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城培育旅游大品牌背后的绿色路径

十年来,重庆武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尤其是世界自然遗产名片,上演了一场山区小城绿色崛起的“逆袭之旅”。 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6月8日电(王龙博)距离重庆首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已经过去十年了。

十年,位于武陵山与大娄山交汇地带的山区小城武隆,成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最响亮的旅游品牌。

“‘重庆的武隆’正加快向‘中国的武隆’和‘世界的武隆’蝶变。”6月7日,重庆武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石强桢在武隆喀斯特申遗成功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十年来,重庆武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尤其是世界自然遗产名片,上演了一场山区小城绿色崛起的“逆袭之旅”。

十年来,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生态是武隆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 新华网发

作为第一批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武隆风景绝佳,山水神奇。

仙女山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奇柯说,除已经开发的景区外,武隆还有许多未开发的主要景区,“如世界唯一的冲蚀型天坑——后坪天坑;世界最大和亚洲最深的竖井群——天星竖井群;亚洲最长的洞穴——桐梓山洞穴群;国内稀有的集群式漂流——木棕河、黄柏渡漂流;水上乐园——芙蓉湖以及串珠式密布武隆境内的260多处景观。”

十年来,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生态也是武隆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借助世界自然遗产的号召力,按照‘旅游+’的理念,武隆走出了一条‘旅游+体育+文化+农业+创意’的发展路子,成为重庆旅游的一面旗帜。”石强桢说。

自申遗成功以来,武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而武隆的生态优势也逐渐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优势。

申遗成功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武隆的GDP从最初的40.3亿元增加到145.6亿元,增长3.61倍;财政收入从2.02亿元增加到14.78亿元,增长7.3倍;社零总额从14.78亿元增加到52.5亿元,增长4.1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2935元增加到10643元,增长3.63倍;旅游人次从164万人次增加到2450万人次,增长15倍;旅游综合收入从1.67亿元增加到75.16亿元,增长45倍。

“十年来,武隆的产业格局已经从17.4:48.5:34.4优化为14.8:39.4:45.8。”石强桢说,基于生态优势的旅游产业已成为武隆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武隆旅游成了富民产业,也成了促进扶贫开发的有效载体。2016年,武隆全区接待游客2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亿元,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2%。“如今,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实现了48个贫困村脱贫“销号”、近3万贫困人口脱贫“越线”。

从发展旅游之日起,武隆人就对生态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新华网发

得益于自然山水的优势,武隆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生态博物馆。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生态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武隆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让武隆人更加重视对生态的保护。

2007年申遗成功之后,武隆随即设立了武隆喀斯特自然遗产保护委员会,推动出台了《重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建立武隆岩溶研究基地,开展岩溶地质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建设景区数字化监控系统,对景区实施智能管理,编写科普教材,推进生态补偿等。

近年来,在重庆的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武隆被划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是武隆最大的优势。”石强桢说,当地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六个更加”的要求,为绿色崛起导航定向、保驾护航。

正是因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后,武隆近年来还连续收获“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武隆更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这个平台。 新华网发

在成为区域响亮的旅游品牌之后,如今的武隆提出以“国际化、特色化、品质化”为标准,创建“中国国际喀斯特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下一步,首要的就是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喀斯特遗产资源,”马奇柯说,武隆将按照国际化标准,围绕“生态、文化、休闲、养生、科普”五大功能定位,加强全区喀斯特旅游资源挖掘保护。

今年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时也是武隆喀斯特申遗成功10周年。武隆将举办一系列以绿色发展有关的主题活动。

“当天,武隆将在天生三桥景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中国世界遗产30年纪念会(武隆分会场),主要内容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志愿者绿色行动启动仪式。“石强桢说。

此外,以绿色崛起的武隆路径为核心的研讨会也正在筹备中。届时,与会人士将深入研讨保护管理与科学利用的辩证关系,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永续利用和武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脉支招。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武隆更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这个平台。”马奇柯说。(完)

THE END
0.收门票居然还巨亏10亿,桂林这是怎么了|桂林市|阳朔|喀斯特地貌桂林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一直是国内外游客最青睐的旅游胜地之一,已经火了几十年了,但近些年虽有些走下坡路,但要说巨额亏损,还真没几个人相信。近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报称,在过去的2024年度,该公司净亏2亿,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亏损10亿,在国内旅游热蓬勃向上,很多景区人满为患的背景下,桂林旅游守着大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53?1296a388e8@=932812:{{es4ivvq
1.攀枝花本地人游玩的地方,攀枝花当地人喜欢去的地方【简介】攀枝花盐边县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是一个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提供了多种户外活动和观赏自然风光的机会。 【地址】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216省道,(0812)8778127 【标签】适合自驾适合赏花有朴素民风可以看到喀斯特峰林可以看到喀斯特洞穴赏杜鹃花有岩溶山水地貌可以看到多种地貌有民俗民艺有栈道有岩溶山水jvzquC41yy}/klfwvq4dqv3ep1zsky4jqve34=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