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管见

恩施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管见 ——基于恩施大峡谷的考察

郭 玉

(湖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 指出了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这为恩施州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从学理层面做进一步研究。在梳理恩施州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以恩施大峡谷为考察中心,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了恩施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恩施州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治理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恩施州;恩施大峡谷

恩施州具有独特的山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历史上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众多自身优势。这些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可持续性发展开发而转变为旅游资源,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2008年,湖北省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旅游业,有学者指出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如果没有浓厚乡土文化作支撑必然会黯然失色,民族地区更应该突出民族文化特性,向外来游客展示活态文化基因,体现出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与新奇性[1]。还有学者提到进行生态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需要全面分析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恩施州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主要在肝表达,其可以调节组织细胞糖脂代谢,具有与胰岛素类似的作用,并可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在一定范围内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不导致低血糖发生[1]。然而,目前关于FGF-21在糖尿病发病中的生理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发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FGF-21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参数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恩施州的整体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与省内其它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对其发展现状、优势和困境需要有清晰的认识,结合实际调查找出解决对策,促进恩施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恩施州内森林覆盖率近70%,多个县市荣获“湖北省森林城市”,有鄂西林海、华中植物基因库、烟草王国、华中药库的美称。恩施州重点实施“旅游+”战略,拥有恩施大峡谷、神农溪、仙佛寺、腾龙洞、梭布垭石林等众多旅游景点,除了以上自然景观外,还有土家族吊脚楼、土家族传统织锦西兰卡普、侗乡风雨桥、7月女儿会、撒尔荷等特色风俗文化。拥有5A级景区两家,4A级景区19家。恩施州更是多次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单位”等称号。

恩施州于2011年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旅游法规,并编制了众多旅游规划,为旅游业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发展资金,对旅游行业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提高行业积极性,并不断加强对旅游行业的信贷和担保支持,对担保费和贷款利息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各商业银行也有相应贷款产品和政策支持,例如“旅游扶贫贷”、“旅宿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小额信贷”等。

恩施大峡谷以自然风景为主,人文风情为辅进行开发,但就目前而言,过于重视生态观光,而对文化内涵的开发不足,缺乏民族个性。游客朱某反映,“景点都是各种天然石头,略显无趣单一”。恩施大峡谷于2014年开始上演大型实景音乐剧《龙船调》,该节目可同时容纳2580多名观众,但由于演出时间在晚上,景区住宿不便等因素导致观看人数不多。

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的恩施大峡谷旅游区拥有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众多自然景观[3]。有“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的美称,更被誉为全球最美大峡谷之一。

恩施大峡谷是“东方情人节——土家浪漫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大峡谷景区的营上村是恩施州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丰厚的土家文化底蕴。还拥有众多民族特色的风味小吃,例如榨广椒、合渣、土家腊肉、“格格”等。

恩施大峡谷地处于武陵山区,交通不便是制约恩施大峡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10年,泸渝高速公路与宜万铁路贯通之后,恩施州的旅游接待量有明显提升,由2009年的663.58万人增长至6216.34万人。恩施市至恩施大峡谷仅需1.5 h车程,且恩施大峡谷拥有3500多个停车位,基本满足景区的停车需求。景区附近总共有66家农家山庄和客栈,黄金周住房难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大峡谷风景区内有203个自建商铺,低价租给了当地的失地农户自主经营,这为游客中途休息提供了便利。

通过情景设置和导入,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教师介绍“魁北克大桥坍塌”例子,提醒学生设计纸桥时要注意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处理;且作为设计师要有高度责任感,发展学生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21]。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并通过小组合作与动手实践,制作出外表美观大方、稳定性强、承重效果良好的纸桥。

“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本的决策权在不断地进行增长,使用何种方法加强人力和货币资本之间的联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当前现有的合伙人制度等为企业的管理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发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如何合理地分配成为一个更大的难题,所以相关的领导者要善于转变思路。

