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抽象的生物学知识遇上灵巧的双手与无限的创意,课堂便延伸为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学乐园。近日,襄阳市襄城区卧龙中学的校园化身为一座生动的“生物科学殿堂”,一场以“依托诸葛智慧,构建生物之美”为主题的生物模型与标本比赛展示活动在这里开展。
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踊跃参与。在筹备阶段,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合作,查阅资料,精心设计。从构思模型结构到挑选合适的环保材料,从精细制作到撰写说明,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与智慧,将课本上平面的知识变为了手中立体的、可触摸的精彩作品。
展示现场,细胞结构模型区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一个个构思精巧、制作细腻的细胞模型,清晰展示了植物细胞坚实的细胞壁、充满生机的叶绿体,以及动物细胞独特的中心体等结构。学生们自信地担任起“讲解员”,向参观的师生们详细介绍细胞核如何作为“控制中心”指挥全局,线粒体如何作为“动力车间”提供能量,叶绿体如何完成神奇的“能量转换”。微观世界的奥秘,在同学们的巧手与讲述中变得直观而生动。
在植物标本区域,同样人流如织。同学们采集制作的银杏、桂花、玉兰等植物标本,不仅形态优美、制作精良,更蕴含着对本地生态环境的细致观察。那扇形独特的银杏叶与二叉状叶脉,那纹理精致的桂花叶,都成为探索植物适应性与多样性的窗口。学生们在交流中分享着标本制作的心得,探讨着每一株植物背后的生命故事,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到生物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次活动太有意思了!亲手做一个细胞模型,比背十遍书记得还牢!”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兴奋地分享道。另一位同学则表示:“和小组同学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的过程,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合作。”
据悉,本次活动是卧龙中学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实践能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如同一把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生命科学殿堂的另一扇大门。学校表示,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