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
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最佳旅游乡村”
荆竹村
它们究竟有何魅力?
为什么能从57个国家
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
气候资源造就了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气象为旅游增加了哪些“看点”?
广西桂林大寨村
气候重塑山地“指纹”
大寨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有长达2300多年梯田耕种历史,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
穿越岁月,龙脊梯田是风雨雕刻而成的“天梯”。它的形成既有气候因素,也有地理因素。
龙脊梯田 李斌喜摄影
大寨村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1℃,平均无霜期314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至24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从地形地貌来看,高山深谷为梯田的开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地海拔在238米至1916.4米,山岭绵延、层峦叠嶂。梯田坐落于海拔高低不等的山岭里,最高处的梯田海拔1180米,最低处仅380米,垂直落差达800米。
梯田风光 图/央广网 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山区独特的小气候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海拔落差造成了突出的立体气候。
山脚或低山区的较高气温将河水、溪流等水系大幅度蒸发,大量水蒸气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受到冷气团的压迫和冷却,形成了终年缭绕的云蒸霞蔚,仿若仙境。经再度冷却凝聚成雨水,降落在高海拔山区的树林中,被树木吸收贮存,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式沿山坡流至山脚,为梯田的灌溉提供了有利的水源条件。千层万级的梯田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地群众巧妙利用气候因素建设梯田。修建梯田时,往往选择较缓的向阳坡地,砍去林木,焚烧荒草,垦出旱地,引来森林中的山泉水灌溉田地,使其变为水田。开挖梯田时,一般选择冬末春初,此时气候凉爽、土质干燥,宜于劳作。龙脊梯田大多分布在下半山,这是因为下半山区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适宜作物生长。
梯田风光 图/央广网 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地民居一般都建在山腰处,从气候条件来看,此地段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适宜居住;从气象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此处紧邻高山森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不易发生泥石流等灾害,既可以就地取材,也便于村民保护和管理树木。
然而,龙脊镇还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强降水区,易发生暴雨、山洪、山体滑坡等灾害;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大寨村不仅有雾凇、雨凇等景观,还易出现霜冻、道路结冰现象。对此,龙胜县气象局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前发布暴雨、大风、冰雹、雷电、寒潮、霜冻、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
“气象广播到农村,狂风暴雨都知情。雷雨稻田忙排水,年年都有好收成。”率先在大寨村开发农家乐的潘保玉对气象服务赞不绝口。
每年九月,层层叠叠的水稻铺满山坡。然而秋收后稻谷堆积存放,加之天气干燥,空气湿度低,森林火险等级高,易发生森林火灾。县气象局及时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布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对森林火险等级进行预测,并通过微博、微信特色农业服务群等“互联网+”渠道,实时对农业大户、民众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让丰收、赏景两不误。
稻穗金黄,梯田层层叠叠 图/央广网 龙胜县委宣传部供图
“种田就是种风景,梯田就是金饭碗。”长满稻作的连片梯田,不仅填满了农人的胃,也以四季不同的非凡景色喂饱了游人的眼睛。
桂林市气象局进一步发挥旅游气象产品可视化、服务智慧化和精准化,开展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对全市所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展24小时至72小时预报,并在桂林气象微博和今日头条上及时发布。针对龙脊梯田景区推出的24小时至72小时天气预报特色服务产品,让游客轻松、快捷地获取气象信息,享受气象服务给游玩带来的便利。
重庆武隆荆竹村
风雨雕琢的喀斯特秘境
古柴火灶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古代商道驿站也被修葺一新……百年古村荆竹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紧邻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生三桥,是中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荆竹村属于亚高山型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800米至1300米之间,常年平均气温12.2℃,最高气温35.5℃,年降水量1282.7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5%。宜人的高山气候使这里成为避暑的理想选择。
高山草甸
村庄被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所包围,拥有林海、高山草甸、崖壁风光、天坑、峡谷等多类型自然资源。这一切,源于此地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因此岩溶作用才能延续进行。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使这里成为了电影《变形金刚4》《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取景地。
天坑上悬崖边的仙女山荆竹村归原小镇
2021年12月,武隆区获全域“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良好的生态环境夯实了荆竹村乡村旅游基础,荆竹村与距离仅5公里的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联合承办国际户外山地运动公开赛、国际马拉松赛。气象部门开展区域精细化监测,提供旅游气象服务,先后在荆竹村及周围布设4个自动气象站,扎实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制作发布节假日专题决策气象服务材料。
运动员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比赛中 图/人民网
与此同时,武隆区气象局负责牵头组建气象保障组,成立气象应急服务队,一旦启动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气象保障组将派出服务队,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气象监测,做好应急加密、移动观测、资料传输及应急气象装备的调配工作,确保应急观测气象资料的正常传输、接收及共享等。加密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提供现场和周边地区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实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