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尔根(Bergen),是挪威霍达兰郡的首府,也是挪威第二大城市,同时还是挪威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曾在2000年被联合国评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它的魅力展示在剧院,舞蹈,音乐,艺术,食品和展览会中。我们的酒店就在港口边,是卑尔根的主要建筑物游览区,城市北部留存着许多中世纪汉撒同盟时代的古老建筑,南部则是现代化的购物街。
(这是山顶上拍的鸟瞰图,卑尔根的核心区域)
一夜无话,起来已经早上9点。纯正的早餐后开始citywalk。挪威正值夏天,天空晴朗,气温9~18度,很舒服,酒店门口已经熙熙攘攘,到处是在阳光下休憩的客人,大多是欧洲面孔,估计是当地人或者来度假的。
挪威整个国家非常富有,主要靠老天爷赏赐的石油和天然气,人均生活水平很高,无论男女老少神态都非常放松,体现出我们追求的生活状态,上一组人物街拍。
(和我们一样的旅行者)
(行走的路人)
(过街口的少女)
(你就说价格够不够“豪”吧)
酒足饭饱,继续逛起来。布吕根位于卑尔根市中心以西3千米处的海边。布吕根在挪威语中是“堤岸”的意思,被称为“木头小镇”。镇上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古老房舍,是著名古建筑集中的地方。我们的酒店就在其中。这些经过修整的木屋,以三层楼房居多,狭长的窗户,陡峭的屋顶,山墙都用木条拼成,小屋一般都有石砌的地下室。小镇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卑尔根艺术博物馆)
(卑尔根歌剧院)
(占据C位的鸽子)
(两个热狗140元rmb)
(二楼是个网红星巴克)
已经快晚上8点了,天空依然晴空万里,我们开始向弗洛恩山的缆车(Floibanen Funicular )站前进,准备看日落。在标高320米的山顶上,修建着一个有趣的观景台,眺望远方的碧海蓝天,卑尔根的红顶房屋在蓝天映衬下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惬意舒适。
(弗洛恩山的缆车入口)
(缆车双向运行,分蓝色和红色,被称作红帽子和蓝人,有全景玻璃的车顶,让你不会错过任何景观)
(山顶鸟瞰图)
(山顶的方向标,看到Beijing了吗?)
司机小王接上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峡湾之行。小王也是个旅行爱好者,跟随妻子常驻瑞士,也同时在欧洲区域内兼做国内来旅游的导游加司机,对欧洲有很深的认识和体会。路上,阿杜作为要走遍全球200个国家及著名景点的资深旅者,向我们介绍说松恩峡湾号称“峡湾之王”,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是联合《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员。在冬季,雪山、峡谷、海洋三种景色的完美融合是此处的最大看点,乘船在曲折峡湾中与海鸥一道前行,能够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然后就开始演绎他的众多旅行故事和过往经历。开始大家都很专注和认真的聆听,突然,丽娜说“:你这个日期和你说的故事时间逻辑对不上嘛”,这下砸了锅,大家开始纷纷论证阿杜讲的真实性,各种的福尔摩斯分析、剥丝抽茧的论证,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一处人间仙境。
(中途路边如诗如画的美景)
在距离弗洛姆15.6公里的地方,就是壮观的尤斯大瀑布。瑞农戈湖的湖水,经过引水道,在这里形成了壮观的景色。瀑布高度落差93米,水量充沛,倾泻而下,冲击声隆隆,令人震撼。传说中挪威美丽的山妖居住于此,只要有帅哥经过,山妖就会出来翩翩起舞,意欲把帅哥留在深山。
(在峡湾玩皮划艇的小分队)今天的景点都结束了,我们驱车开向晚上下榻的目的地。沃斯小镇地处松恩峡湾Sognefjord和哈当厄尔峡湾Hardangerfjord之间,是峡湾旅途中的中转站,是世界知名的沃斯VOSS矿泉水的产地,临水而建,风光绮丽。
(有没有点背包旅者的味道)
(我要飞的更高)
(福森•布拉特瀑布)Steinsdalsfossen Waterfall,挪威最受欢迎瀑布之一,可以走到瀑布后面感受水流,犹如在水帘洞中的神仙窥视着人间。而据传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88-1918)对这个瀑布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他大部分夏天都在那里的小镇度过。
