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尤其是以4~7月份降水较多。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较高,而中部和南部地势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因此形成了世界上奇特的“桂林山水”。阅读材料,分析下题。
(1)
下列不是对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是
A.
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
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
桂林的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
(2)
通过材料分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反映了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桂林山水的形成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C.
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
D.
桂林山水的形成是一般自然环境的产物
(10分,每空1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图完成题后要求:
“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不仅有优越的亚热带景观,常年苍绿;而且有以灵渠——中国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据报道,在2010年国家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旅游区旅客比2009年增加了三成,旅游收入是2009年的两倍,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图中所表示的景观名称为_________地貌、气候为__________、典型植被类型为_______、从该景观地貌可推断:这一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应属于_______环境,综合该景观的形成是由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正好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整体性、差异性)原理。
(2)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主要分布在: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3)我国最早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4)该种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高原有广泛分布。
(5)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两个该种地貌景观(旅游景点): 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1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图完成题后要求:
“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不仅有优越的亚热带景观,常年苍绿;而且有以灵渠——中国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据报道,在2010年国家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旅游区旅客比2009年增加了三成,旅游收入是2009年的两倍,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图中所表示的景观名称为_________地貌、气候为__________、典型植被类型为_______、从该景观地貌可推断:这一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应属于_______环境,综合该景观的形成是由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正好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整体性、差异性)原理。
(2)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主要分布在: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3)我国最早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4)该种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高原有广泛分布。
(5)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两个该种地貌景观(旅游景点):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