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这些地理名词你分得清吗火山相关的示意图动画视频(无码高清)地表

荒漠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

而狭义的荒漠化就是指沙漠化,由此可见,广义的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等土壤丧失生产力的情况。

沙漠化

沙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前提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沙漠化强调的并非是沙漠本身,而是突出说明了人类不合理活动在沙漠形成中的作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属于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石漠化

石漠化: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和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石漠化的出现,这一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使得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之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红漠化

红漠化:发生在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属低产土壤)因水土流失,露出红色基岩,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

可见,红漠化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主要成因都是水土流失,都属于水蚀荒漠化。

盐渍化

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盐渍化的主要推动力,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叫做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少雨,缺乏灌溉时,由于地表蒸发强烈,会导致土壤深层的水分随毛管向上运动,溶解于水中的盐类聚集于土壤表层,形成旱季土壤盐分向上运动,雨季又随重力水向下运动的现象。

火山构造,包括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穹丘)、火山口等。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主要物质为火山灰,火山灰凝固而成火山泥,火山泥在冶金、化工、医疗、壁材领域应用广泛。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岩流等。

四种火山类型图解

火山渣锥

Cinder Cone

火山渣砾和火山弹从火山口喷出,

细颗粒的火山灰在顺风处飘移。

有时熔岩也会从火山渣锥底部流出。

松散的火杀渣锥一般呈30-35度。

这种类型的火山相对体积较小,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高度小于600m。

大多数火山渣锥只喷发一次。

盾状火山

Shied Volcano

反复喷发的火山形成广泛分布的熔岩流,

这些熔岩流通常是由玄武岩组成,

玄武岩从火山口向外流出,

形成薄片状。

盾状火山的斜坡非常平缓,

一般低至15度,

火山高度在300-1000米不等。

复合火山

Composites Volcano

由许多熔岩流和火山碎屑的交替喷发形成。

和盾状火山的熔岩不同,

这种熔岩通常不容易流动,

从火山口流出的距离较短。

火山碎屑和火山碎屑流等

沉积物堆积在火山周围。

复合火山的坡角大于25度,有时会达45度,

高度达3000米以上。

穹隆火山

Dome Complexes

酸性岩浆一开始爆炸性喷发,

会形成一个浮石圆锥体。

下一阶段的喷发会在火山口上

堆积大量的糊状熔岩,

这些熔岩穹隆会继续生长,

在表面熔岩凝固后形成的

外壳下注入更多的熔岩。

内部压力不断增大直到爆发,

爆发后会形成新的火山口继续生长。

由此产生的穹窿复合体就是穹隆火山,

通常在500-2000米之间。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更多资料资源,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