今天瀑布看的“审美疲劳”了,小王说,你们后面到了冰岛就会觉得挪威的瀑布是小菜一碟,说的我们好期待冰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晚上仍然回到沃斯小镇,但换了一家河边酒店,虽然是傍晚,但对面的风景依旧很美,耳边是鸟儿和小鸭子的叫声,显得周围是那么的宁静和和谐。
(孤独的背影)
(码头)
今天的目的地是挪威首都——奥斯陆。今天是个阴雨天,天空阴暗,有时有小雨,回到了挪威常有的风格。路上涛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挪威有关系吗?有说有,有说没有,其实都不太清楚。严格来说书的内容和挪威没有丝毫的关系,但书中体现的氛围透露着如挪威的气候一样的阴郁、低沉,我们就在这样的天气中来到了渡船码头,在等船的时候,同样用镜头记录下周围安静的画面。
(凝视)
下船后,在一路磅礴大雨中驶向奥斯陆。一路无话,在下午抵达。但雨势依旧,我们无法下车,只能见缝插针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了部分著名景点,重要的是及时和大部队汇合。
(维京海盗船纪念馆)
(蒙克博物馆和摩天轮)
(奥斯陆歌剧院)
朗伊尔城。位于挪威属地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大岛——斯匹茨卑尔根岛上,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距离北极点仅1300千米。这个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环境而闻名,被许多人称为“世界尽头”。朗伊尔城地处北纬78度,拥有极端的气候条件,冬季长达四个月没有白天,夏季则四个月没有黑夜。城市的自然景观壮丽,60%的土地被冰川覆盖,居住着不到3000人,但有至少5000只北极熊。为了保护当地居民的安全,朗伊尔城规定居民必须配备猎枪并熟练使用。朗伊尔城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除非猝死,否则病人和年龄大的老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城。这里也禁止生育,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必须离开城市。这些规定是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而制定的。朗伊尔城由波士顿北极煤公司(Arctic Coal Company of Boston)主要持有人——美国人约翰·朗伊尔(John Munroe Longyear)建于1906年。
(纪念矿工的雕塑)
(朗伊尔城卖枪商店的各类枪支和子弹)
末日种子库。除入口在地面,其他全在地下,是北极圈内的一座储存约1亿粒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的建筑物,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能够在极低温环境中保持零下18摄氏度的储藏。这里的种子库是为全球农作物备份,是现实版的“植物诺亚方舟”。
(被涛称为“丘比特之箭”的未融化冰川,很像噢)
巡游第一天的登陆点新奥勒松(Ny Alesund),是斯瓦尔巴群岛最北端的定居点,也是国际性的北极科研中心,常住人口30人。根据《斯瓦尔巴德条约》目前,已有挪威、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意大利、法国、韩国、中国和印度10个国家在这里建立了12个科考站,中国北极黄河站简称”黄河站“,建于2004年,目前有8名科考人员。附近是珍稀鹅和北极燕鸥的繁殖地。
(罗德•阿蒙森的半身雕像,他是人类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第一个飞跃北极点的硬汉)
(新奥勒松博物馆)
(新伦敦风光)
(在道路上悠闲散步的北极燕鸥)
(科考队员从水中捞出一块千年寒冰,大家一片惊呼,纷纷摘掉手套去触摸感受)
(冰中有很多小的气泡,当阳光照射的时候,会显出沁人的蓝色)
(一只睡觉的海象,好大)
(一群睡觉的海象,好多)
(只有一只在戏水,还露出了两只长长的牙齿)
(拍到一只海豹优雅的游过,等叫人的时候,它已经潜水不见了)
(一只斯瓦尔巴驯鹿在奔跑)
(北极燕鸥在飞翔)
(看到三只不知名的小鸟)
