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认证主体:张**(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东营凹陷的构造特征东营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东西长 90km,90km,南北宽 65km,65km,面积 5700km5700km2 2。从区域构造上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四部分。从方位上划分:其南为鲁西隆起,北为陈家庄凸起,东有青坨子凸起,西有滨县、青城凸起,是一个四周有凸起环绕的凹陷。凹陷具有北断南超的箕状凹陷特点,凹陷内部发育一系列正向二级构造带,近东西走向的中央断裂背斜带就发育于深洼陷之中。平方王潜山披覆构造带是在前第三系古地形隆起的背景上,下第三系地层超覆,上第三系地层披覆的沉积构造,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地带,东北部紧邻利津洼陷,南

2、部为博兴洼陷,西为里则镇洼陷,为一洼中之低隆起。其南面为青城凸起和鲁西隆起区,北面为滨县凸起,为平方王地区提供充足的物源。平方王一平南潜山是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西斜坡上的北东一南西方向上延伸的断块型古生界潜山带,构造上处于北东一北西断裂带的交汇处,应力集中,中深层断裂很发育。南侧的断层长期剧烈活动,一方面,在断层上升盘形成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的一系列中古生界断块山;另一方面,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断层附近古生界地层产生裂缝,为潜山创造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本区南临博兴生油洼陷,东临利津洼陷,距油源区近,油气资源充足,断层可作为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具备良好的潜山成藏条件。通过地质分析及钻井揭示,平方王一平南

3、潜山带存在 4 4 套潜山储集层,形成了该潜山带特有的四层楼”潜山成藏模式,是寻找潜山油气藏的重要场所。平方王一平南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多、分布不均匀,裂缝、溶孔和溶洞发育,储集空间具有结构形态上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化的突变性。研究区裂缝的方向主要是北东向,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层附近的构造高点,西北部沿断层走向有个裂缝不发育的条带,其他各层段储层的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作用的影响,东营凹陷西部地区形成了北东、北西 2 2 个方向上的潜山带。北东向德青城凸起、于家庄、平南、滨县、陈家庄西段构成了东营凹陷西部边界;北西向德草桥、纯化、平方王、林樊家构成了东营凹陷内部分隔博兴洼陷和利津洼陷

4、的古隆起带。平王方一平南一于家庄潜山带位于北东一北西断裂带的交汇处,平王方一平南地区构造活动频繁,新老断层都很发育。断层以北东走向为主。由于断层长期剧烈活动,一方面,在断层上升盘形成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的一系列中古生届断块山;另一方面,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使断层附近古生界地层产生裂缝,为潜山创造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本区南临博兴生油洼陷,东临利津洼陷,距油源区近,油气资源充足,断层可作为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具备良好的潜山成藏条件。平方王潜山发现的滨 78.78.、滨 188188 块含油富集区块;平南潜山上探明含油面积 4.5km24.5km2, ,石油地质储量为 443*10443*10 人 4 4

5、 吨,都充分说明了平方王一平南潜山带成藏条件良好,油气资源丰富。但鉴于该潜山带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以及对潜山成藏规律认识不清,为此多年来对该地区的勘探一直未有大的进展。1 1.东营凹陷历经了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三期重要的构造运动。其潜山的形成演化可分为 5 5 个阶段。2 2.东营凹陷潜山油藏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南部、北部和西部边缘。3 3.王古 1 1潜山是属于内幕式的褶皱块断山,该潜山的内幕构造十分复杂,是经历了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多期次挤压、拉张应力场相互叠加所发展起来的复杂地质体。4 4.东营凹陷南斜坡能够形成油气藏的潜山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具有有效的煌源岩(沙四上、沙三段或孔二段)及油气运移

6、通道;有发育大量裂缝以及溶蚀孔洞的有效储集层;具有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并且指出了下一步可能的有利勘探区。中央隆起带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含油气构造。东营凹陷属渤海湾盆地济阳凹陷南部的一个一级凹陷,凹陷中构造特征是褶皱少、断层多,不同性质、不同级序的断层组成各种型式的断裂,它们相互联合或复合,形成先进复杂的构造面貌。东营凹陷早第三世断陷湖盆与重力异常区相对应,依据区内的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历史和构造应力场,其地质构造主要由两个同向错位叠合的箕状洼陷及两者之间的隆起带所组成。由此可以划分为以下 5 5 个基本构造单元:洼陷带东部为北东向的东营东部洼陷、博兴洼陷、中央隆起带、北部陡坡带和南部斜坡带。位于北

7、部的是永一胜一利一滨陡坡带,发育在陈家庄和滨县凸起与凹陷接触,长 100km,100km,主要由永南、胜北、利津、滨南 4 4 条同生断裂组成,呈向北凸出的左行斜列展布,在下降盘发育断阶带、逆牵引构造和其他断裂组合型式。上升盘常发育超覆不整合和削蚀不整合。位于凹陷之中的是辛镇一东营一现河庄一梁家楼中央隆起带,东西长 50km,50km,南北长 8 814km,14km,面积 550km550km2,2,东端主要由被两条东西向纵断层破坏的辛镇背斜组成。两端则是由北东向延伸,向南凸起的三条弧形断裂组成,平面上呈现北东收敛、南北撒开的帚状展布,两者在东营地区复合。位于深洼陷区的是洼陷带,自沙三段时期

