜。沙俄势力退出鸭绿江、退出南满(长春以南的东北地区)。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长白山“森林资源采伐权、贩卖权、木税权等完全操纵在日本侵略者手中。”“1909至1929年的21年间,仅流送到安东的总材积在2000万立方米左右,消耗森林资源6000万立方米以上。这些木材除小部分就地售销和运往关内外,大部分经由朝鲜运往日本。”(1994年《临江林业局志》P1) 每年采伐量在百万立方米。九一八事变前,鸭绿江流域木材大部分被采伐,九一八事变后,采伐量大为下降,年产下降到50万立方米左右(2013年《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P22)。

(1)火车站:临江五道沟森林铁路是康德元年(1934年),由日本人控制的鸭绿江采木公司铺设,以临江五道江岗头为起点,至康德7年(1940年)延续到“老黑河遗址”、背阴沟。康德11年(1944年)延续到漫江,里程85.79公里。(2013年《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P189)。

黑河车站是日本株式会社运输木材中转站,把长白山腹地木材运到临江。五道沟铁路运输木材分四段运输,黑河车站是最重要的两段。

“第一段:置3台5吨内燃机车在黑河车站驻在,搬运漫江—黑河间木材,运至黑河站内。第二段:黑河—岗头间,有长途机车将黑河站的木材运到岗头,每两日往返一次。”(2013年《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P190)

1940到1949年,黑河车站三次修建房屋,宿舍计105平方米,道岔房、修车房、机车库、修车库计2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计401平方米。(《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P192)这与吉林省考古所勘探挖掘现场房舍地基方位、尺寸、物件十分相符。

(2)采石场:

老黑河附近发现采石场遗址。修铁路、修车站、修城墙、建房需要大量石料。我们集体户三栋房在西山有个采石场,房舍工程队在懒汉窝和锦江有两个采石场,近百人用较先进技术打出来的石头也十分有限。老黑河铁路路基碎石打制就更费劲了。黑河到背阴沟、到漫江34.755公里铁路需要的石头量,估计至少也要上千人打制。

(3)采伐区:

老黑河背阴沟差线对接主干线。从西小山到漫江有六个作业区,以老黑河为中心年采伐当在几十万立方米木材。老黑河周围西小山、黑河、背阴沟三个作业区,应该围绕老黑河食宿。1951年“在西南岔伐区试行夏季采伐作业......组成800人夏季作业大队。”(1994年《临江林业局志》P9)  每三个人配备一头牛或一匹马骡归楞作业。所以考古所挖掘发现喂马槽就很正常。

“牛吃净草喝脏水,马吃脏草喝净水。”马是劳动的主要动力,所以有三个井,最深的6米深井,机动车要加清水冷却,人牲畜都要喝清水,尤其是管理人员更要喝井水,山控河流水对人体有害,易得大骨节病。

(4) 归楞、装车队:

老黑河是中转站应有常驻归楞、装车队。1950年,“三岔子分局大阳岔(一个作业区)装车队抓楞工友107人。”(2013年《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P10)

主城、副城管理人员、劳工,或“犯人”至少上千人,也应有几百头牲畜的马棚牛棚。还应该有草料仓库、物品仓库。

所谓副城是“兵营”,没有任何依据。

(5)筑路养路:

老黑河到背阴沟、到漫江总计34.755公里,需要多少人筑路和养路大军?

1975年,从锦江车站修筑松林老岭铁路只有十几公里,我们500多人修筑一年才初见成效,三年才完工。倒退30年前生产力更低,需要至少上千人筑路养路。

副城就是劳工和牲畜所在地,副城周边城墙上再加高铁丝网拦截劳工、犯人外逃,副城后侧有两个碉堡,就是日本株式会社警察监视、看守劳工、犯人之所在。

(6) 中共接管:

因无木可采,1950年8月五道沟到漫江小铁路沿线停运并开始拆除。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松江河林业局漫江、老岭、黑河三个林场作业区。

二.“老黑河遗址”并非抗联遗址:

(1)“老黑河老局所老火烧”,解放后在临江、转头山、漫江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都知道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长白山资源的火车站。很多成年人去过老黑河采山菜、小秋收、打猎,“主城”“副城”围墙墙基、“碉堡”、住房地基都清晰可见。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森工企业,《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志》406页 2013年出版发行,全程记录接收和管理过程。

(3)漫江徐有文老人回忆:1991年,在松林未修汽运道路前,漫江人去“老局所”(也叫“老黑河炮台”)走的是一条“漫江人早年的林间小道”。九十年代通化几个老头特意到老黑河找“铁轨”卖钱。(《始末》P17—18)

(4)老黑河是松江河林业局漫江、老岭、黑河三个林场作业区。

所谓“老黑河遗址”一直就在人们视线当中,所谓才“被发现”是某个领导人才“发现”更合乎实际。

2.老黑河密营?

