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喀斯特地貌溶斗

1. 在5.7~4.5亿年的寒武纪,北京房山门头沟一带是汪洋大海,海中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在燕山运动中,海底隆起,成为高山。在流水的侵蚀下,又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如溶沟、溶斗、石林、落水洞、地下河和溶洞等,它们多藏于深山或地下千万年,不为人知。我们曾经参观过的石花洞和银狐洞,探险的彩虹洞,都非常美丽。这次听朋友Cherry说,她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坑,我们就兴冲冲地赶来了。

2. 在门头沟潭柘镇的潭柘新区的北侧, 在Cherry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一条石板路上山, 遇到一个小亭子“苹果亭”,在此右转走在一条少有人行的土路,步行数百米,就见到了这个小天坑。cherry说,她和朋友们给其命名为“潭柘小天坑”。

4. 从地质学角度严格地说,这个不能叫做天坑,只能叫做溶斗。溶斗的直径在1-50米,20米深之内,只有巨型的溶斗,才可以称为天坑。但我们尊重首先发现者的命名,姑且还是称其为天坑吧。天坑的底部是倾斜的,其中一侧的深度不过2米左右,我们顺边攀援下去,进入坑底。

5. 我们惊喜过望,坑底宛若一个被打开的龙宫。正午的阳光直射进坑底,那些曾经珍藏在幽暗深宫的宝贝,此刻都坦白于我们眼前。

6. 向上仰视,天坑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约宽5米,长15米,最深处10米,哈哈,我们成了井底之蛙,瓮中之鳖。

7. 天坑的东西两侧的岩石面貌完全不一样.东侧的洞壁的岩石呈垂直的流线形,似乎是凝固的瀑布。

8. 西侧的洞壁似乎是皇宫寝殿内深垂的华贵幔帐,被一阵清风微微掀动了一角。

9. 这是一个典型的溶滤型溶斗。在喀斯特地貌中,溶斗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塌陷形溶洞,即由地下的溶洞顶部岩石塌陷形成。这种溶洞的洞壁上没有钟乳石悬挂。第二种是地面溶滤型溶斗,它原来是个垂直的溶洞,吸收地表的流水,流水不断溶蚀石灰岩,溶洞扩大加深,最终就形成了溶斗。在这个过程中,洞壁上会留下这样的钟乳石。溶滤型溶斗一般不大,但更漂亮。

10. 那么这个溶斗的东西两侧的面貌为什么如此不同呢?原因一定在于水动力条件的不同。东侧的流水充足,冲刷下来,形成了瀑布一样的壮观地貌。

11. 而西侧石壁上,只有从石头裂隙流出的滴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落下,慢慢地沉淀出钙华,就形成了这种石幔。如果裂隙水的压力比较大,石幔的上部就会比较突出,形成石盾。

12. 有的部位石壁凸出,滴水悬空掉落,形成了钟乳石。

13. 石壁表面有许多凸起颗粒,如同肉瘤,这属于非重力沉积。大概这个溶洞曾经十分封闭,内部潮湿。洞壁表面因此有凝结水或毛细水,凝结水或毛细水中的钙华沉积,就形成了这些石花或石葡萄。

14. 洞壁上的岩石或钟乳石的断面上有清晰的年轮,指示着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变化。如果仔细数数这些年轮的多少,我们就会知道溶斗的形成年代,也许是几千年或几万年吧。

15. 天坑底部东侧有一个横向的溶洞,应该是水的流失方向。可惜因为洞底的碎石和泥土堆积,横向溶洞的洞口几乎被完全埋没了。我原本还计划探洞,所以带着手电和头灯,计划流产了。不过,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这个小天坑就像一个微型溶岩博物馆,我们是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

16. 我们吃完午饭,赶赴距离不远的石景山区五里坨天泰山上的慈善寺。我们过去经常经过五里坨,真没有想到,天泰山顶竟然藏有这么一座颇具规模的佛道合一的寺院。

17. 这里历史深厚,冯玉祥曾经在这里隐居三次。顺治皇帝据说在这里出家,还留下了肉胎,称为魔王和尚。

18. 制作于乾隆五十五年的这个日晷很有意思。日晷是中国传统的计时仪器,但这块日晷上却刻着罗马数字和1790的公历纪年数字,这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

19. 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们气喘吁吁,爬上了门头沟潭柘寺镇的天门山, 这是一处厚大约10米的砾岩石壁。因为风蚀,石壁上形成了一个宽约10米,高2-3米的巨大透风洞。

20. 这里地势高耸于群山之上,金色的阳光透过天门,投射而来,天洞仿佛金桥。站在天门下,我们俯视远山起伏,大地苍茫,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之下, 景色豪迈。

21. 我们过去徒步,多在北京北部山区,即昌平怀柔延庆密云一带。cherry说,门头沟、房山、石景山一带的西南部山区,也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我站在潭柘小天坑前,欣赏着这壁画一般的石壁,深以为然。这里浩荡的群山,厚达千米的碳酸盐岩石山中, 还不知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美丽。

THE END
0.金石园—美丽的喀斯特地貌大连金石滩金石园喀斯特地貌,是震旦纪中期距今6.5亿年前后形成的薄层状灰岩,在海蚀和流水侵蚀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岩溶喀斯特地貌,在北方地区极为少见。 不用坐船,也不用钻洞,在这里慢慢散着步,就可以欣赏到北方独特喀斯特地貌的壮观。 当你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石头迷宫一般,许许多多的石洞令人惊叹,那精美的岩石姿态jvzquC41yy}/onnrkct/ew45ik;vo?>
1.喀斯特地貌是什么?揭秘黄果树瀑布的自然奇观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在水的长期溶蚀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形。这种地貌常见于贵州、广西等地,拥有峰林、溶洞、地下河和瀑布等典型特征。雨水和地下水沿着岩石裂缝不断渗透,历经千万年冲刷出壮观的峡谷与暗河系统,最终造就了像黄果树大瀑布这样气势磅礴的自然奇景。水流从78米高处倾泻而下,轰鸣声如雷贯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94:`d=h:67:ccl8ee37:fo<389628B874e<2
2.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势峻秀美景如画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势峻秀美景如画 广西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与越南接壤,有中国南大门之称。这里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势峻秀,美景如画。张清 摄jvzquC41o0wm3m3eqo5og€4cvngt1;7:9281;
3.图祖国南部自驾游(96)雁荡山灵岩欢动论坛驾车行走在茶马古道,翻越无量山、哀牢山,穿越红河谷地,领略傣家风情,游览喀斯特地貌,欣赏哈尼梯田,jvzquC41en{c0jzvqjung7hqo0io1kgu1vnsgjiqypks1@98;f>:5@;7g:;948<99;979>230jznn
4.恩施大峡谷的导游词(精选19篇)各位请看,这是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xx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沿着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大武陵风光。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弯八拐,心始终如一。 各位请看,这是鞠躬松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bq‚tweklbp€jp1;=98?5:0jznn
5.贵州7日喀斯特地质天文探秘定制游(探秘洞穴部落+深度解读天眼FAST景点:马岭河峡谷 1/1 马岭河大峡谷被称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它地处云贵高原隆起的乌蒙山与广西丘陵之间,三叠系系碳酸盐可溶岩石分布广泛,岩层断裂褶皱复杂,集中体现了喀斯特多层次、多类型地貌景观,在这里我们将感受喀斯特地貌奇观,欣赏到千瀑峡谷、万林峰丛的气势磅礴,同时还能深入观察喀斯特水文地质,河谷地貌。游玩结jvzquC41o0sbhnsiyq4dp8xcngy04@52;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