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栈订票的好处,是可以免费把你送到客运站,而我在客运站看到的订票价格也是一样的,看来是把客栈的好处留出来了。当然也可以坐公家班车,可能会便宜,但我没去考证,因为打车来回去车站问票,实在是不值当的。外国游客大部分是坐这种11座的miniVan,其实我喜欢坐当地人坐的普通班车,但是老挝的汽车站大多是设在城镇外4-5公里处,实在是不方便。
琅勃拉邦到万荣,大概300公里,车行六个小时,中途可以吃午饭。山路十分崎岖,路倒是很好走,跟以前在老挝旅行一样,路上走的车实在是太少了,永远不可能堵车。这一路在山里行车,风景很美,不时路过一些村庄,孩子们还沉醉在节日的余韵里,还在拿水枪攻击着来往的车辆。进入万荣地界后,宏伟的卡斯特地貌还是震撼了我。虽然一路从广西走来,都是这样的风光,万荣以前也来过一次,但每次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连绵的峰丛隐没在雾霾中,有一种神秘的大气。
万荣这个小镇,就坐落在群山环绕的谷地。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镇子,多年前就被西方游客改造成庸俗不堪的游乐圣地。我喜欢的是四周散落着的少数民族村落,宏伟的卡斯特景色,当然还有我上次住的客栈。这个客栈是我从客运站自己走向小镇的路上找到的,坐落在镇子外围,一片稻田的旁边,院子的四周建起了几座竹屋,独立的小房子。从每座房子的小阳台望出去,眼前就是连绵的峰丛,坐望夕阳实在是享受。上次在这里住了五天,相识了这里的主人,名字也好记,四千。还有当时的一位长期住客,传奇的Danny,这位出生在印尼,拥有英国身份的澳大利亚人,常年住在老挝柬埔寨泰国,签证到期了就换一个国家生活几个月。当时的他在这家客栈帮忙,不用花住宿费,跟我说每个月就花澳洲政府给他的三百美金养老费。对于当时的我来说,Danny就是我的传奇,仿佛看到我未来生活的样子。
往镇子走的路上,还遇到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问我要不要搭车,顺路送我进镇子。感谢了善良的老挝人,我自己走去客栈,因为离车站很近。很顺利找到了故友客栈,四千也在,一眼能认出我,让我很感动,这样的客栈每天都来去很多人,他说记得我是中国人。问起Danny,说是上月还在这里住,这个月回家了,在澳洲,很遗憾没能再见到老朋友。
下午去镇子逛逛,跟琅勃拉邦的节日氛围相反,这里是一片死寂,大概多数外国游人还在各处过节,没顾得上这里吧。镇子上的餐吧酒吧一如既往地还在放着《六人行》,十几年不变的传统。几年前吃饭的美味小饭摊儿也还在,味道都没变。每次来老挝泰国旅行,都感觉变化不大,你的美妙记忆一直都还在,物价也基本没变,这跟中国的对比实在是太大了。
狂欢过后,来到寂静的万荣,只有隔壁的卡拉OK还能体会到些许节日的余味。这里的夜晚极其凉爽,也许跟我住的房子有关,这里是独立的竹屋,不像在琅勃拉邦的房间那么闷热。窗外蛙鸣四起,终于可以睡上个好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