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第1单元 计算机网络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1-03 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1-05 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讨论是否需要这一层?1-06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07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
2、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1-08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转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1-09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链路的带宽?带宽的单位是什么?什么是数据的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往返时延(RTT)?1-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
3、送速率为100kbit/s,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1-11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1-12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1-13 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1-1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1-1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1-16 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1-17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
4、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1-18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19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第2单元 数据通讯基础与物理层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协议与物理层规程有什么区别?2-02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2-03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2-04 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2-05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2-06 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
5、特编码?其特点如何?2-07 传播时延与发送时延有何区别?试给出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中的一种情况是传播时延在总时延中占据主要成分,而另一种情况是发送时延是主要的。2-08 模拟传输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9 EIA-232和RS-449接口标准各用在什么场合?2-10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2-11 有600MB(兆字节的数据,需要从南京传送到北京。一种方法是将数据写到磁盘上,然后托人乘火车将这些磁盘捎去。另一种方法是用计算机通过长途电话线路(设信息传送的速率是2.4kbit/s传送此数据。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若信息传送速率为33.6kbit/s,其结果又如
6、何?2-12 56kbit/s的调制解调器是否已突破了香农的信道极限传输速率?这种调制解调器的便用条件是怎样的?2-13 在3.3.1节介绍双绞线时,我们说:“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个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但目前我们使用调制解器与ISP相连时,数据的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56kbit/s,与每秒几个兆比特相距甚远。这是为什么?2-14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进行简单的解释。FED,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OC-48,DTE,DCE,EIA,ITU-T,CCITT,ISO。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
7、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第3单元 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
8、链路控制包括在哪些功能?3-03 考察停止等待协议算法。在接收结点,当执行步骤(4)时,若将“否则转到(7)”改为“否则转到(8)”,将产生什么结果?3-04 在停止等待协议算法中,若对出差错的帧不会送否认帧,该算法应作何改支?3-05 在停止等待协议算法中,若不使用帧的序号会出现什么后果?3-06 信道速率为4bit/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tp=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3-07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确认帧是否需要序号?请说明理由。3-08 试写出连续ARQ协议的算法。3-09 试证明:当用n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
9、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T2n-1时,连续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3-10 试证明:对于选择重传ARQ协议,若用n比特进行编号,则接收窗口的最大值受公式(3-8)的约束。3-11 在选择重传ARQ协议中,设编号用3bit。再设发送窗口WT=6而接收窗口WR=3。试找出一种情况,使得在此情况下协议不能正确工作。3-12 在连续ARQ协议中,设编号用3bit,而发送窗口WT=8。试找出一种情况,使得在此情况下协议不能正确工作。3-13 在什么条件下,选择重传ARQ协议和连续ARQ协议在效果上完全一致?3-14 在连续ARQ协议中,若WT=7,则发送端在开始时可连续发送7个数据帧。因此,在每一帧
