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你听说过全球季风吗季风环流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常考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个季风区必须表现为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维持着相对的湿或相对的干,既存在着干与湿的转换,在全球区域范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4A季风区,亚洲季风(Asia),澳大利亚季风(Australia),非洲季风(Africa),美洲季风(America北美西部)。

(1)亚洲季风

人们对东亚(印度)季风的研究历史悠久,内容很多并且特征最明显,人们对季风的研究就是从南亚季风开始研究的。

东南亚季风区是亚洲最早的季风降水的地区,它以中国南海为中心,包括南海,中印半岛和菲律宾等地。长期以来缺少观测资料故对东南亚季风认识较少,但由于发现南海地区季风爆发对亚洲季风有重要作用,故在20世纪末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合在南海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所谓的“南海季风实验”由此获得的大量观测数据,提高了人们对东南亚季风的认识。

东亚季风区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中国把季风称为梅雨Meiyu韩国称为Changma日本称为Baiu.

(2)澳大利亚季风

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的沙漠热低压的气旋性环流组成有限的夏季季风,它的影响向东一直延伸到所罗门群岛,并且在海陆温度梯度大的西部是最强的。7月份澳大利亚高压向东移动,此反气旋可以在相对冷的内陆暂时减慢和加强[拉塞尔;有些能跨越赤道进入东南亚热低压区。

(3)非洲季风

非洲大陆横跨赤道,其东部在1月份辐射冷却导致在撒哈拉和阿拉伯形成高气压;辐射增热在卡拉哈里沙漠形成热低压,由此发生的南北气压梯度使气流自北向南越过赤道。7月份与1月份相反,辐射冷却的结果使卡拉哈里沙漠成为高压区,而辐射增温的结果使撒哈拉成为低压区。南北气压梯度形成越过赤道的南来气流,最后在南印度洋与东南信风合并,在赤道以北则与西南季风合并;由于涌升的作用,促使它成为的偏南季风要比1月份的偏北季风强一些。

在非洲西部,在1月份时,撒哈拉反气旋是冷空气南流的源地,但是从欧洲爆发的极地空气因受到相对温暖的地中海的阻碍而不能加强西非的季风(正如喜马拉雅山屏障对南亚季风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故地中海和另一因素本格拉洋流联合作用,把西非冬季季风的范围限制在北半球的15个纬度内,而东非以东的季风范围超过了40个纬度。在7月份,由于撒哈拉热气压与南大西洋反气旋之间有一个较大的气压梯度,形成跨越赤道的强劲的南来气流。然而,因为赤道以南全年冷水均具有稳定性,并且因为陆上在10°-20°S之间比海上和热压所在位置仍然是暖些,故仅仅5°N以北气流的一部分可以划为是具有季风性的。

(4)美洲季风

美洲季风只分布在美国西部沿海一带和南部,只具有某些季风特征,属于较弱季风。南美洲没有季风:从赤道向南或向北,大陆均变窄了,因此限制了极地高压或热低压的形成的范围,且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如海面与空气温度差别影响而不能形成季风。

(5)北极区没有季风,因为无论在夏季和冬季,北冰洋平均海平面气压都是处于相对低的气压。在高原地区,我国气象学家高由禧先生早就认为存在高原季风。如我国青藏高原,其高原低层大气冬季表现为冷高压,夏季表现为热低压,并形成了高原上独特的低槽(一个切变线低涡环流系统),在热力环流和降水方面都表现出区域的冬夏季反转现象。由于观测资料缺乏,对高原季风的认识相对较少。

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亚洲东部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东亚季风最为典型,其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此偏北风强烈时即为寒潮;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相遇,往往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

特别提示: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美国东南部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季风气候?

(2)我国古代下南洋为了利于盛行风行船,最好选择哪个季节出发?

(3)季风气候给我国农业带来哪些好处?

提示

(1)美国东南部位于北美洲大陆和大西洋之间,大陆、大洋面积都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所以季风特征不明显。

(2)冬季。

(3)夏季是我国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即“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巧思归纳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分析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所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形成我国季风环流的因素很多,主要由于海陆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转换以及地形特征等综合形成的。

海陆分布对我国季风的作用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得多,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气压高于海洋,气压梯度力自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则相反,陆地很快变暖,海洋相对较冷,气压陆地低于海洋,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陆,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冬夏的海陆温差大,所以季风明显。

行星风带位置季节转换对我国季风的作用地球上存在着6个风带,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南半球和北半球是对称分布的。这6个风带,在北半球的夏季都向北移动,而冬季则向南移动。这样冬季西风带的南缘地带,夏季可以变成东风带。因此,冬夏盛行风就会发生180°的变化。冬季我国主要在西风带影响下,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笼罩着全国,盛行偏北气流。夏季西风带北移,我国在大陆热低压控制之下,副热带高压也北移,盛行偏南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青藏高原对我国季风作用青藏高原占我国陆地的1/4,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对应于周围地区有热力作用。在冬季,高原上温度较低,周围大气温度较高,这样形成下沉气流,从而加强了地面高压系统,使冬季风增强;在夏季,高原相对于周围自由大气是一个热源,加强了高原周围地区系统,使夏季风得到加强。另外,在夏季,西南季风由孟加拉湾向北推进时,沿着青藏高原东部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流向我国的西南地区。

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二、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者特征差异较大。具体如下:

季风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亚洲内陆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提醒: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世界气候类型表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

七大洲

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

缺少的气候类型

亚洲

三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

非洲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三种季风气候:亚寒带、寒带所有气候类型、温带所有气候类型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南极洲

冰原气候

除冰原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三、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A、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种:(见下表)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气温指标

最冷月>15℃

最冷月0-15℃

最冷月<0℃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冬

气候类型

四种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B、 从降水上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见下表)

降水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节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600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具体步骤如下:

A、 先以气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包括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再以降水定型(气候类型),锁定目标。(见下图)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热带草原气候

夏雨型

地中海气候

冬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均匀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世界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地性气候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巧学妙用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3)题。

THE END
0.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文完整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文完整版上传人:1*** IP属地:浙江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5MB 积分:20 举报 版权申诉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简介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5>5:=5340nuou
1.季风现象,不只在季风气候区!世界季风大盘点夏季(1月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现在我们对有季风现象出现的区域做个小结: 03 做完题再走~ 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完成1~3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 D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9;914@d32;>86@6670nuou
2.地理干货|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高清版)汇总!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图 ▼ 气候特征问题答题思路: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 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5?d;38>75=<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