(集结号吹响了,要回船了)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这只北极熊的一举一动,兴奋的笑声和激动的讨论声在船上回荡。熊的动作看似悠闲,但每一步都让我们感受到它在这片极地环境中的力量和尊严。这一刻,我们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自然有了最真实的连接。北极熊不紧不慢地移动着身躯。这个大块头总算是让我们遇到了,不然整个北极行程都会黯然失色!发现北极熊的这座山叫罗斯山(Roosfjella),北纬 79度30分 ,东经13度00分,765米高。这个名字是来自于瑞典的一位邮政局长,因其在1883年时,将瑞典邮政局所属的蒸汽船出借用来进行斯瓦尔巴岛及格陵兰岛探险,为了纪念他而命名。
比计划晚了一天,开始向格陵兰岛航行。这是一个漫长的海上旅程,要从斯瓦尔巴群岛启航,穿越格陵兰海,最终到达东格陵兰岛。格陵兰海是北冰洋的一部分。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分区中最小、最浅的一个,被称为最寒冷的海洋之一。全年大部分时间被海冰覆盖,冬季几乎完全被海冰覆盖,当6月以后,北极圈以北的太阳将会持续悬挂在天空超过一个月,在午夜时分还能看到海平面上闪闪发光的太阳是一生难忘的体验。
与前几天的紧张探险相比,今天显得尤其休闲。清晨,船只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然而随着邮轮逐渐驶入格陵兰海,风浪开始变大,不少朋友开始感觉有些晕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和期待。涛和丽娜已经撑不住了,吃过早餐就回房间睡觉了,其他人虽然都有些头晕的感觉,但依然兴致高昂,参加各种讲座活动。上午,我们迎来了历史学家张宏杰老师的讲座。张老师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张老师以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讲解,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张老师的讲座,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午餐后,风浪依旧较大,我们迎来了博物专家李可莱老师的讲座。李老师以她丰富的极地探险经验和幽默风趣的讲解,带着我们认识了各种北极生灵。
经过2天的航行,我们终于来到了格陵兰岛。格陵兰岛隶属丹麦,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座岛屿。全岛终年严寒,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拥有美到窒息的冰雪景致,被孤独星球评为十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相比西格陵兰,东格陵兰更加人迹罕至,拥有更原始的景观。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斯科斯比桑德峡湾、无尽的山峦与荒原、独特的因纽特文化以及丰富的北极生灵。格陵兰岛上是世界上土著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5.6万居民中大多是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4200年来的因纽特文化,在这片荒原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成立于1925 年的伊托科尔图米特是一个狩猎和捕鱼小镇,是该地区唯一的永久定居点,一年中有九个月被海冰包裹。目前生活着近400多人,以北极熊、海豹、北极狐、鲸鱼和海象为生的因纽特人原住民。据研究,因纽特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或其他海上通道迁徙至北美阿拉斯加一带,再移居至格陵兰岛。
(先拍张村头照片一睹为快)
( 船只能离岸边这么远,然后冲锋舟登陆)
(上岸后大家分头游览)
(因纽特人表演给狗狗喂食)
(科考队员和狗狗已经是老朋友了)
(唯一一个小教堂,无论怎样,信仰不能缺失)
(彩色的小屋和原始的山峦、粗犷的道路形成强烈的对比,又是无比的协调)
(我也打个卡)
(巨大的海豹牙齿)
(船长在召唤我们了)
(和因纽特人说再见啦)
(这个哥们为乌克兰呐喊)
格陵兰东部有着和大多数格陵兰地区一样的地貌结构,雪峰和浮冰不断地点缀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吸引着无数的荒野徒步爱好者来此挑战自我和亲近美丽的原生态。为了让我们不虚此行,船长安排一次长、短两组的登陆徒步,近距离观察裸露而突兀的大理石山岳,崎岖而深邃的峡湾,雪水融化形成的涓涓细流,以及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各种苔癣和植物,运气好还能看到北极兔、麝牛、驯鹿等珍稀动物。