抗联密营特点:密营是东北抗日队伍在敌强我弱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扩大实力。在深山老林里坚壁清野,养精蓄锐,储存军事物资,治疗伤员,修理枪炮,收集敌人情报,宣传抗日,缝制冬衣。这样的秘密营地简称密营。

老黑河遗址是老黑河冲击平原,周围上百万平方米,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周围没有超过10米高的山岗、砬子、顶子,也不是两山夹一沟沟里深处,危急时刻无险可守,无路可退,这完全不符合敌强我弱建立密营的历史大背景。

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8卷本,吕明辉著《金日成与张蔚华》(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二版),金日成几十次提到马鞍山、黑瞎子沟等密营,唯独对“自己”创建的“东北最大抗日遗址群”老黑河无一次也无一言涉及。

1936年8月,攻打抚松战役之后,金日成六师到漫江休整片刻,由向导带领经过老黑河,通过多谷岭到达长白建立长白游击区。如果是金日成六师建立的老黑河密营,金日成还要向导?

1959年,金日成委派抗联老战士朴永纯为团长带队组成“朝鲜抗日战迹地考察团”进入中国,“考察团在抚松共考察抗日战迹地和遗迹27处,收获颇丰。”也到过漫江,唯独未到老黑河,也没有半句提到老黑河。(吕明辉《金日成与张蔚华》P116)

3.王德泰“是老黑河密营的建造者”、在“老黑河边养伤”(《始末》P42、91、203  赵龄实、刘静祥)?

1936年7月,二军军长王德泰在渡过漫江西部塔河时脚被石头划伤,在漫江西五公里处宝财顶子密营(1935年5月二军建立,1994年《抚松县志》P734)养伤(《名将王德泰》P156—157)。宝财顶子西靠南塔河、北靠头道松花江、东靠南黄泥河子,距离漫江东南老黑河大约十公里左右。

1995年版《抗日名将王德泰》作者温泉、关铭文是江源县人,他们不了解漫江周围地理地貌,他们不加考证,王德泰负伤在棺材梁子山密营养伤,少年营小战士(十几岁)不就近到北江(松花江)西江(南塔河)东江(南黄泥河子)抓蝲蛄,却到漫江东南十公里外抓蝲蛄?太过离谱。

《王德泰传》主编朱宏启大段抄袭《名将王德泰》P156—157段落,以讹传讹,又被赵龄实、刘静祥照抄照搬误读误传误导至今。池南区书记曹树清也被误导逢场作词《老黑河里的少年营》到处传唱。

最近笔者调查从小在漫江长大的吉视传媒记者陈维来、出生在宝财顶子的边防部队原团长徐云鹏、三代生活在宝财顶子的丰成华,他们确认宝财顶子在解放前是棺材梁子(满语是猎人下夹子的地方),因名称不雅,1948年被改为宝财顶子屯(《抚松县志》P19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抚松县人民政府出版《抚松县地名志》P92—94),山下居民区改为宝财顶子屯,1958年将居民村改为宝财管理区,1962年改为前进大队。宝财岭子山距离漫江东老黑河十公里。

所谓王德泰“是老黑河密营的建造者”、在“老黑河边养伤”

吃蝲蛄豆腐纯属子虚乌有。

4.密营“碉堡”:

老黑河抗联“密营”周边修筑“碉堡”是东北十四年抗战史无前例的“败笔”,而不是创造。密营周围修筑碉堡是公开向敌人通风报信。这完全不符合敌强我弱的历史背景和起码的军事常识。

5.河边“深井”:

在老黑河边上修筑三个水井,最深的深井达六米以上,还有水泥圈砌筑,是东北所有密营闻所未闻的奇葩。事出反常必有妖。抗联密营几乎都在深山老林的山顶或半山腰,不得不就地挖井维持生存。在粮食与冬装都难以保证的背景下,可能在水源地老黑河附近,不惜兵力人力舍近求远背水泥修凿深井?