10、发出后,都要置一个超时计时器。现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个硬时钟。设这7个数据帧发出的时间分别为t0,t1,t6,且tout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时钟法)?3-15 卫星信道的数据率为1Mbit/s。数据帧长为2000bit。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并设卫星信道传播时延为0.25秒。若忽略可能出现的传输差错,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信道利用率:(1)停止等待协议。(2)连续ARQ协议,WT=7。(3)连续ARQ协议,WT=127。(4)连续ARQ协议,WT=225。3-16 试简述HDLC帧各字段的意义。HDLC用什么方法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3-17 HDLC帧可分为哪几个大类?试简
11、述各类帧的作用。3-18 HDLC规定,接收序号N(R)表示序号为N(R)-1(mod 8)的帧以及在这以前的各帧都已正确无误地收妥了。为什么不定义“N(R)表示序号为N(R)(mod 8)的帧以及在这以前的各帧都已正确无误地收妥了?”3-19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适用在什么情况下?3-20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3-21 DIX以太网和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何异同之处?3-22 一个7层楼,每层有一排共15间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的墙上设有一个插座。所有的插座在一个垂直面上构成一个正方形栅格组成的网的结点,相邻插座间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均为4m。设任意两个
12、插座之间都允许连上电缆(垂直、水平、斜线均可)。现要用电缆将它们连成:(1集线器在中央的星形网;(2总线式以太网。试计算每种情况下所需的电缆长度。3-23 数据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3-24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以太网集线器:(2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its以太网集线器:(3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its以太网交换机。3-25 试说明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和FOMAU所代表的意思。3-26 10Mbi
13、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在帧的长度方面需要有什么改变?为什么?传输媒体应当有什么改变?3-27 100个站分布在4km长的总线上。协议采用CSMA/CD。总线速率为5Mbit/s,帧平均长度为1000bit试估算每个站每秒钟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传播时延为5s/km。3-28 在以下的条件下,分别重新计算上题,并解释所得结果。(1总线长度减小到1km。(2总线速率加倍。(3帧长变为10000bit。3-29 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it/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
14、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3-30 有一个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为d,数据发送速率为C,帧长为12500字节,信号在线路上的传播速率为2.5×108m/s。距离d为25m或2500m,发送速率为10Mbit/s或10Gbit/s。这样就有4种不同的组合。试利用公式(5-9分别计算这4种不同情况下参数a的数值,并进行简单讨论。3-31 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而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3-32 试比较以太网的MAC层协议和HDLC协议的相似点和不同点。3-33 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其余的20的通信量是
15、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过来。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上?3-34 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3-35 使用CSMA/CD协议时,若线路长度为100m,信号在线路上传播速率为2×108m/s。数据的发送速率为1Gbit/s。试计算帧长分别为512字节、1500字节和64000字节时的参数a的数值,并进行简单讨论。3-36 100VG局域网和FDDI都有哪些主要特点?和以太网相比,它们的优缺点各有哪此?3-37 网桥
16、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3-38 以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用它怎样组成虚拟局域网?3-39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SMA/CD协议而必须用CSMA/CA协议?结合隐蔽站关题和暴露站问题说明RTS帧和CTS帧的作用。3-40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中的SIFS,PIFS和DIFS的作用是什么?3-42 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上发送数据帧后要对方必须发回确认帧,而以太网就不需要对方发回确认帧?3-43 解释无线局域网中的名词:BSS,ESS,AP,BSA,Portal,DCF,PCF和NAV。第4单元 广域网与网络互连4-0
17、1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4-02 设有一分组交换网。若使用虚电路,则每一分组必须有3字节的分组首部,而每个网络结点必须为虚电路保留8字节的存储空间来识别虚电路。但若使用数据报,则每个分组要有15字节的分组首部,而结点就不需要保留转发表的存储空间。设每段链路每传1MB需0.01元。购买结点存储器的代价为每字节0.01元,而存储器的寿命为2年工作时间(每周工作40小时)。假定一条虚电路的每次平均使用时间为1000s,而在此时间内发送200分组,每个分组平均要经过4段链路。试问:采用哪种方案(虚电路或数据报)更为经济?相差多少?4-03 假定分组交换网中所有结点的处理机
18、和主机均正常工作,所有的软件也正确无误。试问一个分组是否可能被投送到错误的目的结点(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小)?如果一个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能正确工作,试问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之间的端到端通信是否一定也是可靠的(见下题)?4-04 有AB和BC两条链路。A经过B向C发送数据。B收到A发来的数据时,可以先向C转发再向A发确认,也可以把这顺序反过来。也就是说,B要做的三件事的顺序是:接收数据转发发确认,或:接收数据发确认转发。现假定B在做完第二件事后处理机即出故障,存储器中所存信息全部丢失,但很快又恢复了工作。试证明:只有采用端到端发确认信息的方法(即从C向A发确认信息,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数
