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我国项非遗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名册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截至2022年11月,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其中,文化遗产38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5个)

入选年份:2008年

·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有着巨大的影响。

·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蒙古族长调民歌(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

入选年份:2009年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已延承了7000多年。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妈祖信俗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南音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工具和织机,由此生产的绫绢、纱罗等丝绸产品,以及相关民俗活动。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

·粤剧

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

·花儿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

·玛纳斯

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头传承的“百科全书”。

·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

·藏戏

藏戏是戴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

入选年份:2010年

·中医针灸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宇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就有可能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病人带来健康。

·京剧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

入选年份:2011年

中国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

入选年份:2013年

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是中华民族祖先的重大发明,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贡献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任何一项。

入选年份:2016年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入选年份:2018年

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入选年份:2020年

·太极拳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既有共性,又有地方性。在闽南,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入选年份:2022年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

入选年份:2009年

·羌年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入选年份:2010年

·麦西热甫

麦西热甫是维吾尔人民文化传统的最为重要的承载者。完整的麦西热甫活动包括一系列丰富的习俗和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杂技、口头文学、饮食及游戏。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发展于中国南方的福建省,它使具备水密隔舱的海轮建造成为可能。这种帆船的制造需要应用的关键技术有:榫接、艌缝,分别指木板的槽舌接合,以及用苎麻、桐油、石灰等作为木板间缝的堵塞材料的技术。

·中国活字印刷术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浙江瑞安保持了这门技术,那里依然使用这种技术编印谱牒。男性经过训练完成汉字的刻划,经过刻字、捡字、排字等程序后进行印刷。

入选年份:2011年

·赫哲族伊玛堪

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

优秀实践名册(1个)

入选年份:2012年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之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年轻人学习、传承意愿下降,福建木偶戏后继乏人。从2006年开始,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培养传承人的主要目标,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新一代木偶戏从业者,提高福建木偶戏的存续能力;通过整体性保护,培育潜在的木偶戏从业者及欣赏者,改善福建木偶戏的生存环境,有效促进了福建木偶戏的保护传承。

THE END
0.中国贵州省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闻频道本届会议发表的声明说,会议审议通过了13处文化遗产、3处自然遗产和3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自然遗产包括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南非巴伯顿·玛空瓦山脉和法国多姆山链-利马涅断层构造区;文化遗产包括土耳其格贝克利石阵、意大利工业城市伊夫雷亚和阿曼盖勒哈特古城等;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包括哥伦比亚奇里维克特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198571CXUKVp8zdUBN^6DTv^J7vULJ3>199:0ujznn
1.贵州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新华社发(姚磊 摄) ">jvzquC41o0nvcwvkw0ipo8w1OX>xZƒN7OFG4P]ShQFTgO]Z|OFi1Q]l{OCC>Ahdhtqs>ejrdtkgo
2.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立法的检视与完善然而,不同地方立法回应《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方式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别,一些立法对遗产区和缓冲区划定、保护管理规划、遗产监测和公众利用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仍回应不足。 (三)以部门规章为参照的专项立法时期 2006年,原文化部颁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并要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jvzq<84xkg}t0lj0ep5wkn|1gpz04976255388y424:15;;a5:?5:<950unuou
3.千年泉州曲折申遗路,中国故事如何世界表达?南方plus宋元泉州的多元文化,令人惊讶地延续至今,并得到了国际认可。2021年7月,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 这份认可来之不易。泉州申遗长跑20年,却在2018年巴林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折戟。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1465d7?<245;/j}rn
4.世界遗产视角下水域保护国际对比与启示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共有60项遗产,其中自然遗产共有17项;文化遗产有24项;文化景观遗产有3项;混合遗产有16项。在17项自然遗产预备名录里,水域型自然遗产有3项(详见表3)。 Table 3. Preliminary list of Water-based world heritage in China 表3. 中国的水域型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8;9:7
5.中国文艺网从2018年的折戟巴林,到今年的再战福州,泉州的申遗之路,始终充满波折与变数,但却从未放弃! 终于!7月25日下午,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议决议认为,此项目所包含的交通、生产和商贸等22个遗产点,共同促成泉州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至此,我国世界jvzq<84yyy4dhufe0qxh0ls1y{xe1;5432>0v;5432>1;h:7859:0qyon
6.东南亚遗产名录(42项)—遗产名录(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截止2021年7月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东南亚的柬埔寨(3)、印度尼西亚(9)、老挝(3)、马来西亚(4)、菲律宾(6)、新加坡(1)、泰国(6)、缅甸(2)、越南(8)等9个国家共计拥有42项世界遗产。 注:遗产名称为红体字表明已经与该遗产的图文说明建立链接。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79g83:j52361np{;0jznn
7.“网红之都”的年度报告:成都人凭什么“最幸福”?在这份中国媒体首次发布的《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中,成都在时尚实力、时尚魅力和时尚影响力等综合指标排名中,与上海并列排名第一。 都江堰“申遗”成功 2018年8月,在加拿大萨斯卡通举行的第69届国际灌排执行委员会议及国际会议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通过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7:2;5532:14@:5364ivvq
8.日本的世界遗产|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北部与西表岛,合计陆地面积4万3000公顷的几个岛屿,大部分都被亚热带特有的森林所覆盖,当地生物种类繁多,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还栖息有奄美黑兔、奄美石川蛙、冲绳秧鸡、西表山猫等特有动物,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这些地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日本第五处世界自然遗jvzquC41yy}/ew3god3kcyfp0iu/ly4kvrx`|q4yqtreaqjtkvghg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