(冲锋舟登陆)
(从半山腰看冰川海洋)
(我要指点江山)
(丽娜的绒线帽)
(鲜艳的花)
(山上临时的工作房)
我们穿越峡湾向冰岛前行。斯科斯比峡湾是格陵兰岛东海岸的一个大型峡湾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峡湾之一。沿途要穿越丹麦海峡,风浪明显加大,晕船的感觉时隐时现。当几十米高的冰山、极高密度的浮冰与纯净无比的海湾乍现眼前,所有人都为之震撼与惊叹。一路的冰川和巨大的冰山,缓缓的和邮轮擦肩而过,让我们最后饱览这壮观的景色。幸运的是看到了北极的落日,尽管是极昼,但落日依旧,只是天空仍然明亮。海上不断变换姿态的北极燕鸥,在自由的飞行。“落霞与燕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古人的诗词略加变化,也与当下绝美的景色融为一体。
经过一天的航行,我们到达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马不停蹄,进入到走马观花的状态。第一站来到了斯奈山半岛的黑教堂,正式名称为布迪尔黑教堂(Búðakirkja)。这座教堂历史悠久,1703年由丹麦人在获得主教许可后建造,在1849年得到了重建。布迪尔黑教堂是冰岛最古老的木教堂之一,也是斯奈山半岛的标志性景点之一。黑教堂的外观独特,给人一种冷峻、忧郁、端庄肃穆的感觉,可以在教堂外拍照,但教堂内部不对外开放。
(立于海边的玄武岩崖壁)
(有没有点阴阳八卦的感觉)
(崖壁上那白色的全是海鸥)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下一站来到了瓦汀舍利尔岩洞,这个火山熔岩岩洞是大约7000年前火山爆发的结果,现在可以下到地下35米处,探索火山内部构造,由此开启一场地心之旅。跟着导游来到“地心入口”,其实就是一个用钢板做成的简易大圆筒,不得不说,冰岛的景区都很原生态。如果天气正常时,在这个地心入口处是可以看到斯奈菲尔火山,很遗憾,此时雾茫茫,啥也看不见。开放的“地心”主要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由熔岩形态形成的熔岩隧道,熔岩壁上布满了独特的熔岩雕塑。下半部分是与世隔绝了几千年的更久远的地洞,由钟乳石、石笋和奇形怪状熔岩形态形成,两个部分由一座狭长旋转梯连接,洞内漆黑,万籁俱寂,此时,导游会让我们关闭所有灯光,大脑放空并闭上双眼,在地下35米处的地心深处听水滴答滴答声,感受数千年的寂静。
最后一站——冰岛草帽山,是一座463米高的山,位于冰岛锡费尔斯Snæfellsnes半岛北岸,是一个有着美丽外形和匀称的独立山体,因为有的角度看它就像是一顶草帽,所以也叫草帽山。也许是它的外形让人们联想起教堂塔,也叫教堂山。教会山公路对面不远,还有一个小而迷人的瀑布,名字就叫教会山瀑布。瀑布景色如画,和教会山前后呼应,水流在青山映衬下愈显清澈,只可惜我们冒着逐渐加大的雨势,急匆匆看一眼,拍张照就回车上了,也没看到顶部。据称,它是冰岛被拍得最多的山,也是《权力的游戏》第6季和第7季的拍摄地点之一,「猎狗」桑铎·克里冈和野人同伴捕捉到一头异鬼时看到的就是这座山,称为“箭头山”。
今天第一站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民主议会公园旧址)。一路高山崖壁、绿草、蓝天白云、溪流、湖泊、白墙红顶的小屋,间或马群或羊群悠闲的漫步在旷野中,我们的车辆行驶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所有大自然最美的元素都集中于此。来到目的地,这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议会诞生地,不同于希腊雅典公民大会制度。当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房屋或殿堂,只是在这片空旷的平原上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议和所有人 相关的各种事情,取得一致结果。这也是地球的断裂带形成的冲击平原,这个裂缝把冰岛分成了美洲和欧亚板块,中间相隔了7.5公里,形成了平原。地上很多都是岩石,上面覆盖了稀有的苔藓,这是冰岛保护植物,对于防止风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站来到了盖歇尔间歇泉。一路沿着平缓的山路走上去,沿途有大大小小的7、8个泉眼,缓缓的向外涌动着温泉,一缕缕淡淡的白色烟雾缓缓升起。泉水因为富含矿物质和较高温度,在光线的照射下,整个泉眼透着深邃的绿色,仿佛一只只眼睛注视着你。其中一个每隔3-5分钟会喷发出10米左右的泉水,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呼声,甚为壮观。整个景区并不收费,配套的餐厅、商店规模不少,连同景区都是一个农场主的财产。
