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8分)(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 ,背斜往往形成 。(4分)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4分)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4分)
(1)如下所示。
(2)谷地或盆地 山岭
(3)山脊 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中等高线值及倾角倾向可画出AB间的地质剖面图。
(2)受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向斜,初期外力作用小,形成谷地或盆地地形,后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山岭;背斜初期外力作用小,形成山岭,后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谷地。
(3)读图中甲处岩层倾向可知,甲处岩层向内凹,为向斜,但海拔高于周边地区,故地形为山脊。
(4)由上题可知,甲处为向斜,形成地形为山脊,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考点:地质构造。
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A.岩石圈 B.地壳
C.下地幔 D.软流层
读下面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 ( )
①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②发达国家 ③城市密集地区 ④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③森林茂密,风景优美 ④河流少,土地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较少,水源条件差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C.为夏秋季节,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2.该国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图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1.图中海域是( )
A.波斯湾 B.地中海
C.黑海 D.里海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图中表示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
1.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植被状况
2.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①
C.③、① D.②、③
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将某区域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土壤图层叠加,可以进行( )
A.商业分布和规划 B.评价交通网的合理性
C.耕地分类和规划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如果需要规划当地的工矿企业,则还需要添加的图层是( )
①交通线 ②矿产地 ③居民点 ④学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该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赤道上全年既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又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也就没有四季的更替
D.太阳直射海口市(20?N)这一天,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白昼也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