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湖的形成过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试题链接

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吕宋岛上的塔阿尔湖是一个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湖泊,曾经是咸水湖,后来逐渐演变为淡水湖。湖内的火山岛、火山湖、火神岛与吕宋岛和塔阿尔湖形成了世界级数最多的“岛-湖”嵌套系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阿尔湖演变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量大B.冰川融水补给丰富

C.蒸发量小D.地下水补给丰富

2.该“岛-湖”嵌套系统中岛湖形成的顺序依次是(   )

A.火山岛-火山湖-火神岛-吕宋岛—塔阿尔湖

B.吕宋岛-塔阿尔湖-火山岛-火山湖-火神岛

C.吕宋岛-塔阿尔湖-火神岛-火山湖-火山岛

D.火神岛-火山湖-火山岛-塔阿尔湖-吕宋岛

【答案】1.A   2.B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吕宋岛上的塔阿尔湖属于菲律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塔阿尔湖流域获得的雨水补给较多,湖水水位升高并不断溢出,湖水不断更新,盐度不断降低,导致塔阿尔湖由咸水湖演变为淡水湖,A正确;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吕宋岛位于热带地区,且海拔不是很高,没有冰川分布,B错误;位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蒸发强,C错误;地下水补给量小,对湖水盐度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吕宋岛上的塔阿尔湖是一个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湖泊”可知,塔阿尔湖位于吕宋岛上,所以应先形成吕宋岛,然后经过火山活动形成塔阿尔湖;结合图示可知,火神岛形成于火山湖中,而火山湖位于火山岛中,火山岛又形成于塔阿尔湖中,据此可推测,塔阿尔湖形成后,岩浆再次喷发,在湖中形成火山岛,火山岛中心低洼处积水形成火山湖,后来又经过火山活动,在火山湖中形成火神岛。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洋流等因素,在近岸地区还受到河川径流影响。

地幔中的岩浆具有强烈上升趋势的位置,称为热点,岩浆沿地壳薄弱点上升并喷出地表形成热点火山。位于美国西部的黄石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热点火山之一。黄石湖通过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黄石湖是

A.火山湖  B.内流湖

C.冰蚀湖  D.咸水湖

4.下列叙述正确的

A.黄石热点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黄石火山口地表岩石为花岗岩

C.黄石河属于内流河

D.黄石热点的上升岩浆来自软流层

【答案】3.A   4.D

【解析】3.读图可知,黄石湖是在火山口附近形成的湖泊,不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黄石湖通过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则说明黄石湖是外流湖,属于淡水湖,不是咸水湖。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图中黄石热点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错误。黄石火山口地表岩石是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多为玄武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B错误。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属于外流河,故C错误。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D正确。故选D。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火山喷发是热点在地表的重要表现。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位于北美大陆下面的热点上方,在过去的200万年间,黄石公园发生了由同一热点引发的三次大型火山喷发,如下面左图所示。下面右图示意在肖松尼湖和刘易斯湖位置发生的一次火山喷发,在这里只喷发了火山灰和火山碎屑,并未形成火山体,在那之后,经过地质变迁,最终形成两个火山湖。

(1)指出北美西部黄石公园三处火山年龄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右图所示湖泊的形成过程。

【答案】(1)越向东北,年龄越轻(越向西南,年龄越老)。三个火山由同一热点引发,美洲板块向西南移动,较早形成的火山随板块向西南移动。

(2)大量岩浆上升,导致地面隆起;火山灰、火山碎屑沿着两个湖泊所在位置的地下裂隙喷出;喷发结束后,地面下陷,形成洼地;洼地积水成湖。

【解析】(1)据图可知三处火山大致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且形成时间上,西南方向的形成时间更早,东北方向的形成时间更晚。根据热点的定义:热点是岩石圈板块之下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热点是固定的,那么形成的火山位置发生改变只有可能是板块的移动导致火山的位置不同,据此可知,板块的移动方向为往西南方向移动。

(2)这类形成过程类题目相对较难,需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倒推可能难度系数会稍微小一些。湖泊——洼地积水而成——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呢?——地表凹凸不平——最开始的平原如何变成凹凸不平?——岩浆的上升导致地面隆起——火山碎屑喷出——火山喷发停止,火山口堵塞积水成湖。顺着这个思路,然后正着梳理答案即可。

