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学设计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认证主体:张**(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第四章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第四章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探讨如何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喀斯特地貌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提升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综合运用地理、经济、生态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分析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②探讨喀斯特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

③学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综合评估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

③设计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投影仪、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年版、电子教材平台。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实地考察案例。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地貌特征。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独特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讲授新课(15分钟)

-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讲解喀斯特地区的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

-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结合案例,讲解喀斯特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

3.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问:“如果你们是当地政府,会如何制定政策来促进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并选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组的建议,强调政策制定应考虑的因素。

4.巩固练习(10分钟)

-分发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收集练习卷,批改并讲解答案。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挑战?”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信息化资源应用(5分钟)

-教师展示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引导学生运用GIS软件分析地貌特征。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并解答疑问。

7.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出拓展问题:“除了本节课提到的措施,你们还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喀斯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并结束本节课。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描述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包括其形成机制、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

-学生能够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能够理解喀斯特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提升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运用GIS软件分析喀斯特地貌,增强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思维发展:

-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通过总结和拓展环节,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学生在讨论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实践应用: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如设计喀斯特地区的发展规划。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形崎岖,水资源短缺,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A.大规模开垦耕地

B.大规模建设水库

C.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D.大规模建设水电站

答案:C

说明: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形崎岖,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例题:

喀斯特地区土地肥力较低,以下哪种作物在该地区最适宜种植?

A.水稻

B.小麦

C.茶叶

D.棉花

答案:C

说明:茶叶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且喀斯特地区多雨,有利于茶叶的生长,因此茶叶是该地区最适宜种植的作物。

3.例题:

喀斯特地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运输不便,以下哪种运输方式最适宜该地区?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空中运输

答案:A

说明:由于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水路和空中运输成本较高,公路运输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公路运输最适宜该地区。

4.例题:

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壤贫瘠,以下哪种土地整治措施最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

A.植树造林

B.建设梯田

C.化肥施用

D.建设大型水库

答案:A

说明: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土壤质量的改善。

5.例题:

喀斯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以下哪种水资源管理措施最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A.限制农业用水

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C.发展节水农业

D.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答案:C

说明: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容逻辑关系1.本文重点知识点:

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

②喀斯特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征

③喀斯特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关键词:

①喀斯特地貌

②地下水溶蚀

③地表径流

④土壤贫瘠

⑤水资源短缺

3.重点句子:

①“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

②“喀斯特地区的地表径流少,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③“喀斯特地区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时,结合实际案例,如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开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讲授法,未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参与度不足: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3.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靠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缺乏过程性评价。

反思改进措施(三)改进措施

1.丰富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提高学生参与度: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元化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广南攻略|云南文山深度漫游|在喀斯特秘境邂逅仙境般的美景搭配喀斯特峰丛层次感十足 摄影出片率极高 避坑提醒 5月及7月上旬为集中雨季 普者黑湖水可能浑浊 12月 次年2月气温较低 部分草场枯萎 5天4晚经典路线 Day1 普者黑初遇 荷风与湖光 上午 抵达丘北普者黑 直奔青龙山观景台 免费 地址 普者黑景区内 爬198级台阶俯瞰 山水田园画卷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2866>:69(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1.第2章第3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Word教参)情境素材二 喀斯特峰丛山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广西毛南族曾因居住条件恶劣,过去叫“毛难族”,意思是受苦受难的民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毛南族主要生活在喀斯特地区,交通不便,粮食不足,人畜饮水和出行都很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jvzquC41yy}/|}m0eun1|thv1;45@;7584ivvq
2.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赴贵州科学院山地所喀斯特峰丛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赴贵州科学院山地所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野外实习顺利完成 生态文明教育教研室主任任永权教授带队,于2023年7月10-14日,20级环境生态工程1班、21级资源环境科学1班61名同学,在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jvzquC41uvnk0pow0kew7hp1ktgq8623754:9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