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丛先形成,峰林后形成的老师讲的不全对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在地理教学中,大多数的老师在讲解喀斯特地貌时,会讲到随着时间的变化,侵蚀程度增加,峰丛演化为峰林,进而演化成孤峰。这一理论,主要基于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得出,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并且给出了典型的例证。例如贵州兴义的喀斯特地貌,纳灰峰林和西侧峰丛毗邻发育,就很难以此学说进行解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朱学稳认为,峰林与峰丛两种喀斯特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生成条件,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在不同空间与地域上由喀斯特能量(主要是降水)作用的方式(入渗、地面水流)、量级(强、弱)与效果(峰林方向或峰丛方向)分异的结果,二者多具生成系统关系。简单来说,多数情况下,峰林和峰丛并非是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演化前后关系,而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由于生成条件不同的协同共生关系。目前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正在增加。朱学稳先生作为岩溶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这里将其离休之际发表的一篇文章摘要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中国知网进行阅读。

这一理论,主要基于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得出,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并且给出了典型的例证。例如贵州兴义的喀斯特地貌,纳灰峰林和西侧峰丛毗邻发育,就很难以此学说进行解释。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朱学稳认为,峰林与峰丛两种喀斯特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生成条件,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在不同空间与地域上由喀斯特能量(主要是降水)作用的方式(入渗、地面水流)、量级(强、弱)与效果(峰林方向或峰丛方向)分异的结果,二者多具生成系统关系。

目前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正在增加。朱学稳先生作为岩溶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这里将其离休之际发表的一篇文章摘要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中国知网进行阅读。

THE END
0.10.3如何区别峰丛与峰林?资料卡:峰丛和峰林的区别 峰丛和峰林的主要区别是:不同阶段的地貌形态。 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称峰丛。它是峰林地形的早期发育阶段。峰从顶部多呈圆锥状,通常大面积的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峰丛与溶蚀洼地组合在一起。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区地貌形态。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26>78;>:a3716A;84;>/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