19、据都能从A经B正确无误地交付到C。4-05 广域网中的主机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方式进行编址?4-06 在广域网中,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有何不同?4-07 在广域网的转发表中使用默认路由有什么好处?4-08 一个数据报分组交换网允许各结点在必要时将收到的分组丢弃。设结点丢弃一个分组的概率为P。现有一个主机经过两个网络结点与另一个主机以数据报方式通信,因此两个主机之间要经过3段链路。当传送数据报时,只要任何一个结点丢弃分组,则源点主机最终将重传此分组。试问:(a 每一个分组在一次传输过程中平均经过几段链路?(b 每一个分组平均要传送几次?(c 目的主机每收到一个分组,连同该分组在传输时被丢弃的传输,平
20、均需要经过几段链路?4-09 一个分组交换网其内部采用虚电路服务,沿虚电路共有n个结点交换机,在交换机中为每一个方向设有一个缓存,可存放一个分组。在交换机之间采用停止等待协议,并采用以下的措施进行拥塞控制。结点交换机在收到分组后要发回确认,但条件是: 接收端已成功地收到了该分组; 有空闲的缓存。设发送一个分组需T秒(数据或确认,传输的差错可忽略不计,主机和结点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也可忽略不计。试问: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的速率最快为多少?4-10 为什么X.25分组交换网会发展到帧中继?帧中继有什么优点?试从层次结构上以及结点交换机需要进行的处理过程进行讨论。4-11 快速分组交换和普通的分组
21、交换的区别是什么?4-12 帧中继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的用途是什么?什么是“本地意义”?4-13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是怎样进行的?承诺的信息速率CIR在拥塞控制中起何作用?丢弃指示比特DE有何用处?4-14 N-ISDN和B-ISDN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对宽带网络的发展起什么作用?4-15共路信令和随路信令有何区别?什么是带内信令和带外信令?4-16 为什么说ATM集中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为什么现在ATM未能够成为宽带网络中最为重要的技术?4-17 异步传递方式ATM中的“异步”体现在什么地方?4-18 ATM网络中的ATM端点和ATM交换机各有何特点?4-19 试画出ATM的协议
22、参考模型,并解释各层的作用。4-20 写出英文缩写ATM,AAL,PMD,TC,CS,SAR,GFC,VCI,VPI,PT,PTI,CLP,HEC,UNI和NNI的全名,并简单说明其意义。第5单元 IP协议5-01 网络互琏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所代表的意思有何区别?5-02 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相互间的区别是什么?5-03 路由器的主要构件有哪些?路由表和转发表的区别是什么?5-04 试简单说明IP,ARP,RARP和ICMP的作用。5-05 分类的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
23、是什么?5-06 试根据IP地址的规定,计算出表7-1中的各项数据。5-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不能仅使用物理地址进行网络互连?5-08 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路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5-09 (1)子网掩码为代表什么意思?(2)某网络的现在掩码为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某A类网络和某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某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主55,它是否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5-10 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
24、为什么?5-11 试辩论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1)(2)7(3)53(4)48(5)(6)5-12 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1)2,(2)6,(3)30,(4)62,(5)122,(6)250。5-13 以下有四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1),(2),(3),(4)。5-14 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212.56.132.
25、0/24,/24,/24,/24。5-15 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5-16 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字段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5-17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5-18 在因特网中分段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作法,即通过了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
26、。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5-19 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5-20 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表所示的转发表:目 的 网 络子 网 掩 码下 一 跳28接口02828接口I
27、28R292R3*(默认)R4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接口0和接口1转发分组,也可通过相邻的路由器R2,R3和R4进行转发。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别为:(1)0(2)2(3)51(4)7(5)0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5-21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平均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地
28、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小值。5-22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5-23 写出使用子网掩码时因特网的IP层查找转发表的算法。如果是使用CIDR呢?5-24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源站路由选择?5-25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5-26 ICMP协议的要点是什么?隧道技术是怎样使用的?5-27 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硬件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