第三站是黄金瀑布(Gullfoss),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北125公里外,宽2500米,高70米,为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瀑布。 塔河在这里形成上、下两道瀑布,下方河道变窄成激流,湍急的水流顺势而下,注入峡谷,落差达50多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阳光下,在蒸腾的水雾中,布满闪着金光的点点水滴,亮艳的彩虹若隐若现,仿佛整个瀑布是用黄金造就,故而得名“黄金瀑布”之美称。1975年农庄主人将它送给冰岛政府作为自然保留区。
第四站是塞里雅兰瀑布。瀑布为冰岛最漂亮的瀑布之一,坐落于思科阿缶丝瀑布和塞尔福斯之间,斯科加尔以西约30公里处的塞里雅兰河上,为冰岛最上镜的瀑布,曾多次出现在书籍和杂志中。瀑布高60米,从悬崖上飞奔而下,白色的水流和周围的美景互相融合,宛如九天水帘,一股脑似被哪位神仙把画卷打开从天而降。塞里雅兰瀑布虽然在冰岛的众多瀑布中排不上较好名次,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优雅美丽的。瀑布周边适合放牧,抬眼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远观瀑布水量不大,高高的挂在崖壁上,当归零散的挺立在草丛中,白天鹅也悠闲的在河间戏水。近看水雾弥漫,行人一路从后绕行而过,每行一步,皆看到不同的景色,但也都被飘散的水雾湿身而无一幸免。
晚上来到了下榻的酒店。独居旷野中,在酒店外面走走也都是风景。整个乡间,阡陌纵横,纯种冰岛马悠闲的在吃草,或在田野、或在山岗,景致优美。一座座高耸的山冈,从山下望去层峦叠嶂,让我情不自禁想攀登上去寻幽探胜,只是天色已晚,只能留个遗憾啦。
首先我们驱车前往海德拉-杰古沙龙湖-史卡法特国家公园。路途中先到维克小镇,撇了一眼小教堂,趁着上厕所的间隙来到了海滩。长达30公里的海岸线透露着浓郁的冰岛风格,暗黑的沙滩、阴郁的天空、空旷的海面,还有孤独矗立的上千年的巨大石柱。小镇是唯一不是靠捕鱼为生的,是一个中转站,只有7、8百人常驻人口。路途中大片火山喷发的熔岩区遗迹格外丰富,苔藓似无数的绿色棉花球肆意的以各种姿态堆积在一起,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形成连绵不断的山丘,一望无际。
第二个景点是冰河湖。冰岛南岸的杰古沙龙冰河湖(Jökulsárlón)是冰岛最著名的冰泻湖,位于冰岛一号环岛公路沿途,处于斯卡夫塔山自然保护区和霍芬镇之间,由Breiðamerkurjökull冰舌的冰川融水滋养。一年四季无分昼夜,冰湖内始终漂浮着许多巨型冰块,其中的一些甚至与楼房等高。浮冰的巨型体积引人瞩目,而纯白与冰蓝混合的冰块颜色、掺杂火山灰的冰块纹理,让即使见识过北极冰山壮丽的我们,也对眼前的场景颇感震撼。冰块就像被冰川抛弃的子民随波逐流的汇集于此,似乎在述说着命运的安排。随着太阳的普照,每一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浮冰逐渐融化,汇集入湖,成为一股美丽流动的音符。世界各地的电影导演早已发现了杰古沙龙冰河湖的绝世之美。詹姆士·邦德系列电影《007之雷霆杀机》(1985年)、《择日而亡》(2002年)、《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年)等电影大片都曾在此取景拍摄,将冰河湖之美搬上了大荧幕。
转个身,来到河对岸,钻石冰沙滩就如同天赐宝物般呈现在眼前。从冰川崩解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冰块,散落在黑色的沙滩上,在海浪冲刷下显得白净剔透,黑与白搭配的风景真的美不胜收,我在想,是不是上帝太吝啬,不肯把钻石撒向人间大地,反而造就了另一番人间美景。散落在海边的千姿百态的冰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七彩光芒,如皇冠上的钻石、如灰姑娘丢掉的水晶鞋、如蒂芙尼蓝一样的心形钻石,都成为恒久的传说。
徒步登山看黑瀑布,来回4公里,坡度不大的登山活动。瀑布两侧浓重的竖条装玄武岩石柱,好像两排武士保护着上天赏赐给人间的琼浆玉液,不断的撒向人间大地,庇护着世界的万物众生。
我们来到了不是景点的景点——飞机残骸。这是以前美国驻军飞机坠毁后的残留物,冰岛政府并没有特殊处理,荒置于戈壁之中,任风吹雨打后反倒形成一种别样的景致。
(换乘的大巴车)
