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数千年来始终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将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列为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这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代表着国家对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殷殷期盼。
暑期,正是青少年走出课堂,接触自然,在亲身体验中提升科学精神素养的最佳时期。我们特推出“探秘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栏目,根据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公布的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名单,为青少年推荐可在暑期参观的科普基地。
01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由河北省地矿局于2016年规划兴建,位于省会石家庄市工农路410号。展陈面积2000余平方米,常设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地质矿产厅、地质环境厅、地质工作厅、热河生物群和泥河湾动物群展室及生命进化阶梯和学术报告厅,附设地震体验、精品矿物、矿物元素周期表等特色展项。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标本、图片、文字、场景,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系统展示地球结构、海陆变迁、岩石矿物、生物演变等,集收藏、展示、科普、科研、对外交流于一体的自然类省级地质博物馆。融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既是人们了解地球、认识资源、亲近自然的独特场所,又是公众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感受科学、增长知识的理想课堂。
02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境内,占地面积202.99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2‘ ——108° 28’,北纬27° 32‘ —28° 09’。公园东距国家森林公园梵净山70km,西离历史文化名城遵义160km,南至石阡风景区30km,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体,结合峡谷地貌、水体景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地学资源的独特性、系统性、科学型和观赏性于一身的、大型喀斯特类型地质公园。它有四大特色,一是喀斯特地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国内外是罕见的,二是喀斯特地貌景观沿乌江两岸分布,它们的形成与乌江的演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三是中国同纬度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四是喀斯特类型众多,各阶段的地貌形态都有,完整地展示出思南境内乌江两岸喀斯特发育的全过程,是研究喀斯特的理想场所。
03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55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不仅展示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宝石、化石精品,陈列内容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
中国地质博物馆还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已成为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品牌,科普讲座、科普巡展、科普咨询等各种地学科普活动连绵不绝。
来源丨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官网、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官网、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