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岩溶地区排水难题能否根治

9月25日以来,受连续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靖西市多地发生了严重内涝。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内涝,靖西市此次内涝的成因显得极为罕见和特殊,因喀斯特岩溶自身蓄水和排水能力有限,短时间内大量聚集的地下水无处可排,进而涌出地面,导致内涝发生,且积水难以自然消退。在果乐乡等多个内涝点,积水并非浑浊的黄泥色,而是清澈见底的青绿色,如同一条条突然涌现的干净河流。

内涝发生以来,自治区统筹调度应急管理、水利水文、地质岩溶、工程救援等多支专业力量,奔赴靖西市各内涝点,开展“一点一策”排涝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多个内涝点积水已消除,群众逐渐恢复正常生活,部分内涝点因地貌因素,积水仍未退去。

喀斯特岩溶地貌存在的内涝隐患,是否能从根源上消除?对此,水利部门专家给出了回答:“有办法,但会是一个艰难的系统性工程。”

喀斯特岩溶本身的蓄、排水能力有限,因此,解决地下水饱和后上涌问题的关键在于疏堵、贯通。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院副院长孔猛表示:“我们需要做好整个区域岩溶地质的详细勘察,系统掌握地下河系统,以及岩溶、洼地、消水洞的整体分布情况,才能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那么要如何采取工程手段?孔猛说:“这就需要将上下游联通的涝片打通,通过修建隧洞或渠道等,找到就近的地表河,引导地下水顺利流向地表河,才能避免地下水过度堆积。”

除工程措施外,保证消水洞的畅通也是避免涝情的关键。孔猛表示,相关部门要在汛前把消水洞杂物清理干净,同时进行常态化管理,避免在汛期到来时消水洞堵塞。此外,喀斯特岩溶是特殊的地貌,需要建立起地表、地下水文观测系统,一旦出现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就必须及时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THE END
0.桂林喀斯特地貌旅行为何需要防滑雨鞋套?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经水长期溶蚀形成的特殊地形,常见于桂林阳朔一带 。这种地貌表面多裂隙、湿滑,遇雨易积水,行走时极易打滑 。加上植被覆盖密集,小径泥泞,对 footwear 的防滑性和防水性要求极高 。 最近去桂林定制旅行,行程安排深入漓江边的隐秘村落和地下溶洞探险 ,出发前特地准备了一次性加厚雨鞋套。真的没想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94?`6?;88hgcdjhcf:j55?i44789f:5dhh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