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羊山,海拔1920米,位于县东南65公里处,东起茅坪,西至青铜关,横跨甘沟、熨斗、西镇、高峰、和平、月西等乡,山体属喀斯特地貌,多奇石溶洞。尤其是甘沟一带的喀斯特地貌,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地质研究点,1991年世界上15个国家的专家曾到此进行过专门考察。
北阳山喀斯特地貌景区位于西口、茅坪、青铜关交界的北阳山地区,最高海拔(关山)1920米,该地石芽、石林、峰林、高山喀斯特丘陵、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小盆地、溶洞、地下河等特征鲜明,溶沟和石芽遍及山野 ,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干谷分布广泛,天坑和竖井特点鲜明,峰林和峰丛星罗棋布,溶洞与暗河纵横交错,地表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植物垂直分布鲜明,峰林相间颇具特色,高山草场平缓广阔,河谷峡谷蜿蜒曲折。加之镇安县回族半数以上人口居住在北阳山周边,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是其主要看点。登临其上,北眺秦地,可窥逶迤秦岭雄浑气,南望荆楚,可瞰秀丽汉水天际流,是自驾游的极佳营地北阳山。
北阳山山大人稀,其间很多地方是无人区,行走其间不仅孤单寂寥,而且饥饿干渴连个喝水的地方都没有,阳山人把水看的比命都重要。天池是人们积水取水的地方,冬天积雪,夏天积水,池内生满苔鲜,跟头虫和蝌蚪在池里逍遥的游来游去,这是山上几户人家赖以生存的一个水池。这里的人们,把水挑回家后,一水多用。早上洗脸水留下洗头道刮了皮的洋芋,沉淀后倒出来洗衣服,洗碗水留下饮牛羊,从不浪费一滴水。一但遇到了连续干旱的季节,他们得行走几十里用水桶背水吃,吃水难是困扰百姓的心头大事。
北阳山海拨较高,发展相对比较缓慢。1980年前阳山不通公路不通电,本村女孩子都不愿留在家乡远嫁山外,外村女孩不嫁阳山汉。剩余的男人只好打着光棍,靠山过日子,在山里挖药材、养牲畜,再到街上换回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须品。高山土地贫瘠,都是麻荡地,粮食产量有限,只能生长大豆、玉米、洋芋,贫穷让人心寒。百姓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阳山人上街,人称“三响” 脚上包谷壳子响,嘴上包谷花子响,尻子屁响,街上人会瞧不起,所以阳山人很自卑。
北阳山下一个大村就是阳山观,现在的茅坪回族镇红光村。北阳山顶有大小不等的“麻垱”, 东至“白桩” 飞机引航塔,西至凉水泉,长达十几里,都有各组的土地。观上的农民早上备足干粮和水,上山干活,下午收工还要背一捆柴。1980年前,各户不仅要种集体的“麻垱”地,还另外开点荒地,种上洋芋、四季豆、洋麦等,以补充粮食之缺。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后,山上的土地荒废了。红光村几百头牛赶上了北阳山,那里成了天然的牧场。春天将牛赶上山,大雪封山后,各户才去找自已的牛,母牛生下了小牛,牧主还不知道。有的牛掉进大天坑里,如果没人发现就死在天坑里.
这个链接有详细的介绍!请戳! 上面照片中,。我只拍了“万人坑”对面镇邪用的小庙!
不错,风景挺好的!
这不是偏北妹子吗?
230哦 好久不见!
嗯 好久不见妹子
谢谢 欢迎来玩哦 !我给你带路 !
好!没问题!有机会去的!
我还去榆林了呢!哼哼 ! 这个国庆我回家收玉米了 。带了一帮自驾游的 去牧场玩耍了!免费的哦!
北羊山,海拔1920米,位于县东南65公里处,东起茅坪,西至青铜关,横跨甘沟、熨斗、西镇、高峰、和平、月西等乡,山体属喀斯特地貌,多奇石溶洞。尤其是甘沟一带的喀斯特地貌,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地质研究点,1991年世界上15个国家的专家曾到此进行过专门考察。北阳山喀斯特地貌景区位于西口、茅坪、青铜关交界的北阳山地区,最高海拔(关山)1920米,该地石芽、石林、峰林、高山喀斯特丘陵、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小盆地、溶洞、地下河等特征鲜明,溶沟和石芽遍及山野 ,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干谷分布广泛,天坑和竖井特点鲜明,峰林和峰丛星罗棋布,溶洞与暗河纵横交错,地表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植物垂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