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大赛
为了贯彻落实《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精神,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我校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发展学生探究与实践的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以及生命的系统观念,特举办“探生命奥秘,制食物美味——第二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大赛。”
比赛规则
本次活动,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踊跃参加,提交了100多个作品。在所有老师精心评选下,历时两周,优秀作品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初一年级学生作品的是动植物细胞模型、生态瓶,初二年级学生进行生物的观察及相应美食的制作。
初一年级作品展示
动植物细胞模型的作品展示
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提示,同学们选择了家中的超轻黏土、橡皮泥、废旧纸张甚至是五谷杂粮等材料,为我们构建出了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细胞模型。兼顾了科学性、艺术性,在动手的过程中,也逐步的建立起细胞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这样的课堂课间实践活动,既体现了生物和劳技学科的融合,也帮助同学们将微观抽象的知识逐步的直观化、立体化,培养学生建模能力,达成更高的科学思维水平,同时将书中的概念转变为自身的生命观念,实现素养的提升。
不仅有超轻黏土制作的模型,还有其他“脑洞大开”的材料——用美食制作的模型,既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又呼应了比赛“美食”二字。
生态瓶的作品展示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以后,同学们认识到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在组装生态瓶的过程中,意识到要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并非易事。制作生态瓶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生命的系统观,同时也促进同学们形成了爱护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保意识。
生态瓶作品欣赏
同学们在收获动手乐趣的同时,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生物学素养,越来越热爱生物学学科的学习。
初二年级作品展示
生物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本次大赛主题是《生物的观察及相应美食制作》,通过这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生物世界亲密接触的机会,还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是生物课与美食的一次相遇,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精彩展示吧!
优秀作品
刘翰轩:鱼的观察及美食制作
实验员及美食家风采展
中华小当家成果展
吃货小福利
C2107陈昕:螃蟹的吃法
获奖名单
生物中处处有生物学,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