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按岩层倾向与坡向关系的类型划分及工程特性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在斜坡工程地质研究中,岩层倾向与坡向的空间关系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核心因素之一。这种相对关系不仅决定了斜坡的潜在破坏模式,还直接指导着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设计。根据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夹角及组合特征,斜坡可划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斜向坡和平行坡四大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具有独特的地质结构特征和稳定性表现。

1顺向坡:倾向与坡向一致的高风险斜坡

1.1定义与分类标准

顺向坡指岩层倾向与斜坡临空面倾向完全一致或夹角小于 20° 的斜坡,是工程中最危险的斜坡类型之一。根据岩层倾角(α)与坡角(β)的关系,可进一步细分为:

顺层滑动型(α < β):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易形成典型的顺层滑坡。

切层滑动型(α ≥ β):岩层倾角大于等于坡角,滑动面可能切穿层面,形成切层破坏。

1.2地质特征与破坏模式

地质特征顺向坡的层理面或软弱夹层(如页岩、泥岩)成为潜在滑动带,地下水易沿层面渗透,软化夹层物质。例如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库区的砂板岩顺向坡,泥质夹层遇水后黏聚力下降至 5~10kPa,成为滑动控制因素。

破坏模式

渐进式滑动:首先在坡脚出现鼓胀变形,随着裂隙扩展,滑动面逐渐贯通,最终发生顺层滑坡。如重庆云阳鸡扒子滑坡,滑动前坡脚岩体挤压破碎,形成长约 200m 的鼓丘。

暴雨或地震触发:强降雨下地下水压力激增,或地震动荷载打破平衡,可能引发高速滑坡。2018 年金沙江白格滑坡(顺向坡)即因持续降雨导致滑动带饱和,最终体积达 1.5 亿 m³。

1.3工程应对措施

控制坡率与清方:将坡率放缓至小于岩层倾角(如 α=30° 时,坡角 β≤25°),清除表层松动岩体。

支挡结构:采用抗滑桩(嵌入稳定基岩深度≥1/3 桩长)、预应力锚索(锚固力≥500kN)等固定滑动带。

排水系统:布置仰斜排水孔(倾角 10°~15°)和截水沟,降低孔隙水压力。

2逆向坡:倾向与坡向相反的稳定型斜坡

2.1定义与结构特征

逆向坡指岩层倾向与坡向夹角大于 90° 的斜坡,岩层呈 “反倾” 状态,如悬崖峭壁或山体后缘的逆向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层完整性和层间结合力,典型案例为长江三峡地区的灰岩逆向陡壁。

2.2破坏模式与风险特征

主要破坏形式

倾倒破坏:当岩层倾角较缓(如 20°~30°)且坡高较大时,底部岩层受弯剪作用发生断裂,岩体逐块倾倒。如挪威 Eikesdalen 谷的片麻岩逆向坡,因冻融作用导致岩层根部断裂,形成高 300m 的倾倒岩体。

崩塌:陡倾逆向坡(倾角 > 70°)的表层岩块易沿节理面脱落,如华山北坡的花岗岩逆向陡崖,每年均发生小规模岩块坠落。

稳定性优势岩层自重产生的法向应力可增强层间摩阻力,天然状态下整体稳定性较高,适合作为工程边坡(如高速公路逆向岩质边坡)。

2.3工程利用与防护

优先选址:铁路、公路选线时可优先利用逆向坡,减少开挖工程量。如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出口段逆向边坡,坡高 80m 仍保持稳定。

局部防护:对高陡逆向坡采用主动防护网(如 GPS2 型,抗拉强度≥300kN)或锚杆挂网喷混凝土,防止危岩坠落。

3斜向坡:倾向与坡向斜交的中等风险斜坡

3.1几何特征与分类

斜向坡的岩层倾向与坡向夹角介于 20°~90° 之间,根据夹角大小分为:

小角度斜向坡(20°~45°):接近顺向坡,稳定性受层面与节理组合控制。

大角度斜向坡(45°~90°):接近逆向坡,破坏模式以沿节理面的楔形体滑动为主。

3.2破坏机制与典型案例

楔形体滑动两组斜交结构面(如层面与陡倾节理)切割岩体形成楔形体,其滑动方向与两组结构面交线一致。如福建沿海花岗岩斜向坡,节理面(倾角 60°/ 倾向 NE30°)与层面(倾角 40°/ 倾向 SE15°)交线倾向SE25°,与坡向(SE30°)夹角 5°,导致楔形体沿交线滑动。

渐进式崩塌斜向坡的坡肩易因卸荷作用产生拉裂隙,随着裂隙扩展,岩块沿结构面逐步塌落,形成阶梯状崩塌带。

3.3工程处理要点

结构面调查:通过无人机航测和地面测绘,识别主要结构面产状,采用赤平投影法分析楔形体稳定性。

锚固与拦截:对潜在滑动楔形体采用锚杆(间距≤3m)或锚索加固,坡脚设置拦石坝(高度≥5m,容量≥1000m³)。

4平行坡:倾向与坡向垂直的特殊类型

4.1地质特征与破坏模式

平行坡的岩层倾向与坡向垂直(夹角 90°),常见于直立岩层或褶皱核部。其稳定性取决于岩层垂向节理发育程度:

完整岩层:如直立砂岩边坡,稳定性较高,破坏形式多为局部岩块坠落。

碎裂岩层:如片理直立的千枚岩斜坡,易沿垂向节理发生崩塌,如西藏林芝地区的片岩平行坡,雨季时因节理充水导致岩块塌落。

4.2工程应用与防护

垂直开挖优势:可形成直立边坡,减少土石方量,如矿山垂直开采面。

危岩清理与锚固:对高陡平行坡采用爆破清除危岩,或用锚杆(长度≥6m)固定松动岩块,结合截水天沟防止雨水渗入节理。

THE END
0.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则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则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A、平行 B、V字形弯曲方向相同,岩层出露线的开口较宽 C、弯曲方向相反 D、V字形弯曲方向相同,岩层出露线的开口较窄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b;jf57g7ec=9c25hc4m9:efi48lj7c7
1.顺向坡岩层倾向与坡向夹角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摘要】:顺向坡是岩质斜坡中稳定性最差、最易变形破坏的斜坡类型,顺向坡岩层倾向和坡向夹角的上限与岩质密切相关。为了分析不同岩质顺向坡岩层倾向与坡向夹角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考虑侧限顺层平面型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模型。考虑斜坡侧向边界阻滑效应,结合直剪试验岩桥贯通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_TNa722;642;=0jvs
2.房地产管理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建设用地西部以崩塌地质灾害为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B) 此段边坡整平后将形成长约 ,最高约 的切方岩土质组合边坡,边坡上部 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少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厚度约 ;下部为白垩系 紫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岩层倾向 120°左右,倾角 5°左右,岩层倾向 与坡向小角度斜jvzquC41fqi/okfnkd4dqv4xkg}0:B54536g5lk5;h8:2:i7ee=c59g;d38f0qyon
3.“V”字形法则象限教学法探索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地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水平岩层的露头界线在地质平面图上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者重合;直立岩层露头界线在地质图上则呈现为一条直线,直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一致;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分布形态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当其横穿山谷或者山脊时,均呈“V”字形态,且根據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地面坡脚与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612;831A=:9367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