8、以后,由于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的发育,该构造带在东部洼陷沉降中心的升起,逐渐把东营东部洼陷分隔成几个次级小洼陷,即南部的牛庄洼陷、西部的利津洼陷和北部的民丰洼陷。这些次级洼陷没有北断南超的箕状结构,构造相对简单,主要为大型向斜或伴生了为数不多的断层,它们都是下第三系的深陷区和沉积中心,也是重要的生油区。位于凹陷南部的是八面河一草桥一金家斜坡带,构造简单,主要为北倾单斜,其上发育了断鼻状构造带,东部为北东向的王家岗和八面河断鼻构造带,西部有北西向的草桥一纯化镇鼻状构造带,其间是陈官庄断阶带。油田的基本构造形态为:西部为东营穹窿背斜,东部为辛镇长轴背斜,中间以鞍部(过渡带)相连,即由一个鞍部连接起来的两个背斜构造。断裂时控制中央背斜构造形态及其演化的主导因素。构造体系主要由断裂系统所决定。中央隆起带特点:1 1、断层的分布东多西少。中央背斜带上有大小不等的 1010 个次级构造,均被断层复杂化,它们之间通过鞍部、斜坡和小的向斜相连。2 2、总体上断层多而密集。中央背斜带式一个断层非常发育的构造断裂带,全带有大小断层 399399 条(均为正断层),划分 301301 个断块,断块面积平均只有 1.8km2o1.8km2o3 3、大断层少,小断层多。按照济阳坳陷断层分级标准,中央背斜带共有二级断层 5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断背斜一般指什么?断背斜的6种构造是什么?断背斜一般指什么? 断背斜指的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背斜构造受到断层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形态。背斜原本是岩层向上拱起的褶皱构造,通常情况下,背斜的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然而,当背斜遭遇断层时,其完整性被破坏,从而产生了断背斜这种特殊的构造。 jvzq<84jqv4r|lsu0eun1qtv146378582758596:30nuou
1.如何认识特定地质术语?断背斜的定义与地质特征是什么?在地质学领域,准确认识特定地质术语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至关重要。其中,断背斜是一个具有独特定义和地质特征的重要概念。 断背斜指的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背斜构造受到断层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形态。背斜原本是岩层向上拱起的褶皱构造,通常情况下,背斜的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然而,当背斜遭遇断层时jvzquC41o0nfz~s0eqs0h~sfu1814>228/651;6;63854<3jvor
2.以构造成因机制研究指导复杂背斜精细解释——柳泉南断背斜形成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落实圈闭,是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成功率的关键,需要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深入分析局部构造的成因机制,用对构造形成机制的认识指导构造精细解释。冀中坳陷北部廊固凹陷的柳泉南断背斜在3种构造应力复合作用下形成,被断层切割得非常破碎,东侧的中岔口断层沿地层层面拆离滑脱;与之大体平行、倾向相反的两组jvzquC41yy}/eyjfo0ipo8HP1chtv{fev1gcu}wcev>897xjvor
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地区典型断背斜天然裂缝分布为明确超深层储层断背斜内天然裂缝的分布特征,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例,结合地质、地震、FMI成像测井、地应力以及岩石力学参数等资料,通过储层地质力学法明确了克深地区典型断背斜构造样式内天然裂缝的分布特征,为该区致密气的有利 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ZEMa72456329<0jvsm
4.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地区典型断背斜天然裂缝分布本文以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克深地区的两断式平缓褶皱(代表性气藏为克深2、克深6、克深8气藏)、二级反冲构造(代表性气藏为克拉2气藏)和凸型三角带(代表性气藏为克深9气藏)3种典型断背斜构造样式为研究对象(表1),在明确研究区地层分布、构造样式特征以及古构造应力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jvzq<84yyy4oipx0ce4dp8HP1chtv{fev1gcu}wcev;66:3ujvsm
5.挤压构造样式:挤压背斜和断背斜(据文献[10]修改)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 本文全文图片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构造单元区划(据文献[8]修改) 伸展构造样式(据文献[10]修改) 挤压构造样式:挤压背斜和断背斜(据文献[10]修改) 复合型构造样式(据文献[10]修改)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断裂及岩浆岩分布(据文献[11]修改)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主要断裂剖面(据文献[10]修改)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层jvzq<84lj{wz0lto0et0u~urngsfp}46hck9hk>/d8id/==d:/>f5k2hf7?gd>fdf3=
6.第一部分第五章课时25地质构造与地貌名师点睛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2023·浙江1jvzquC41yy}/|}m0eun1|thv1;5;:<8;24ivvq
7.以构造成因机制研究指导复杂背斜精细解释——柳泉南断背斜形成被断层切割得非常破碎,东侧的中岔口断层沿地层层面拆离滑脱;与之大体平行、倾向相反的两组旋转式犁面正断层水平挤压和垂向扭动十分强烈;由之诱发的沙三段中下部泥质岩层段局部塑性揉皱.以对构造成因机制的认识指导柳泉南断背斜的构造解释,研究地层产状变化规律,合理组合断层,编制构造图,为落实和评价滚动勘探开发目标jvzquC41yy}/z~jujw4dqv4u{mzzmo4422:1688437873;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