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它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
地理景观图类型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以下分类:①根据景观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所属领域,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前者如地质地貌景观图、气象气候景观图、生物群落景观图等;后者如聚落景观图、农业景观图、工业景观图、民族风情景观图等。②根据景观图获得的技术手段,可分为摄影图、素描图、卫星影像图等。③根据景观图所反映地理要素的多少,有综合地理景观图和专题性地理景观图。前者表现其区域的综合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景观;后者表现局部单一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景观。
1.明确步骤
第一步 阅读图名,看懂景观。
根据图名,掌握景观图所表达的主题是何种地理要素或现象。
第二步 透解景观,抓准特征。
(1)看特征,找联系。
找出景观的标志性特征,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分析景观图中信息反映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当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抓比较,析成因。
对景观图中不同信息或不同景观图进行相互对照,分析比较,找出差异,分析联系。结合自然和社会环境,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3)求过程,观变化。
利用景观图的形成推测其过去发生的地理现象、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
第三步 联系设问,整合信息。
在对景观图反映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联系题目的设问,分析选项,推敲答案。非选择题要注重答题角度,必须用规范的地理语言组织答案。
方法技巧
1.自然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1)明确图示主体:图名中指明了图中的主体地理事物。
(2)判断景观形态:主要是观察分析图示主体的形态特征。
(3)分析景观结构:主要是把握主体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2.人文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1)确定人文景观类型:依据图名进行确定,人文景观类型多样,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人类活动景观、交通景观等。
(2)分析景观主体特点:着眼图中主体要素,抓住图示主体的呈现特色。
(3)判断景观形成因素:人文景观反映人文活动的特色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因此由景观特点可以推知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或推断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地理联系。
例:
26.“海油观澜号”风机设计时需着重考虑应对()
A.极端大风天气B.海底高压环境C.海水腐蚀性强D.海水运动多变
27.风电平台应用于海上油气生产,有利于()
A.降低风力发电成本B.提高油气利用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投入D.减少生产电力需求
【答案】26.A 27.C
【解析】26.根据材料可知,“海油观澜号”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风机处在浮式基础之上,受海上极端大风天气影响,易被大风吹断,造成损毁等,A正确;风机处在浮式基础之上,不受海底高压、海水腐蚀、海水运动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
27.风电平台应用于海上油气生产,能够将所发电力通过海缆接入油田电网用于油气生产,能够减少化石能源投入,C正确;风力发电成本并未降低,且需要考虑极端大风天气,A错误;建设风电平台,并不会提高油气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电力需求,BD错误。故选C。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判断岩层新老关系
(1)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如图1中岩石由老到新为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2)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如图2中花岗岩形成晚于沉积岩Ⅰ)
判断地
质构造
(1)岩层连续且弯曲为褶皱。
(2)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
(3)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4)岩层不连续且有明显位移为断层
判断地表运动状况
(1)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图3中乙处岩层弯曲说明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
(3)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说明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图2甲处上部岩层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5)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2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判断地
貌类型
根据地势起伏并结合地质构造,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如图3中丙)、断块山、陡崖等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1)~(2)题。
(1)该溪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判读流程】
文字信息获取
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说明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
图表信息获取
【尝试解答】 (1)C (2)B
(2020·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2022·杭州高三专练)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
A.甲为背斜山
B.乙断层形成早于褶皱
C.丙为火山岛
D.丁由板块碰撞形成
4.图中①岩石( )
A.经冷却凝固形成
B.为沉积岩
C.由变质作用形成
D.有气孔
1.A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A正确。第2题,图示断层被花岗岩切断,说明断层在花岗岩之前形成,而且花岗岩连续完整,没有出现断裂,说明花岗岩形成后断层没有活动,A、B错误;断层上面还覆盖有砂砾岩和砂岩,且断层带上没有发育成明显的河谷,说明断层对现代河谷下切影响较小,C错误;砂砾岩、砂岩和断层之间发育了侵蚀面,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侵蚀面早,D正确。
3.D 4.A
解析:第3题,甲处为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A错误;弯曲的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说明乙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错误;丙处和陆地连为一体,是大陆岛,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大陆板块被挤压抬升,再加上海峡处断裂下陷,形成岛屿,C错误;丁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沟状地貌,即海沟,D正确。故选D。第4题,据图,根据所学知识,①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是液态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地下压力巨大,该类岩石致密坚硬,花岗岩是该类岩石典型代表,A正确。故选A。
高三的小伙伴们,
今日文章枯燥但耐看,
别忘了文末的小试牛刀~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常以做某条线的剖面图、剖面线的判断、通视问题和判断坡度陡缓等形式出现。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如上图中AB)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
一、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绘制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常见的是扩大1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上面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2: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如200米… …。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 …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 …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如6点的高程是200米,则剖面图上过6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二、剖面线的判定方法
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
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例:
下图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
﹝点拨﹞在等高线图上沿不同的剖面线想象地势的高低和起伏,对照地形剖面图确定相应的剖面线。
﹝答案﹞A
例: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点拨﹞图中MN、XY的交点位于鞍部,其海拔高度在200米~250米之间,结合①、②两点分别距X地的距离,③、④两点距Y地的距离,可分析出正确答案。
﹝答案﹞D
10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