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是世界遗产?如何采访入选?北京有七个地方,您去过吗?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16日19时在我国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会在福州设立主会场,以线上为主方式举办。
什么是世界遗产
截至目前,全球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总数达1121项,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为55项,和意大利并列第一。究竟什么是“世界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1987年我国长城、泰山等6项首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处入围《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
中国在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行列,至今已有55项中国世界遗产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32项,其中北京有7项,这七个地方你都去过吗?
世界文化遗产在北京
1、故宫
北京故宫是我国明清时代的皇家宫殿,俗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所在。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其中北京故宫被誉为五大宫之首,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在北京的长城有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等。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
天坛公园位于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1公顷,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5、 颐和园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与圆明园毗邻。咸丰年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直至光绪14年才得以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而后颐和园又曾先后两次遭到破坏,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指建于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2000年-2004年,清西陵、明显陵、清东陵、明孝陵、明十三陵、盛京三陵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位于北京的明清皇家陵寝中最著名的便是明十三陵了,它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成,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7、大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一共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个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至今已有2500余年,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起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至浙江杭州。全长1794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有很高的航运、灌溉、排涝价值,为历代糟运要道,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
新闻链接:中国世界遗产名单
2019年,7月5日与7月6日,天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与“良渚古城遗址”接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位居世界第一。
在55处世界遗产中,世界文化遗产占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占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以下是这三个类别的中国世界遗产名单:
双重遗产(4项)- 泰山 (山东,1987.12)- 黄山 (安徽,1990.12)- 峨眉山-乐山大佛 (四川,1996.12)- 武夷山 (福建,1999.12 江西,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