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民国政府为纪念北伐阵亡将士修建了这座塔。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航空摄影还远未形成气候,
一位名叫卡斯特的德国飞行员
怀揣着刚问世不久的卷帘式莱卡小相机
来到了中国。
中国壮美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了卡斯特,
他手中的相机与所驾驶的飞机
形成了完美的组合。
▲上海:在2500米高空鸟瞰上海,
照片前部是南市区,后部是闸北区和虹口区。
▲广西东部的喀斯特地貌:
照片中的山峦高200-300米,
覆盖有茂密的植被,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经常以它们为素材进行创作。
“首次飞行在中国的上空,我便深深地沉醉在那别具特色的山河美景中,当即决定将这些风格各异的地形与地貌拍摄下来。照片要兼顾艺术性与纪实性,如实展现自然风光与地质地貌、农业文明下的各式建筑,以及珍贵的名胜古迹。”
▲格拉夫·楚·卡斯特
这一切跟卡斯特的成长密切相关。格拉夫·楚·卡斯特(Grafzu Castell),1905年出生于柏林尼施礼茨湖畔的一个贵族家庭。1926年,21岁的卡斯特取得了飞行员证书。1930年,他正式成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主要飞行欧洲航线。1933年,他来到中国,供职于欧亚航空公司。1937年,他回到汉莎航空公司,飞德国与近东的航线,并且参与开辟了柏林-喀布尔的航线,那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此后,他一直从事航空事业,直至1972年退休。
卡斯特自小就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庚子事变期间,他的两个叔叔曾参加远征军与义和团作战,年幼的卡斯特经常缠着叔叔们给他讲义和团的故事,他被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可以津津有味地听上几个小时。1908年,卡斯特的父母远游东亚,给他带回了很多中国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令卡斯特着迷。学生时代,卡斯特酷爱探险文学,而当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尚存在着大片人迹罕至的区域,这些神秘的区域激起他强烈的好奇心,使他对中国一直念念不忘。
1931年,汉莎航空公司与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共同成立了中德“欧亚航空公司”,以开辟新的航线。卡斯特成为首批服务于“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之一。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的梦想马上要实现了,卡斯特兴奋异常。
▲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
在一千米高空拍摄。
照片前部是高楼林立地的商业区,
后部是浦东区。
但是,卡斯特的中国之旅却并非一帆风顺。初到中国,卡斯特第一次试飞便发生了事故。当时他接受了一项任务,为上海市民进行一次飞行表演,借以宣传欧亚航空公司。对于飞行经验丰富的卡斯特来说,这自然是小菜一碟,他信心满满地应承了下来。但由于当时上海的机场条件差、跑道短,在降落的时候,飞机起落架折断了,螺旋桨也碰弯了,这令他在飞行员朋友圈内“暴得大名”,一时成为笑谈。
事后,卡斯特吸取了经验教训,每次执行飞行任务,他总是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即便如此,由于当时中国的航空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差,并且没有天气预报和高质量的飞行地图,卡斯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仍然遇到不少困难,不得不屡屡迫降在北方乡村的旷野上、南方水田的沼泽地里。
卡斯特曾生动地回忆起他在成都的一次迫降经历。当时整个Ju52飞机的起落架都陷进了泥地里,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很难将重达8吨的机身从烂泥中拖出来。卡斯特想到了当地耕田用的水牛,他预测大约需要10头水牛。为此,卡斯特和他的机械师花了两天的时间,才说服水牛的主人们。“他们都认为这会伤害到水牛,为此我们费尽口舌才说服他们。”卡斯特将水牛两头一组拴存了机身上,让它们各自的主人在旁边下命令,但是一切都徒劳无功。“这些水牛们和他们的主人们一样保守一—几百年来它们只知道拉犁,谁会想到需要它们来拉飞机呢?”几个小时过去了,水牛们仍然无法往一个方向使力,最后绳索都被拉断了,而机身几乎纹丝未动,旁观的村民们大笑不止。
▲成都的机场:
第一次驾驶容克Ju52飞机在成都降落,
起落架就陷入了沼泽地里,
起初,我们试图用水牛把飞机拉出沼泽地,
不过没有成功,
后来,我们不得不把机翼支起来,
刨去飞机轮子周边的烂泥,
把长条木板垫在轮子下。
卡斯特毕竟飞行经验丰富,一旦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便展现出了极强的工作能力。无论是广州一汉口这种气候变化剧烈的航线,还是成都一昆明这种海拔高、地势复杂的航线,他总是能圆满地完成飞行任务。由于国民政府交通部占欧亚航空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卡斯特既需要飞普通客运航线,也要执行政府交付的特殊任务。
有一次,他把一些重达上千公斤的炸弹从南京运送到了兰州,不过炸弹并没有投到当时正在进行战斗的战场上,而是在两年后意外爆炸,造成了众多无辜平民的伤亡。1934年7月,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也曾经搭乘卡斯特驾驶的飞机由南京飞往北京,送行人员中有汪精卫、戴季陶等民国政要。抵达北京后,卡斯特拒绝了班禅送来的乘机费用——整整一盒子纸钞,只要求班禅送他一张签名的照片。
▲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
1934年7月,
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前排居中着深色长袍者)
乘机由南京飞往北平,
送行人员中有戴季陶(前排左三)、
汪精卫(前排右一)等民国政要。
在多次飞行中,卡斯特用莱卡相机拍摄了众多珍贵的照片。它们大多是用采用中长焦镜头,拍摄于海拔1000-2500米的高空。基于对中国的特殊感情,卡斯特回国后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名为《中国飞行》。他希望:“对于那些对中国有些了解的西方人,我拍摄的这些航拍照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鸟瞰中国。而对于那些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西方人,这些信息丰富的航拍照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中国。”
感恩卡斯特八十多年前的航拍艺术和勇气,为我们触摸那个远去的时代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