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年新编)《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人地协调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2.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地貌的相关资料分析地貌的特点及成因;不同地貌的演化过程。3. 区域认知: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特征及分布。4.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教学重点】1.掌握并能区分喀斯特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2.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结合视频图片等资料,描述喀斯特景观主要特点,综合地理要素,了解喀斯特地貌成因与演变过程。【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

2、程】【导入新课】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遇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 新课教学:一、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以上反应为可逆过程,当大气中的CO2向水中浸入时,一部分与水结合为碳酸溶解固体CaCO3,另一部分保持气体状态。当水中气态的CO2减少或空气中CO2含量降低,该反应式往左发展以补充CO2 ,则

3、发生CaCO3的重新沉淀。二、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三、喀斯特地貌的类型运用ppt、视频、图片资料讲授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并结合图片介绍不同发育阶段的典型喀斯特地表景观及特点(1)地表喀斯特地貌图片:溶沟:首先大气降水在平坦岩石表面溶蚀出溶沟,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出其呈网格状、长条形,使地表高低不平。溶蚀在不断进行,溶沟在不断加深,形成洼地。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在极厚的可溶性岩石区域,水流切割出连绵不绝的群峰,如果山与山之间基座相连,则被称为峰丛。底部微微相连或不相连,成群簇

4、立,相对高差100-200米,这就是峰林。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形成孤峰、残丘。在图上看到的平坦的是溶蚀洼地,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过渡:水在地表进行着溶蚀,在地下也在同样进行。(2)地下喀斯特地貌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在地下、裂隙中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并随水带走,形成溶洞。在溶洞内,含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往下滴,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逸出,从水中析出的碳酸钙便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多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就形成石柱。溶洞:地下水将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多个溶洞连通组合成一个整体时,可称为洞穴系统,溶洞形成后期还会受到构造影响,形成穿洞、峡谷、天生桥等地貌。 转折: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喀斯特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四、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重要工程选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利:地形崎岖,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地形崎岖,地质脆弱,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的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板书设计】一、 概念二、 分布三、 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钟乳、石帘或石幔、石柱、石笋四、影响【教学反思】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共需:50积分(10积分=1元)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0.4.1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备课帮2022教学设计 备课组名称 地理 周次 12 发言时间 2022 年 11月 7日星期 一 本节教学内容 4.1常见的地貌类型 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本节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结合景观图或野外考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jvzquC41yy}/|}m0eun1|thv196;>7:694ivvq
1.(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课题: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 20 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喀斯特的研究历史及地区分布; 理解喀斯特作用概念、基本条件、影响因素; 掌握石芽与溶沟、溶斗与落水洞,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与育谷、峰丛、峰林和弧峰的成因及特点; 掌握溶洞和地下河的成因与特点。 教学重点:喀斯特地形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fn;;43ge3oke6hlf6@858:=f4:fh67h32@kg8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