29、什么是错误的?5-28 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5-29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5-30 试给出以下地址的原始(非短缩)形式:(1)0:0(2)0:AA:0(3)0:1234:3(4)123:1:25-31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7-41所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第7单元 运输层7-01试说明运输层的作用
30、、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7-02 试用示意图来解释运输层的复用。一个给定的运输连接能否分裂成许多条虚电路?请解释之。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又复用到若干条网络连接(虚电路)上。7-03 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会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7-04 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7-05 一个TCP报文段中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个字节?为什么?7-06 主机A和B使用TCP通信。在B发送过的报文段中,有这样连续的两个:ACK=120和AC
31、K=100。这可能吗(前一个报文段确认的序号还大于后一个的)?试说明理由。7-07 在使用TCP传送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段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对方数据的重传。试说明理由(可结合上一题讨论)。7-08 TCP若收到的报文段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则TCP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而是让TCP的实现者自行确定。试讨论两种可能的方法的优劣:(1)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2)先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层。7-09 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4KB,即64×1024字节,而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问所能得
32、到的最大吞量是多少?7-10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心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为1500km,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it/s,帧长为960bit。7-11 重复上题,但假定其中的一个陆地上的广域网的传输时延为150ms。7-12 什么是Karn算法?在TCP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rn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小。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什么程度
33、?7-13 若一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但继续问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UDP有没有提供IP没有提供的功能?7-14 使用TCP对实时话音业务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7-15 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7-16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了IP层将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
34、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7-17 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字段?7-18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7-19 网络允许的最大报文段长度为128字节,序号用8bit表示,报文段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为30秒。试求每一条TCP连接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率。7-20 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it/s的链
35、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it/s。试问发送窗口是多少?第8单元 应用层8-01 什么是应用进程?应用进程与用户的应用程序有何关系?8-0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8-03 什么是域名系统中的根域名服务器和授权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与管辖区有何关系?8-04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8-05 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8-06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ETP与FT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在什么场合?8-07 试述网络文件系统NFS的主要特
36、点。8-08 远程登录TELNET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什么叫做虚拟终端NVT?8-09 试述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能否不使用用户代理?8-10 电子邮件的信封和内容在邮件的传送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和用户的关系如何?8-11 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是怎样的?请说明各部分的意思。8-12 试简述SMTP通信的过程。8-13 试述邮局协议POP的工作过程。IMAP与POP有何区别?8-14 MIME与SMTP相比有何优点?什么是quoted-printable编码和base64xynadcg 编码?8-15 一个二进制文件共3072字节长。若使用base64编码,并且每发送完80字节就插入一个回车符C
