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喷出岩
B.乙岩层比丁岩层形成早
C.乙岩层形成之前出现了断层
D.丙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条件发生变质
【2】乙岩层形成之前地质作用过程有
A.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答案】
【1】D
【2】A
【解析】
【1】甲岩浆未喷出地表,故是侵入岩,A错;图中丁岩层位于乙岩层之下,乙岩层比丁岩层形成晚,B错;断裂面两侧都有乙岩层,故可判断乙岩层形成之后出现了断层,C错;从图中可看出丙处岩石处于与岩浆岩交界处,应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变质而成变质岩,D对。故选D。
【2】由于侵入岩晚于其所穿过的岩层,且可以看出乙岩层以下是沉积岩,故先有沉积作用,后有岩浆活动;外力的侵蚀作用发生在高处,则发生侵蚀作用前可能有内力作用的抬升。由于丁岩层顶部出现了缺失,判断地壳抬升,受外力侵蚀作用,故A对;岩层断裂,两边的岩层高度应该相同,但明显与实际不符,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A。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即“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
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
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题目】伊塞克湖位于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大湖终年不冻。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m2,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内可以定期航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内定期航行的最佳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4月 B. 6-7月 C. 8-9月 D. 11-12月
【2】【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B. 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小
C. 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
D. 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小
【3】【3】伊塞克湖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①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升温幅度大 ②位于内陆,夏季气温高
③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题目】 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C02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中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其他植被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 光合作用强B. 生物种类多C. 土壤温度高D. 枯枝落叶多
【2】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 土壤有机质增加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群落内光照增强D. 生物多样性增加
【3】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期间,最可能会出现
A. 海平面上升B. 区域小气候得到改善
C. 降低雪线高度D. 水稻种植北界南移
【题目】 电视剧《老农民》里,山东黄河岸边的麦普村,由于连日来的偏高温天气,小麦幼苗普遍出现旺长现象,为了控旺,马仁礼和灯儿拉着碌碡碾麦子(见下图)。碾压可以压碎土块,压实畦面,弥合土缝,有利保水、保肥、保温,能防冻保苗,麦苗受到客观伤害,地上部分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麦苗长得粗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剧中“碾麦苗”可能发生在
A. 春季B. 夏季
C. 秋季D. 冬季
【2】图示季节该地区
A. 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得到缓解
B. 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C. 雨季来临,小麦生长旺盛
D. 晴天多,寒冷干燥
【题目】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吸烟除尘等生态效益。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①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2】②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题目】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B.接近最快C.由慢变快D.接近最慢
【2】“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题目】读大陆和海洋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海域的水温( )
A.d>c>b>aB.d>b>c>a
C.d>c>a>bD.d>a>b>c
【2】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则流经d处的洋流为( )
A.墨西哥湾暖流B.巴西暖流
C.日本暖流D.千岛寒流
【3】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地区温和多雨B.墨西哥湾飓风活动频繁
C.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D.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没有常年流淌的河流、小溪和湖泊、降雨稀少的沙漠王国,淡水资源十分短缺,并且现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图。
材料二:南极地区的淡水占了世界可用淡水的72%,这些淡水可供全球使用7500年。据有关资料,漂浮在南大洋的冰山总量约21.8万座,如果把这些冰山的10%拖运到干旱地区,也足以浇灌1000万公顷农田,或者供应5亿人口的用水。
(1)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2)沙特阿拉伯大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3)为什么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不足55毫米),却有全球最丰富的淡水资源呢?
(4)能否将南极的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以解决其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