6.“二军六师、四师在漫江沟也修建了密营”( 《始末》P59、90 专家组、赵龄实)?

查无“漫江沟”,哪来密营。

查1994年版《抚松县志》P757有“漫江沟”。查遍县志《抚松县政区图》、《土壤图》、《农业气候分布图》,《抚松境内主要河流及水利资源一览表》(P50—52),《第五章 地名更名命名》(P36—38)皆无“漫江沟”。又查《抚松县地名志》(抚松县人民政府出版无年月)《漫江镇地图》《漫江镇地名志》(P92—94),《自然地名》、《抚松地势图》(P156—193),《注销地名》(P204—212),《抚松县江河标准名称表》(P251—253)皆无“漫江沟”。又询问《漫江镇志》编辑者杨成贵、记者陈维来皆回答,未听说过有“漫江沟”,无法回答。

7.“地窨子”非“抗联”独有:

在老黑河一马平川的河边修建地窨子,只能是打猎的、挖人参的、种大烟的,搞小秋收的,朝鲜难民、甚至逃犯进山里都可以修建最简易的地窨子暂度饥寒。

日本采木公司建立老黑河火车中转站、采伐作业区前期,管理人员和伐木劳工首先应该搭建地窨子解决食宿问题。

1975年,我们高中毕业生500多人到漫江东南老岭修铁路,1976年,我们房舍集体户30几个人在锦江捞沙子装小火车,房舍工程队二工队工人打石头,所有人、包括领导干部整个冬夏住的就是简易帐篷,王八炉子取暖,床铺底下冰雪被慢慢融化,正在建设当中的老岭林场、老岭车站和已建多年的锦江车站皆无法提供大队人马食宿的场所。帐篷取代了解放前的地窨子。

《抚松县志》(九四年版) 列表黑河、老黑河有抗联密营,皆无详细说明。黑河总长21.1公里、老黑河50.3公里(1994年版《抚松县志》P50),密营到底在哪里?询问了抚松很多抗联研究者爱好者,包括到县档案局查找编辑者和资料,皆一无所得。最后找到原《漫江镇志》作者之一杨成贵同志,他们也只听传说黑河、老黑河有密营,他们与省县有关部门多次踏查查找过,一无所获,只列表表示有,但是无法提供任何详细说明。

8.老黑河地窨子形制、选址与“磐石红石砬子抗联密营一致”(《始末》P96专家组)?

老黑河地窨子形制、选址与“磐石红石砬子抗联密营一致”。整个东北抗日密营“形制”大同小异。

“老黑河密营”“选址”,自然环境却与各地完全不同。这是关键所在。

磐石红石砬子(主峰高878米)、寒葱岭(主峰1000多米,7月1日我专程考察过)、抚松大营、温泉(我也去考察过)、长白密营都是居高山之险要地带设置,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密营极其隐蔽险峻,不易被敌人察觉更不易被敌人攻破。密营易守难攻,攻守都有回旋余地。

“老黑河密营”周围一马平川,不隐蔽更无险可守,进不能攻退不可守,敌人来了只有被一窝端就地消灭。这个密营无密可保,又远离人家,我们三次开车专程去老黑河考察,每次特意打表,全程21公里。80年前走山道拉林子,距离漫江至少要30多公里(《始末》P17  放山老把头徐有文:搞副业起早走到天黑才能到),给抗联给养筹备带来极大的不便,考察东北各地密营,距离居民区如此之远,绝无仅有。

老黑河“抗联地窨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打猎、挖参、种大烟、逃难的避难所。发现“地窨子群”就更不可能是抗联。东北各地密营就没有建地窨子群的先例,它只能是日本株式会社车站、筑路、养路、采伐、归楞、装车、打石头劳工,包括管理人员先期的工棚。

9.老黑河是“二军在南满开辟的第一块游击区” (《始末》P93王宜田)?

抗联在漫江东南30公里老黑河一带,远离长濛抚临伪满统治中心地点,难道抗联在那里躲猫猫?

