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火成岩岩相

火成岩岩相是火成岩体各部分因形成环境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特征的总和。火成岩形成深度是划分火成岩相的主要依据。由于形成深度不同,岩浆温度、压力、冷却速度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条件就有差异。火山岩和侵入岩虽有联系,但岩浆在冷却时所处的位置不同,在岩相上则有明显的差别。

根据火山岩形成环境,分成 6个岩相:①溢流相。粘度较小的岩浆容易流动,常在强烈喷发后溢出,形成熔岩流或熔岩被。最常见的溢流相岩石是玄武岩,其次为安山岩。②爆发相。火山强烈爆发而形成的火山碎屑物在地表的堆积,这种相的岩石的岩性复杂,由不同粒级的火山碎屑岩组成。富含挥发份和粘度大的中、酸性和碱性岩浆更有利于形成爆发相岩石。火山碎屑物粒度与离火山口的远近有一定关系,一般在火山口附近堆积的为粗大的火山角砾岩和集块岩,远离火山口为细粒的凝灰岩。③侵出相。主要为粘度大、不易流动的中酸性、酸性和碱性岩浆,在气体大量释放后,从火山口往外挤出而成。在火山口内及附近堆积成岩钟、岩针等熔岩穹丘。在其周围常有自碎角砾岩化的集块熔岩或角砾熔岩。一般形成在喷发晚期,特别是在猛烈喷发以后。④火山通道(火山颈)相。通道中充填的岩浆物质或(和)火山碎屑物质。常呈岩墙状或岩颈状产出。⑤潜(次)火山岩相。它是与喷出岩同源但为浅成侵入的岩体。岩性特征与喷出岩相似,一般晶体稍大。形成深度一般比较小,小于3公里,通常为0.5~1.5公里。它常具有熔岩的外貌、而又具有侵入岩的产状,如岩墙、岩盖、岩床和岩株等。主要形成于火山作用晚期。⑥喷发(火山)沉积相。它是火山喷发和正常沉积作用的产物,在水盆地中火山碎屑物与正常沉积碎屑物常混合组成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岩,也常有正常的火山碎屑岩,并与正常沉积岩共生,有时夹有薄层熔岩,一般层理比较发育,多半分布在离火山口较远的地方,在火山作用相对平静期最为发育。

根据形成的环境,火山岩岩相又可划分成海相和陆相。海相是在海洋中喷发-沉积形成的。陆相是指在陆上喷发堆积形成的。陆相火山岩与下伏地层常呈喷发不整合接触,风化壳发育。沉积岩夹层中常有植物和淡水动物化石,碎屑岩较多,碎屑分选差、相变大。熔岩顶部常见熔渣壳和红色氧化顶,熔结火山碎屑岩常见。海相火山岩常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风化壳不发育。共生的沉积岩以泥质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较多,碎屑岩较少,碎屑分选好,相变小,层理发育,常有咸水生物化石。熔岩成分变化小,以基性岩为主,有时有枕状构造,并伴随有淬碎火山碎屑岩。1

指侵入不同深度、不同构造部位的侵入岩的不同外貌特征,主要是结构构造的特征。侵入岩岩相一般分为:浅成相(形成深度为0.5~3公里);中深成相(3~10公里);深成相(>10公里)。①浅成相。是岩浆侵入到离地表较浅处冷却形成的火成岩体,形成时岩浆温度下降快,结晶较细,常有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状结构等特点。岩体多为小型侵入体,如岩墙、岩床、岩盖和小型岩株等。②深成相。是岩浆侵入在较深部位冷却形成的岩体,其温度下降慢,故晶体一般较粗大,形成粗粒至巨粒结构,局部可出现伟晶结构,并常以巨大的岩基出现,岩体主要为花岗岩类,岩体与围岩界线往往不清楚。③中深成相。其形成的深度介于浅成相与深成相之间,常形成中粒、中粗粒以及似斑状结构,岩体产状多为岩株和规模较小的岩基,也可有部分岩盆、岩盖和岩墙等。浅成相侵入体常与一些潜(次)火山岩体特征相似,它们的区别主要取决于浅成相岩体与喷出岩是否有成因联系,与喷出岩无成因联系的,为一般浅成相侵入体。

另外在同一侵入体中,特别在中深成岩体和深成岩体中,各部位的冷却条件和同化混染程度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岩体不同部位的岩石的特征(结构上和成分上)也有差异,对同一岩体由边部到中心可以分出:①边缘相,分布在岩体的边部,岩石多为细粒或细粒斑状结构,常有清楚的原生定向构造和较多的围岩捕掳体。边缘相的岩石成分与中心相的成分有时相似,有时则不完全相同。原生节理在边缘相中表现最清楚,尤其是平行于接触面发育的节理。②中心相,又称内部相。分布在岩体的中心部位,矿物一般较粗,等粒粗粒及似斑状结构。在中心相内,捕掳体少而小或没有,原生流动构造不清楚,岩性比较均匀。③过渡相,分布在边缘相和中心相之间,故也称中间相。过渡相一般比边缘相出露宽,岩石特征介于边缘相和中心相之间,岩石结构多为中细粒或中粗粒结构和似斑状结构。2

THE END
0.凝灰岩在岩相学中,凝灰岩,是指由75%以上各种粒度的火山碎屑组成的岩石。凝灰岩en是凝固的火山火成岩​​。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火山凝灰岩的颜色从灰色到淡黄色、褐色和红色到鲜红色不等。由于火山气穴,凝灰岩通常非常多孔。从技术意义上讲,几乎所有类型都是软岩。因此,建筑中的凝灰岩曾被用作砖和凝灰岩砖,如今主要用于外墙的面板、修复jvzquC41xkhbktj0eqs05<::365
1.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系中“粉砂岩”夹层的岩石类型归属【摘要】: 原先认为泥堡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系中间的"粉砂岩夹层",研究发现其具有与火山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构造特征,包括熔蚀石英晶屑和长石板状晶假象,局部还出现大量生物化石碎片,应归属为蚀变凝灰岩。火山岩系的原"粉砂岩夹层"并不存在,只是短暂的火山喷发间隙,整个容矿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Fc7243622990jvs
2.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都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是我国显生宙最大的岩浆喷溢事件。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最新油气勘探成果显示,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北缘成都-简阳地区,发育大量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全新岩性格架。本文首次对该区域岩性格架展开了详细的火山学解译。在优势储集层段中识别出熔结凝灰岩、自碎裂角砾岩和溅积集块岩三类关键岩性jvzquC41eep/rtz0gf{/ew4Ctvodnn4kphu@cri?5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