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弃猫效应(拿捏感情征服一个人最狠毒的方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刚开始对方对你超级超级好,关心到每个细节,信息秒回,温柔体贴,甚至让你觉得“这人好像把你当宝”…

但突然有一天,对方冷下来了——消息不回,语气敷衍,全靠你主动。

你心里那个落差,好像一夜之间从天堂掉进地狱。

其实吧,这种感觉,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弃猫效应”。

什么意思?就是——先给你极致的温暖和爱意,再突然抽离,让你陷入不安和自责。

说难听点,这种“先宠后弃”的套路,真的是感情操控的yyds。

01 弃猫效应是什么?

弃猫效应(Cast Away Cat Effect),最早来自一项关于流浪猫的实验。

研究者发现,如果你长期给猫喂食、陪伴,突然有一天不理它,它反而会更黏你、用尽办法求关注。

人也一样啊。

关系里一旦经历过“极致的温暖+突然的冷淡”组合拳,人的不安全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其实吧,心理学家阿伦·贝克也提到过,不稳定的情感输入,会让人产生“追逐感”甚至“自我怀疑”。

想想是不是很熟悉?

真的真的。特别特别像某些感情、职场、甚至原生家庭。

02 弃猫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干?

说实话,本质是“操控感”+“权力博弈”。

一方面,这种“先给糖再收回”的操作,能让对方迅速上瘾。

你会莫名其妙开始“讨好”——不断付出、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

另一方面,有些人(尤其是童年缺爱的),会无意识地用这种方式确认自己在关系中的价值。

就像在测试:“你到底有多离不开我?”

听起来很变态对吧…但现实里,真的一抓一大把。

我自己也踩过坑。

八年前抑郁最重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朋友,前期天天陪我,后面突然消失。

那种被“丢掉”的感觉,真的绝绝子…后来我才明白,自己其实在被反复“弃猫”。

03 弃猫效应的深度影响

这种“弃猫”套路,伤害有多大?

第一,是自我价值感的崩塌。你会反复怀疑——是不是我哪里不够好?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第二,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情感依赖。明明知道不健康,还总想靠近。

第三,长期下来,人的自我边界会被严重破坏,慢慢地,你开始“为爱失去自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