37、R和一个换行符LF,问一共发送了多少个字节?8-16 解释以下名词。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WWW、URL、HTTP、HTML、浏览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命名锚、页面、搜索引擎。8-16 解释以下名词。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8-17 若一个链接从一个万维网文档链接到另一个万维网文档时,当万维网文档上出现了差错而使得链接指向一个无效的计算机名字。这时浏览器将向用户报告什么信息?8-18 当使用鼠标点取一个万维网文档时,若该文档除了有文本外,还有一个本地.gif图像和两个远地.gif图像。试顺;需要使用哪个应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几次UDP连接和几次TCP连接?8-19 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
38、高速缓存有多大?请进行一个实验:访问几个万维网文档,然后将你的计算机与网络断开,最后再回到你刚才访问的文档。你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能够存放多少个页面?8-20 试创建一个万维网页面,它有一个标题(title)。然后观察浏览器如何使用此标题。8-21 用你的浏览器读取一个简单的万维网页面,然后利用浏览器菜单上的赞项查看该页面的源程序。和本书介绍的HTML的部分格式与标签进行对比,看是否能够看懂。8-22 定义一个链接可以使用公式(9-3)或公式(9-6)。这两个公式只相差一点(相差一个字符“#”)。请指出其区别。8-23 在浏览器中应当有若干个可选解释程序。试给出一些可选解释程序的名称。8-24
39、一个万维网网点有1000万个页面,平均每个页面有10个链接。读取一个页面平均要100ms。问要检索整个网点平均所需的最少时间是多少?附录A 部分习题解答第1单元1-05 不需要。1-07 分组交换时延较电路交换时延小的条件为:(k-1)p/cs, 当xp时1-08 写出总时延D的表达式,求D对P的导数,令其为零。解出1-10 (1发送时延为100s,传播时延为5ms。(2发送时延为1s,传播时延为5ms。第2单元2-11 假定连续传送且不出错。若用2.4kbit/s速率,传600MB(=600×1048576×8=5033164800 bit,需时间24.3天。若用33.6
40、kbit/s速率传送,则需时间1.73天。比托人乘火车捎去要慢,且更贵。在计算机领域常用的单位MB(兆字节中的M并不是精确的106,而是代表220,即1048576。在通信线路的数据率的单位中,M和k分别是精确的106和103。2-12 没有突破香农的极限速率。只能和ISP相连,这样才能使下行速率达到56kbit/s。2-13 “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个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这是指使用数字线路,其两端的设备并没有频率带宽的限制。当我们使用调制解调器与ISP相连时,使用的是电话的用户线。这种用户线进入市话交换机处将频率带宽限制在3400Hz以下。这点与数字线路差别很大。2-1
41、6 A和D发送1,B发送0,而C未发送数据。第3单元3-03 “否则”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帧的N(S与接收方的状态变量V(R不同。这表明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发出的ACK,于是重传上次的帧。若“转到(8”,则接收方要发送NAK。发送方继续重传上次的帧。一直这样下去。3-04 提示:丢弃。3-05 提示:能否辩认新的数据帧还是重传旧的数据帧。3-06 假定信道传输无差错。信道利用率为50,相当于帧的发送时间等于往返时延。得出帧长为160bit。3-07 在一般情况下,确认帧可不用序号。但若超时时间的设置短了一些,则可能会出现问题,即有时发送方会分不清对哪一个帧的确认(请读者自己试着画出这种情况。3-0
42、9 如图A-1所示。设接收窗口正好在7号帧处(有阴影的帧。发送窗口WT的位置不可能比更靠前,也不可能比更靠后,也可能不是这种极端位置,如。对于和的情况,在WT的范围内无重复序号,即WT2n。对于的情况,在WT+WR的范围内无重复序号,即WT+WR2n。 现在WR=1,故发送窗口的最大值WT2n-1。3-10 因WT+WR2n,而WR的最大值不能超过WT(否则无意义),故得出(4-8)式。3-11 设想在发送窗口内的序号为0,1,2,3,4,5,6,7。而接收窗口等待后面的0。接收端若收到0号帧,则无法判断是新帧或重传的(当确认帧丢失)。3-12 设想在发送窗口内的序号为0,1,2,3,4,5,
43、6,7。而接收窗口等待后面的0。接收端若收到0号帧,则无法判断是新帧或重传的(当确认帧丢失)。3-13 例如,当传输无差错时,或当WR=1时。3-14 用相对发送时间实现一个链表,如图A-2所示。3-15 (1)题目的意思是忽略误码。因卫星信道传播时间为0.25秒,故U=1/251。(2)U=7/251(3)U=127/251。(4)U=1。3-18 一般设置初始序号为0较为方便。3-19 PPP使用在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3-22(1)集线器在第4层中央。电缆总长度为1832米。(2)水平的电缆需392米,垂直的电缆需24米,共需416米。2-23 20Mbaud3-24 (1)10个站共
44、享10Mbit/s。(2)10个站共享100Mbit/s。(3)每一个站独占10Mbit/s。3-27 a=0.1。每个站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34。3-28 (1)总线减到1km,每个站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44。(2)总线速率加倍,a加倍,每个站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53。(3)帧长为10000bit,a=0.01。每个站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4.8。3-29 最短帧长为10000bit,或1250字节。3-30 结果如下表d=25md=2500maC=10Mbit/s10-5C=10Gbit/s10-2C=10Mbit/s10-3C=10Gbit/s13-31 当
45、时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将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得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3-32 提示:从这些方面考虑,如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有无确认、是否面向连接。3-33 以太网交换机用在这样的以太网,其20%通信量在本局域网内而80%的通信量到因特网。3-34 提示:从网络上负载轻重、灵活性以及网络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3-35 参数a的数值分别为:0.122、0.0417和0.000977。可计算相应的最大吞吐量再进行比较。第4单元4-02 路由器需要5个。虚电路占用40字节的存储器1000秒,共40000字节秒,考虑到折旧费,价格是2.67×10-3分。数据报在此期间的传输费用比虚电路多用9.6×10-3分。可见本题的虚拟电路较为经济。4-03 可能被错误交付。即使所有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都工作正常,端到端的通信不一定可靠。4-08 (a)p2-3p+3 (b)1/(1-p 2 (c)(p2-3p+3/(1-p2。4-09 每2(n-1)T秒交付一个分组。第5单元5-9 (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b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