待剑尖快要刺进我胸口时,我闪身躲开。那丑丫头收不住脚,身子似断线风筝一般朝前冲去,利剑深深扎进前方一棵榆树里。

虽然恩施州拥有丰富且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但GDP与CPI仍居于湖北省尾部,其中恩施州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因此,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也更是重中之重。恩施州于2011年颁布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条例》,并编制了《恩施州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恩施州发展总体规划》、《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众多规划,启动了沐扶古镇与恩施大峡谷景区捆绑联合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升级工程。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基本要素。虽然在恩施大峡谷景区附近有66家农家山庄和客栈,但大多规模较小,只能提供基本住宿和饮食,且大部分山庄和客栈距离核心景区较远。出于恩施大峡谷景区票价和索道等价格偏高且想要欣赏沿途自然景观等原因,游客大多会选择花费4~6 h的时间徒步游玩,在结束游玩后游客基本都会感觉很累。游客丁某反映,“索道的价格太高了,宁愿走路。而且这个风景也值得多走走,但就是走完了之后脚太痛,也没有什么可以按摩的地方”。可见恩施大峡谷的基础建设仍不完善。

恩施大峡谷部分栈道很窄,在旅游旺季极容易造成拥挤,并且由于景区的喀斯特熔岩地貌经常会有落石,景区存有安全隐患。一位武汉的游客反映,“上行栈道太窄了,黄金周来真的太堵了”。上述游客情况真实地反映了恩施大峡谷在“游、娱”上还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近年来,恩施州的持证导游从不足千人增加到了近2000人,但由于导游证考试报考门槛低,拥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学历就能报考资格证考试,且没有专业限制,导致存在大量职业素质技能偏低和未接受系统化教学的导游。旅行社对公司导游的定期培训不到位,导游对景区的了解仅停留在导游词上的解说,职业素养整体有待提升。

随着恩施大峡谷的不断发展完善,知名度的提升,有众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恩施大峡谷游玩,但恩施州现有的导游中外语类导游人才紧缺,且中文导游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恩施大峡谷整体来说缺乏专业型人才,尤其是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导游。

从2009年开始,恩施州的接待游客同比增长率达到年均30%以上,旅客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呈直线上升趋势,2018年接待旅客6216.34万人,综合收入达到455.4亿元。2017年,恩施州旅行社总数达23家,恩施州三星级以上饭店有46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14家,全宿级民宿3处。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明显增长,国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高达55.3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6万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10.8%,这反映出在国内外有很多人愿意且已经选择在中国旅游。

积极响应沐扶古镇与恩施大峡谷景区捆绑联合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对特色房屋进行改造,形成“村村寨寨是景区、家家户户是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4]的格局。在农家乐、山庄和游客接待中心等便于休息的室内场所投放按摩椅,为游客舒缓疲劳提供便利。在淡季适当降低票价,推出特色优惠套餐,为游客推荐具有特色的游玩路线。

积极引进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导游,出台和支持相应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政策,推动“雨露计划”、“草根创业计划”、“我选湖北·绿色恩施梦”行动计划等工作的开展。

恩施大峡谷的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落石主要是因为被大雨冲刷导致的岩石松动,因此政府和景区可以严格规定在大雨天气过后暂时关闭易发生落石的景点,定时定点对景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经常落石的危险地区建设安全网,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条款打击违规行为。

恩施大峡谷在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排行榜TOP50》中位居全国第三,在2018年还荣获了“湖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景区”的称号。恩施大峡谷于2018年参与了在广州举办的“2018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展览,为期三天的展览吸引了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积极参与,同期一共举办了60场主题及专业活动。上述内容体现出恩施大峡谷扩大市场规模获得了更大舞台,也意味着恩施大峡谷拥有众多潜在消费者。

在完成碳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后,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动态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重污染行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整体偏低,但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低碳意识逐年增强;(2)以单独附件形式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碳信息指数要显著高于以年度报告形式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3)与未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相比,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的融资约束会显著缓解;(4)对于初创期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不显著;(5)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碳信息披露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6)对于衰退期企业,碳信息披露反而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

提高资格证考试门槛,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增加导游人数。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专业导游人才紧缺的问题委托院校开办导游专业,为已开设的导游业务和导游服务技能等专业课程提供实地培训,推动设立导游职业培训基地,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并鼓励外语人才参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置固定底薪,根据导游资格证等级、学历、实际工作时长和工龄等来计算导游工资,在旅游淡季为职业导游设立淡季补贴,鼓励已获取资格证的低学历者提高学历,提高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定时对旅游职业人员进行资格复查,资格审查不限制地点,以此防止知识老化。