【点睛】常见的火山口湖往往形成于破火山口。由于火山的剧烈喷发,导致火山口下方深处的岩浆房被掏空,无法支撑上方山体的重力,造成以火山口为中心的部分火山锥体向下塌陷,造成巨大的环形破火山口。长白山,梅扎马火山都是典型的例子。接着由于雨水,山顶冰川的融化的雪水,汇集到了火山口中,就聚集成了山顶上的湖泊。这类湖泊非常有意思。如果火山处于休眠,或者死亡状态,湖水会非常清澈。可以直接做为饮用水使用。比如梅扎马火山,是周围城市重要的水源地。而如果火山体处于半休眠状态,湖底也就是火山口会释放出各种酸性气体。导致火山湖的湖水呈现强烈的酸性和不同颜色。如果气体以二氧化硫为主,和湖水结合形成硫酸,水体成蓝绿色,类似于绿松石的颜色。而如果以二氧化碳为主,则形成碳酸湖,水体呈现出灰白色。但这类火山湖也很有危险性。一旦火山喷发,上亿吨湖水混着灼热的火山湖被炸飞到天上,并倾泻而下,造成严重灾难。即使不喷发,酸性湖水年复一年的腐蚀着火山口的边缘,原本坚固的岩壁会变的脆弱不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坍塌,导致湖水外泄,形成山洪。后果也是极其致命的。

6.中国有句老话:水火不相容。而印度尼西亚的克里穆图火山湖却在上演一场水与火的魔术秀。克里穆图火山山顶有三个火山湖,这三片湖懒洋洋地躺着,湖水如同三块不同颜色的宝石,更神奇的是,这三片湖水的颜色总是不停地变化,从蓝色或绿色交成黑色或者红色,所以人们看到的每一眼都是独一无二的。

简要说明此处湖泊的形成过程,以及到该地游玩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湖泊的形成过程:火山喷发时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堆积形成环状洼地,后洼地积水形成湖泊;注意的问题:低纬度山区,光照强,注意戴墨镜等防晒用品防止晒伤;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天气,注意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以及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热带雨林地区,注意防蚊虫、毒蛇等动物的叮咬。

【解析】本克里穆图火山山顶三个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者地下水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火山湖。

印度尼西亚位于低纬度山区,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强,注意戴墨镜等防晒用品防止晒伤;印度尼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天气,天气多变,注意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地形起伏较大,暴雨易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注意防范;热带雨林地区,多蚊虫、毒蛇等,注意防蚊虫、毒蛇等动物的叮咬。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加拉瓜湖在数万年前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成为中美洲最大的湖泊。巨厚的玄武岩地层将湖泊与太平洋相隔,目前湖里仍然生长着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鏈等大型海鱼,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水鱼繁殖生息的淡水湖。

(1)说明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

(2)尼加拉瓜湖是拥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尼加拉瓜海湾位于板块边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出的熔岩不断增厚,板块挤压,地壳不断抬升,逐步将海湾与太平洋阻隔分离,形成湖泊。

(2)尼加拉瓜湖所在地区降水丰富,河流补给量大;湖水通过河流与大西洋相通,加快湖水更新速度,盐度逐渐降低,湖水淡化;该湖原为海湾,生活有大量海洋鱼,成为湖泊后,海洋鱼类慢慢适应淡水而繁衍至今。

【分析】本题以尼加拉瓜湖的形成与水文特征变化为情境,考查地质过程推理和陆地水体间相互关系等相关知识,以及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图文中的经纬度、火山图例和“巨厚的玄武岩地层”等信息都在提示学生,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地壳运动活跃,火山频发;火山喷出的熔岩不断增厚,熔岩流的淤塞冷凝增厚抬高,地壳不断抬升,逐步将海湾与太平洋阻隔分离,形成湖泊。

(2)由题可知,尼加拉瓜湖是由海湾演变而来的,所以最初的湖水应为咸水,且有大型海鱼生存;但由于当地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既有河流汇入湖泊,湖水又能通过河流与海洋相通,加快湖水更新速度,盐度逐渐降低,所以湖水逐渐被稀释成为淡水湖,海鱼也逐渐适应了淡水环境的生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