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华 曹林 高福红 编著
2009年7月第1版
书号:9787116061286
定价:98元
地质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火成岩分类和命名
第三章 侵入岩类
第四章 火山岩类
第五章 火山碎屑岩类
第六章 特殊岩石类型
索引
矿物代号
主要参考文献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
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沉积岩工作方法
定价:98.00
版次:2015年9月第一版
书号:9787116092976
印张 19.5 图版29面
内容简介:全书主要介绍沉积岩和沉积学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工作方法。作者以培养野外工作能力为目的,重点介绍当前相对较成熟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分析方法及典型实例。本书可供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地质院校人员参考使用,为其提供一本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操作性的沉积岩(区)工作方法手册。
目录:序
前言
第一章 沉积岩(区)基本工作方法
第二章 沉积物搬运与沉积机理
第三章 沉积岩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 沉积环境分析基本方法
第五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方法
第六章 露头层序地层工作方法
第七章 岩相古地理分析与工作方法
第八章 成岩作用研究方法
第九章 沉积盆地分析与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与资料
图版
坦白说,我过去也收藏了不少地质学的专业书籍,但很多版本都存在一个问题:图例陈旧或制作粗糙。然而,这套书的插图和显微照片质量绝对是顶级的。那些关于矿物集合体结构和成岩纹理的彩色显微照片,色彩还原度高,对比度恰到好处,即便是光线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清晰分辨出双晶纹、解理面和集合纹理的细微差别。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几组对比图,它们清晰地展示了早期自形晶体如何被晚期基质包裹的过程,视觉冲击力极强。这本书在图文结合上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性,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仅凭文字描述难以想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这对于需要进行快速现场比对和教学演示的人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套书的逻辑构建非常流畅,它没有将火成岩、变质岩和矿物鉴定割裂开来,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在讲述变质岩的相律和岩相带演化时,作者巧妙地将鉴定工具——显微镜下的光学特征——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你会发现,鉴定手册中的那些光性特征,实际上就是解读岩石形成历史的密码。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幅宏大的地球演化图景的徐徐展开。对我而言,这种“串联”学习法极大地提高了理解效率,尤其是对于那些同时接触变质作用和火成作用的复杂地质体,这套书提供的框架非常具有指导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把理论和应用分得太开,让人感到脱节。
这本书在方法论和规范性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做”和“为什么是这样”。例如,在薄片制备和观察的标准操作流程部分,作者详细列出了不同矿物在标准偏光和正交偏光下,应如何调整光圈、选择放大倍数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甚至提到了如何排除仪器本身误差的校准步骤。这种近乎“手把手”的严谨指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它强调的不是记住结论,而是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论。对于想要系统性提升自己岩相学分析能力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操作指南和规范,是建立起可靠分析习惯的基石,避免了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错误鉴定。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特别是关于矿物特征的描述。很多鉴定手册在描述某些矿物时,往往只给出一个大致的颜色或双折射率范围,但在这一册里,作者对不同蚀变环境下同一矿物的细微光学差异做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比如,对绿泥石系列矿物的划分,它不仅列出了典型的特征,还通过高倍镜下的“消光角变化”和“绿帘石的色散现象”等非常尖锐的角度进行了区分,这对于需要进行精细矿相分析的研究生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片麻岩样品中遇到了难以辨认的细粒矿物组合,翻阅此书的对应章节后,立刻通过作者描述的“微小特征”找到了突破口,那感觉就像拿到了一把精密的万能钥匙。这种深入到微米级别的观察指导,远超出了普通入门书籍的范畴,是真正面向实践者的宝典。
这套书,说实话,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那厚度、那排版,就让人有一种面对一座小山的感觉。我本来以为这只是那种传统的、枯燥的教科书,里面塞满了各种密度和晶格常数的图表,读起来就像在啃石头。但翻开后才发现,内容组织上真的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那个关于火山岩成因的章节,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岩浆分异和结晶作用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地幔柱活动对地壳物质再循环的影响,配图的清晰度和专业性都达到了业界一流水平。我过去在野外观察到的那些玄武岩和流纹岩,在书本的解析下,仿佛都有了生命,能想象出它们在地下的剧烈演化过程。对于一个希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紧密结合的人来说,这种详实程度是无价的。而且,它对一些冷门的岩石类型,比如霞石正长岩和超镁铁岩的描述,也丝毫不含糊,这在市面上很多同类参考书中是很难得的。光是研究这本书的图版和表格,就足够我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去消化和对照我手里的岩石样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