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名称:Irrawaddy River
别名:伊江
地理位置:中南半岛
流经地区:中国,缅甸
发源地:伯舒拉山南麓
河长:2714 km
平均流量:4860亿立方米/年
面积:430000 km²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河流,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Nmai Hka)江,发源于中
在密支那与曼德勒(Mandalay)之间,伊洛瓦底江流经3条明显的峡谷。密支那下游约65公里(40哩)为第一条峡谷。江水在八莫以下骤然西折,撇下八莫冲积盆地,切割石灰岩形成第二条峡谷。第二条峡谷最窄处约91公尺(300尺)宽,两侧为61~91公尺(200~300尺)高的峭壁。江水在曼德勒以北约97公里(60哩)的抹谷(Mogok)流入第三条峡谷。在杰沙(Katha)与曼德勒之间。
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的流量在1年中起伏很大,这主要是由于6~9月间的季风雨影响,同时也因夏季冰川急遽融化,进一步增加了流量。三角洲顶端平均流量在2,300~32,600立方米/秒(82,000~1,152,000立方尺/秒)之间;年平均流量为13,000立方米/秒(460,000立方尺/秒)。最低水位出现在2月份,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伊洛瓦底江实测最大流量为64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306立方米/秒;各控制站实测的平均含沙量0.62ks/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3.0亿t。伊洛瓦底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60亿立方米,其中缅甸境内4550亿立方米,约占缅甸全国河川径流量的40%。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北部高山峡谷,水位落差大;其主要支流钦敦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汉代时云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当由缅甸海岸登陆而达永昌。《厄立特里业海航行记》关于印度东海岸以东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证这条路线。英国历史学家哈威在《缅甸史》中说,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弥诺江(chindwinr,今亲敦江)经曼尼普尔(Mannipur)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
伊洛瓦底江主要支流有大盈江、瑞丽(Shweli)江、钦敦(Chindwin)江、米坦格(Myitnge)江、穆(Mu)河、尧(Yaw)河以及蒙(Mon)河等。其中钦敦江是伊洛瓦底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缅甸克钦邦拉瓦附近,源头叫塔奈(Tanai)河,先由南向北流,继而转向西南,先后接纳乌尤(Uyu)河、曼尼普尔(Manipur)河等支流后,在帕科库附近注入伊洛瓦底江。全长840km,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该河水流湍急,多瀑布,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伊洛瓦底江从北至南的主要港口有密支那、八莫、杰沙、曼德勒、敏建(Myingyan)、稍埠(Chauk)、仁安羌、敏巫、马圭(Magwe)、德耶谬(Thayetmyo)、卑谬、兴实达与央冬(Yandoon)。其中,曼德勒、稍埠、卑谬与兴实达具有良好的码头设备。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为世界主要稻谷产区之一,水稻成了江上运输的一个主要商品。其他粮食、石油、棉花和土产品也经由伊洛瓦底江运输。柚木原木--缅甸为世界主要柚木出口国--被扎成大筏顺流漂下由于。
缅甸是盛产石油的国家。缅甸全国原油产量已超过1100万桶,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能少量出口。伊洛瓦底江中、下游谷地是缅甸石油的主要产地,全国油田和炼油厂几乎都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沿岸。这些油田生产的石油大部分也是通过伊洛瓦底江水路输送到炼油厂。
蒲甘的佛塔,几乎集缅甸一切建筑艺术形式之大成。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洁白素雅,有的红里透蓝,颜色各异,大小不等,重楼复阁,巍峨壮丽;塔顶有圆有尖,有的既圆而尖,呈金钟形、覆钵形,气势雄伟。伴以高悬塔周的众多银铃,微风吹过铃声丁咚。佛塔内的浮雕,技艺精巧,构图朴素,栩栩如生。
伊洛瓦底江从第悦茂以下为下游。第悦茂至苗旺的沙岩地区,河宽度锐减,河流由于受阿拉干山脉与勃固山脉的紧束,水流湍急,平原窄小阶地发育,景色颇似上游的峡谷。
苗旺以南48公里的娘交附近,伊洛瓦底江开始分流,散作伞形分成多条支流流入安达曼海,形成河道交织如网的著名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三角洲,西从勃生河口东至仰光河口,宽约242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区除一些高地外,概为现代冲积平原。地势低下平坦,一般与海潮线相等,部分则在海潮线之下。由于每年有约3亿吨的泥沙倾泻海内,所以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是惊人的,据测量,平均每年向海洋扩展66米左右。
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一片汪洋,村镇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