矿山岩石力学原理是采矿方法设计及安全施工的科学根据,正确认识采矿方法及其相关的矿山岩石力学原理及概念是确保合理确定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及安全施工工艺的前提条件,正确认识地压分布规律是合理地压管理及安全施工的主要依据。

坚持“旅游+农业”道路,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销售富硒茶叶、榨广椒、合渣、土家腊肉等特色旅游商品。售卖具有本地特色文化、价格适合、质量有保证、实用的商品,而不是简单的售卖一些随处可见的纪念品。

除了大型实景音乐剧《龙船调》还可以再增设一些小型节目,这些小型节目可以安排在白天进行演出,补足白天无演出的空缺。还可以建设民族特色体验馆,让游客体验西兰卡普的制作过程、了解如何制作土家腊肉、播放恩施神话故事MV等,这样既可以丰富游客的游玩项目,还可以提高游客的复游率。

恩施大峡谷作为远途观光,自然环境和风景较好的生态旅游产品,需求弹性大,需求敏感度强,需求扩展性大,需求季节性会较明显[5,6]。雨季和冬季属于恩施大峡谷的旅游淡季,季节性旅游带来的财富是不稳定的,恩施大峡谷可以在淡季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例如登山大赛、拍摄大赛、摘野菜等活动来吸引游客游玩。

恩施大峡谷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其发展旅游的基础,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是必然趋势。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教力度,对旅游企业进行积极引导,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共力度,拓展公众的参与途径。

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两种,非人为事故和人为事故。非人为事故主要包括一些非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如集装箱内的温度过高导致运输的冷藏保鲜类货物变质、箱内易燃物品的意外起火、集装箱漏水造成的货物浸水等,此类事故可以通过在集装箱内安装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内部环境,如有异常则报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为事故指的是人为造成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人为破解集装箱锁具、暴力拆解集装箱盗窃货物、劫持集装箱等,此类事故不仅需要实时检测报警,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记录现场情况,为后续的案件侦破提供证据支持。

恩施大峡谷的资源丰度,交通和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安全排查不到位、旅游职业人才缺乏、旅游产品单一等[4]。恩施大峡谷的可持续发展需不断完善基础建设,加强保护意识、安全意识、专业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与恩施大峡谷的当地特色文化和独特的山形地貌相结合,形成与其他地区景点不同的特色旅游,使其具有地区独特性,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提高游客体验度和复游率。

参考文献:

[1]冉红芳,李 军,朱秋红.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与民宿旅游研究——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1):62~67.

[2] 王志鸣,郭秋菊.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恩施市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6):52~58.

[3] 袁龙义,金 华.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绿色科技,2012(5):256~259.

[4] 黄向前.积极探索山区旅游扶贫新路径——以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为例[J].中国经贸刊,2018(33):54~56.

[5] 谢 艺.恩施大峡谷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9257~9259.

[6]王 鑫.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并异与极化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2~147.

Guo Yu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445000,China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urism;;Enshi;;Enshi Grand Canyon

作者简介 :郭 玉(1996-),女,土家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陵地区历史与文化。

THE END
0.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建议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建议 充分利用广西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帮助生活相对困难人口实现致富梦,是广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增进民族和谐、巩固边疆稳定、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有效途径。jvzq<84yyy4sgyttvygz0xwi1enbp‚j{cq}fp87243664=77;6
1.重庆:金融赋能地方产业共兴在农行30余年持续助力下,以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天坑、峡谷、林海成为游客青睐的风景,“三次创业”给世界递出了一张中国山水旅游名片。 随着旅游发展,游客日益增多,如何保障游客权益、降低经营主体风险,成为武隆旅游稳健发展的新课题。 为护航武隆旅游业高速发展,全面保障景区游客生命安全、景区财产安全,中国太保产险武隆支公司自201jvzq<84es0vfqyqg0eun0ls1p4532;:128771l887674/=648368;7mvon
2.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熟古镇相比旅游开发落后,但也避免了这些古镇人满为患, 商业气息过强等开发所带来的问题。镇内人们仍旧平静地 过着自己的生活,黑亮的青石, 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 以及 闲坐的老人, 勾勒出古镇古朴自然的本色。 (二)依山傍水喀斯特风景独好 贵州古镇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身处喀斯特地貌中,清清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9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