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岩石裂隙发育,雨时涝,晴时旱。2023年3月,在广西西南部某峰丛洼地(22.5°N附近)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树种),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但该峰丛顶部则多为旱生型矮林。图示意该喀斯特地区的位置及望天树景观。
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喀斯特峰丛洼地。这里饮水困难,生态环境脆弱,被称为“除沙漠外最不适宜人类聚居的地方”。左图为七百弄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图,右图为桂林喀斯特峰林平原景观图。
材料一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会出现岩石裸露的石漠化现象。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科研人员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地区开展了封山育林工作,治理石漠化,但是难度较大。近年来,政府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态条件恶劣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材料二下图为广西某地喀斯特地貌峰丛形成过程示意图。
默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约300公里。保护区内布满了锋利的石灰岩“刀山”石林(下图),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此外,还拥有峡谷、湖泊、沼泽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有物种高达85%,其中47%为当地独有。
材料一红树林因由红树种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材料二红树林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支柱根和板状根。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有些树种发育明显的板状根,高30—50厘米。
②呼吸根。红树林发育各种形状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红柳沙包由红柳与风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发育到一定高度停止生长,红柳根系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延伸,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形成沙包;沙包高度一般在3-10m,在塔里木盆地中分布广泛沙包的纹层结构像树木年轮,可揭示百年尺度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科学家通过分析纹层中的有机质含量、沙粒粒径,纹层是否被掩埋或破坏等指标,推断出过去降水、温度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图示意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下表为某一红柳沙包的观测数据。
风沙层
时间/距今
砂砾粒径/mm
风沙层①
150年
2.8
风沙层②
300年
3.6
风沙层③
370年
3.3
下图为非洲的气候类型图及甲地、丙地的景观照片。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福建西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植被与土壤的观察”野外实习。请你结合以下材料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就能立即显示植物信息,图左是某同学使用某软件拍摄植物的三幅手机截图。经过实地考察,同学们绘制出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及土壤剖面图(图右示意)。
夏家河流域位于辽东半岛南部西岸的低山丘陵地区,发育了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为主的土层。下图示意夏家河流域内滨海某地土壤垂直剖面,其中黄土和古土壤为风成沉积黄土,粗粉砂含量高,颗粒较粗,专家推测当地黄土物质主要来自渤海;L1层中有厚度达93厘米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多呈椭圆形(河流搬运砾石过程中冲刷形成)。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