1935年5月:(1—3)“一二军后勤部在杨木顶子、宝财顶子建立生产基地。同年秋,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二团转战到露水河、三道砬子河;二军后勤部在大碱厂建立兵工厂、医院、被服厂。”(1994年《抚松县志》P734)

1936年3月上旬:(4)被监禁在抚松马鞍山审查的100名“民生团”解除监禁编入二军三师。

1936年夏,(5—9)二军三师连续端掉抚松大营南西南岔、清沟屯、东岗三个伪警察据点。二军东岗会议确定开辟以南满为中心的新游击区。27日,二军抚松南刁窝砬子别亮沟门伏击战。

二军进入南满后,总计14件大事,第14件大事才轮到漫江,所以说老黑河是“二军在南满开辟的第一块游击区”完全不成立,毫无事实支撑。

整个抚松地区才是二军在南满开辟的第一块游击区。

10.“《抚松县志》对东北抗联老黑河、漫江沟有58处密营记载” (《始末》P90、93 赵龄实、张彦夫)?

张彦夫教授转述赵龄实的文本误差太大,整个抚松地区抗联密营58处,黑河、老黑河、漫江只有8个而不是58个。赵龄实研究员下载没错,错在张教授。(1994年版《抚松县志》《抚松县志》P756—757)

(1)近代新式快枪打鲜活树木几乎不留痕迹,子弹穿过去之后背面掉一小块树皮而已,正面弹痕很小,过一阵子完全长死,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我们咨询了早期猎人,后来是槽子河林场工人马训泉,还有东岗镇原三大队民兵连长苏庆利,他们民兵活动到大碱厂经常用7.62步枪把活树当靶子射击,当时还清晰可辨弹孔,过一阵子毫无痕迹可辨。他们都认为老黑河老榆树上的洞洞只能是啄木鸟所为,绝对不可能是80年前鲜活小树的弹孔。

老黑河老榆树朽烂生虫子,被啄木鸟从上到下啄出很多洞洞,解决它每天主要食物问题。林业勘测技术员何斐、水电干部张工,我们从小在林区长大太熟悉了啄木鸟生活习性和对林业的贡献。

质疑一:实际距离相差甚远。80多年后的今天,抚松县城到漫江最近最好的林区环保公路也要60公里,漫江到老黑河21公里,抚松到老黑河80多公里。而当年抚松到漫江沿途翻山越岭山道极其曲折艰险是“150”多里,漫江到老黑河还有50多里。总计要100多公里。(《始末》P47、142)

质疑二:东南无战事。查1994年版《抚松县志》(P755)、《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2005年11月第一版),1938年抚松境内抗联全年战事5件,漫江无战事,11月整个抚松无战事。

质疑三:是哪支“抗联”抵抗日伪军?撤退的主力部队当事人为什么无任何回忆记录?

质疑四:是一面之词,是孤证!是日伪军邀功请赏刻意编造故事,不可信。

质疑五:张志军副省长随口一说“英雄树”,就有人公然精心编造“英雄树”战斗故事,背后的目的何在?

12.老黑河抗联展室二军“烈士多、叛徒少”?

(1)1932至1936年春南满游击队和第一军叛变人员总数:29名;东满游击队和第二军叛变人员总计:119人;

(2)第一军(1936春至1938年6月)投敌叛变人员总计202名;第二军叛变人员总计:76名;

(3)抗联后期(1938年6月至1941年)叛变投敌人员:第一方面军44人(一军);第二方面军96名(二军);第三方面军106人(二军)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叛变投敌分子和被捕被俘人员材料》)

总计一军叛变275人,二军叛变397人。

所谓老黑河是“东北最大抗联遗址群”,为什么解放后健在的抗联战士、干部无一人回忆到老黑河?也无任何学者做课题专门研究,咄咄怪事。

《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一卷(2005年11月第一版)也无“老黑河”只言片语。

三. 最后的结论、建议:

1. 所谓老黑河“抗联遗址”完全是莫须有。既无当事人回忆记录,也无考古挖掘实物证明。

2. 老黑河就是日本采木公司火车中转站。

3. 老黑河也是中共木材生产线。

4. 老黑河也是松江河林业局漫江、老岭、黑河三个林场作业区。

5. 老黑河是吉林省委、中宣部已挂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宣传、说明要经专家论证、审查,切记不要随意乱编乱造。

6. 老黑河遗址的恢复、建设应立足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挖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掠夺长白山资源上下功夫,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恶,修一段铁路也未尝不可。

通化利华林木公司是中共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森工企业,为解放全中国、支援抗美援朝、建设社会主义做出特殊贡献,应在老黑河彰显。

