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是专业核心课程,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GIS等知识、原理在区域中具体运用。课程主要通过中国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自然带的形成与演化等学习,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整体性、分异性。通过中国文化、人口、产业、交通等部门地理,中国“一五”计划-“十四五”规划的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态势。通过东部先行、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地理实践学习,能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释、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能够运用地理视角解释国家发展政策和措施,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认知。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区域认知与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地理慕课课程的特色:
1、体系科学完整:“一切因为在时间中发生,所以有了历史学,一切因为在空间中存在,所以有了地理学”。在空间尺度上,从全球尺度到国家尺度再到区域尺度,由整体到局部,层层剖析中国地理各组成部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在时间尺度上,关注长时段的中国地理演变过程及机制;
2、内容具有时效性:尽可能使用最新的资料和数据,大量引用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紧跟时代脉搏,如增加全球变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3、充分反映学科特色:体现了中国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点,反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4、突出理论性:将地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地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将“中国地理”变成纯粹的知识性资料堆砌。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通过中国地理的学习,持续关注地球表层的各种特征、空间结构以及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将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快速变化的这个星球和我们深爱着的这片土地。
目标1:在知识层面,理解中国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掌握中国地理的区域差异及形成机制,熟悉中国地理前沿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动态、方向;
目标2:在能力层面,具备中国区域综合调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中国地理的相关专题地图,培养读图、析图和制图的能力;
目标3:在情感和价值观层面,增进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对中国这一伟大国家的认同和依恋。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教材:
王静爱主编:《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考书目与文献:
《中国地理》(第二版),吕拉昌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中国地理》,赵济, 王静爱, 朱华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3、其他学习资源: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刘明光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地理图集》,王静爱、左伟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
《世界地图集》,周敏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版。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