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看了这些图,你容易“翅膀硬”

都说看这样的美景容易“翅膀硬”,心容易飞出去。

此时此刻,咱们的中华大地是这样的——

粉红的桃花正在西藏的林芝绽放:

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进入了盛花期:

河南洛阳的牡丹进入了最佳观赏期:

江苏苏州400岁的紫藤正如约而至:

疫情期间,网络上有人发起了一个话题:你有多久没出去旅行了?

有60%的人选择了两年以上,有20%的人选择一年以上。

因为疫情,好多人好久没有出过远门了。

美好的回忆还停留在2019年的夏天,那些不用戴口罩、出门不受约束的日子。我知道你想去海边,光着脚踏浪,看着咸蛋黄一样的夕阳落下,感受日子缓慢安静的流动。

不用跑多远,

世界上最棒的风景就在中国!

疫情终将过去

这些地方是你的下一个旅行目的地!

世界遗产

中国最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世界遗产已经超过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一位。

截止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6项,有些你去过,有些可能你从未听说过,今天我用一张思维导图进行了整理。

思维导图分为三个一级分支,分别按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自然遗产14处,文化遗产38处作为分类标准。

由于世界遗产分布很分散,所以在每个一级分支的二级分支上,我按照世界遗产所处的不同省份进行了归纳总结,便于大家提前规划好路线,一次游遍某个省份的所有世界遗产。

特别说明:有些世界遗产不属于某个省份,而是属于多个省份,例如: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

“明清故宫”指的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的原貌;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反映了汉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大运河”遗产,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及直辖市;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中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

“土司遗址”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体现了中国元、明、清朝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土司制度”。

在世界自然遗产中

“中国南方喀斯特”,位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等地方,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中国丹霞”,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六处组成,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和碧绿的河溪。

THE END
0.探秘地下奇观初二学子寒假作业“玩”出新花样!岩溶镜头同学们需要查阅资料,撰写一份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定义、类型、全球分布、形成机制等,并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提交的作品来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地理知识,更展现了出色的逻辑思维和信息整合能力。 △放大进行查看 岩溶之美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自然奇观 这部分作业鼓励同学们走出家门,实地探访jvzquC41pg}t0|tjw0ipo8f1:8<39>793a733: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