在驶向雷克雅未克的途中,我们再一次从另一面与黑沙滩和玄武岩立柱亲密接触。巨大的立柱犹如生命之根,矗立在雾意缭绕的海面,海边的玄武岩崖壁,一条条象乐高玩具中的长条相错拼接,如风琴一般,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人们纷纷攀爬到不同高度和难度的崖石上拍照留念,记录与自然界历史相融的美妙一刻。崖洞内,弧形竖条顶部在渗出泉水的衬托下,透露出黑色而有光泽的色彩,似乎时间也凝固于此。
(这是什么东西?让我研究研究)一路向北,朝着雷克雅未克的方向。中途路过冰岛地热能源站和若干温泉。天空中升起巨大的白色烟云,貌似小火山爆发,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硫磺味。这一个地热站只有一根热气输送管,产生的热量足够20多万人使用,其在80年代施工完成,达到了非常高的现代化水平。
阿杜已经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这是今天的第几觉了呢?,是不是已经开始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呢(他的下一程)?估计是今天中午没有喝到beer(这是一个梗),瞌睡虫无法驱逐。几十匹纯种冰岛马,有白、黑、黄纯色的,也有杂色的,脖子上马鬃长长的从中间分开下垂,屁股又圆又翘,长及脚踝的马尾优雅的晃来晃去。丽娜的马似乎没吃饱,总是走到道路两边吃草,而丽娜的两腿挺直,估计心里有点慌。马行途中,基本呈一字纵队,个别跑偏的马上被缰绳拉回到正轨,没有快马扬鞭,只有信马由缰,好似citywalk,转了一圈,安全返回。
随着工作人员发令可以开工了,大家纷纷拿起鱼竿,兴致勃勃的准备大干一场。小萍萍收获了团队第一条大西洋鳕鱼,丽娜比她自己钓到还兴奋,拍照、摄影加哇啦哇啦。珺、阿杜、李老师怕冷躲进了船舱,只有钓上鱼的欢呼声才能把他们吸引出来。涛在误打误撞的钓上一条小绿青鳕后,接二连三的钓上一条大西洋鳕和比目鱼,最终赢取当天条数最多奖。大家在饱餐一顿战斗成果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奔向蓝湖。
蓝湖,好像一片神秘之地,在向我们招手。1976年时,蓝湖只不过是一汪从Svartsengi地热发电厂排出的废水。1981年,发电厂员工Valur Margeirsson成为了第一个进入蓝湖泡温泉的人。蓝湖温泉对牛皮癣等皮肤病症有显著的疗效,有助患者减轻病情。温泉的奇效也随之在冰岛传开,1987年,蓝湖温泉设施对外开放,成为正式温泉,也是冰岛最浪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火山熔岩地貌与湛蓝的泉水相映成趣,让蓝湖温泉更添梦幻色彩。一片如蒂芙尼蓝一样的湖水已经显现于眼前。一样的群情兴奋。各自在换上性感的泳衣后,小心翼翼的如鬼子进村般摸索着进入蓝湖。远处高山矗立,火山泥环绕堆积在湖边,海蓝的天、洁白的云、淡蓝的水,以及各种肤色的男男女女,有的脸上涂满了白色的火山泥,有的高举着手机拍照,有的悠闲的品尝着啤酒和饮料,一幅天堂神仙浴池的画面。
(我也美个容)
全部旅程结束了,又踏上了回家的路。对于我们来说,北极三岛是一个遥远又陌生的旅行地,但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旅行的本质,是源于远方对内心的召唤。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Go home,心境会归于平和,但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演绎的故事都将永远成为记忆中的波澜。我们仍然搭乘德国汉莎航空的航班,途径法兰克福转机,经过18个小时,顺利回到了上海。
1、北极没有那么遥远,对年龄和性别也要求不高,只有你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就能踏上那片土地2、北极每年只有6-9月四个月份开放旅游3、气候并不太冷,室外基本在2-10度之间,但是没有阳光在风中的寒冷感会比较强4、一定要参加极地跳水,水温基本在零摄氏度左右,体验感极佳5、不需要带太多的棉衣,上船都会发一件冲锋衣,并且在户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运动,穿太多容易出汗,内衣最好是速干的,同时要穿软壳或硬壳的防水衣和防水裤、适合徒步的防水鞋,帽子一定要有6、在邮轮上有Wi-Fi,用的是星链系统,免费,可以在国内买个按流量计的套餐用于旅途之中7、航海日遇到风浪较大时会有些晕船,船上都有晕船药备用8、整个行程基本不需要带现金,要带VISA和MASTER的信用卡,最好是有芯片的9、挪威、冰岛的酒店都是直饮水,但出门最好准备个空旅行杯,公共场所可以接水喝,因为瓶装水真的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