松江河林业局三个林场作业区也应体现。

抗联重大事件宜粗不宜细,刻意细化唯一办法就是脚踏实地调查研究,切记闭门造车造假。对党人民对抗联先辈无法交代。

THE END
0.秋日周末到“长白山下第一县”安图长白山腹地 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的美誉 挑一个周末来到安图 把初秋的美好与你分享 在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除了长白山景区 还有一处自然奇观 隐藏在长白山的原始生态地貌之中 这就是——峡谷浮石林 由于自然风化、雨水冲击 这里形成了30多处 大小造型各异的浮石林景观 jvzq<84ln0vfqyqg0eun0ls1p4532;812;761l86;9=2/=5793:897mvon
1.长白山下,“土特产”带富一方百姓为了深入调查研究如何做好做细做实“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人民论坛调研组来到了位于长白山腹地的安图县,探寻当地如何以“特”制胜发展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安图县乡村新貌掠影安图县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土特产”,农民增收有路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美丽的长白山区,是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安图县土壤肥沃、空气清 jvzq<84yyy4ctjsf0|pv0niw0et0497512:2;8h79599c;<669>91yfig0nuo
2.安图县长白山旅游企业联盟正式成立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素有“长白山第一县”的美誉,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基地之一,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拥有北纬42°黄金纬度温泉。近年来,全县文旅企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打造了多项涵盖冰雪运动、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的旅游产品,许多景区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jvzq<84yyy4kn7hjkpgog€x0eqs/ew4lnn04975/2;.3A444:63;7mvon
3.长白山区:“钢轨医生”探出春运平安路新闻频道二月的长白山白雪皑皑。地处吉林省长白山区腹地的梅集铁路线,厚厚的积雪还覆盖在铁路线旁。 2月5日6点30分,宫伟辉紧了紧衣领,踏着脚下嘎嘎作响的积雪,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提前来到单位检查探伤仪。这样,他可以为工友节约半小时的机具准备时间。 宫伟辉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探伤车间通化探伤工区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485:1CXUK:=VMjPvrVTFWJQUPXoOL4:149=0ujznn
4.汇立冰泉长白山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炎炎夏季健康饮水首选在此小编告诉读者“不同矿泉水的最大区别在于水源地,水源地是决定其产品质量和品位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列入水产业的第一位,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如“长白山”就是世界三大水源地之一,国内没有可比的水源地,“汇立冰泉、农夫山泉”都是出自于长白山腹地jvzquC41o0nfdwjyu0io1onpcpif1;539/691971eqtugwya87=99@:0jvs
5.千里边关党旗红|“长白山第一村”奏响兴边富民交响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奶头山村处于长白山腹地,近几年,该村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以“休闲观光、民俗体验、康养度假、冰雪乐园、红色文化”等产品为产业支撑,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打造长白山下一年四季给游客不同体验的旅游胜地。 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eospdrqg1kteg3jvor@exsvgpzJfF<6;5?9;@<;;6<8;9=64
6.森林生态城魅力白山市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458.1公里,辖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6个县(市、区),幅员面积17485平方公里,人口133万。白山地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核心区,自然概况可归结为“四个三分之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三分之二的面积 jvzq<84ln0iot7hp1lpz1kx142722B4v42722B57a7696?549:4tj}rn
7.汉庭长白山二道白河酒店(HantingHotelChangbaiMountainErdao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汉庭长白山二道白河酒店的餐饮设施都会为您提供一次独特而美味的用餐体验。探索延边的自然宝藏——安图汉庭长白山二道白河酒店位于中国延边市的安图县,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迷人的风景而闻名。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脉腹地,拥有壮丽的山川、原始森林和清澈的湖泊。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探索大jvzquC41yy}/cptfc0ipo8j/et0jjsvkpm.jxygn/iicwldck3nq~svckt.g{icqdgjjn4jqvkm1‚fpdkgo/ls0jvsm
8.安图县长白山抗战文化园发现密营遗址群落日前,吉林省安图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县委党史研究室组成踏查小组,对位于安图县万宝镇长白山抗战文化园域内的马趟岭山地带进行了实地踏查,踏查中发现面积较大的密营遗址群落。 马趟岭地处长白山抗战腹地的中心地带,长白山抗战文化园位于安图明长旅游公路75公里处的万宝镇古洞河右岸。被坐南朝北呈扇形的马趟岭南山怀抱 jvzquC41yy}/|qtpii{pnjtsw0ipo8rckp5meq4nejju1;543/72/9=188624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