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总结

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名词解释: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含有氨基的羧酸。必需氨基酸:人或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氨基酸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在某一 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 化学键。肽单位:肽键(-CONH-)中的4个原子和2个a碳原子被约束在一个刚性平面(即肽 平面)上,即构成一个肽单位。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残基:肽

2、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为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residu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维持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 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维持二级结构 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a 螺旋、p折叠片和p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 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结构域(structure

3、 domail):对于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多肽链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缔合而成三级结构,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结构域。现在,结构 域的概念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涵义:即独立的结构单位、独立的功能单位和独立的折 叠单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维持三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键、离子键、 氢键和 Van der Waals力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rternary structure):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4、称为蛋白质的亚基(subunit)。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 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 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和离子键。蛋白质的变性: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氢键、离子键(又称盐键)等次级 键被破坏,引起天然构象解体,从而使其失去活性,称为变性。蛋白质复性:当变性蛋白质除去变性因素后,可重新回复到天然构象,这一现象成为蛋白 质复性。盐溶:低浓度的中性盐可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盐溶。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 盐析。第二章核酸化学核昔:含氮碱与戊糖通过糖昔键缩合成的糖昔。

5、核苷酸:是核昔的磷酸酯,是核昔中的戊糖羟基被磷酸酯化而成的,分为核糖核昔酸与脱 氧核糖核苷酸。核酸:是由几十个甚至几千万个核昔酸聚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磷酸二酯键:一种化学基团,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羟基)酯化形成的两个脂键,该脂 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DNA的一级结构:由dAMP、dGMP、dCMP、dTMP核苷酸单体通过3,5-磷酸二酯 键相连而成的链状聚合物。也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顺序。DNA双螺旋结构:核小体:真核生物中DNA双螺旋沿着组蛋白八聚体核心的短轴绕1.75圈,形成左手超螺 旋,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基因:即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细胞中D

6、NA分子的最小功能单位(交换单位)。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生物体所含的全套基因。RNA的一级结构:RNA分子中各核苷之间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和排列顺序叫 做RNA的一级结构。tRNA的结构:二级结构特征:单链、三叶草叶形、四臂四环;三级结构特征: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扭曲形成倒L型。rRNA的分子结构特征:单链,螺旋化程度较tRNA低;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后方能发挥其 功能。mRNA的分子结构:原核生物mRNA特征:先导区+翻译区(多顺反子)+末端序列;真 核生物mRNA特征:“帽子”(m7G-5ppp5-N-3p) +单顺反子+“尾巴”(Poly A)。DNA变性:在物理、化学因素影

7、响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这是一 个是跃变过程,伴有A260增加(增色效应),DNA的功能丧失。Tm (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 DNA的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 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即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 熔解温度,用Tm表示。增色效应:由于核酸变性而引起对紫外线吸收增加的现象。DNA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 减小(减色效应),DNA的功能恢复。减色效应:DNA复性后,许多物化性质又得到恢复,复性后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成为减色 效应。分子杂

8、交:将不同来源的DNA经热变性后,缓慢冷却使其复性,若这些异源DNA之间在 某些区域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刚在复性时,两种来源不同而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多核昔 酸片段可形成双螺旋,称为杂交作用。这种杂交可以发生在DNA与DNA之间,也可发生 在DNA和RNA之间。第三章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特殊蛋白质或核酸。简单 说,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全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成的完整分子称为全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单独存在均无催 化活性,只有二者结合为全酶才有催化活性。酶活力:又称为酶活性,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通常以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化 学反应(初)

9、速度来表示。因此酶活力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表示,单位 为浓度/单位时间。酶活力单位U (Unit):是衡量酶活力大小的计量单位,又称酶单位,规定条件(最适条件) 下一定时间内催化完成一定化学反应量所需的酶量。酶的比活力(比活性):每单位(一般是mg)蛋白质中的酶活力单位数(酶单位mg蛋白)。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结合底物并起催化作用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一定空间结构。 包括底物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米氏常数Km: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酶原(zymogen):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 酶原。酶原的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

10、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可逆地 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此种调节方式称变构调节。共价调节酶:酶分子被其他酶催化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 性质不同的一组酶。中间产物学说:锁钥学说: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具有刚性结构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 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认为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由于底物的 诱导才形成了互补形状.酶的抑制剂(i nhibitor):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 制剂。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反应中心的活性基团以共价形式结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 如有机磷毒剂二异丙基氟磷酸酯。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 inhibition):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引起酶活性暂时 性丧失。抑制剂可以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竞争性抑制作用: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能与底物竞争与酶活性中心结 合。当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应中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构型和构象的区别和联系构型和构象的区别和联系:1、碳原子上的原子(基团)在空间呈现无数的立体形象称为构象,这种由于绕σ键旋转而产生的叫构象异构,所形成的异构体称为构象异构体。2、不同的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变,在各种构象形式中,势能最低、最稳定的构象是优势对象。3、一个分子中,不改jvzq<84o0vwx47hqo1yigwljwq984?<8
1.生化名词解释14、蛋白质变性:在一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整理)1、增色效应:在DNA变性解链过程中,由于碱基之中的共轭双键被暴露出来,使DNA在260nm 处的吸光值增加,称为增色效应。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59>79728/j}rn
2.名词解释26、正协同效应:底物一开始与酶结合力不高,但一旦结合后引起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酶分子上其它的天冬氨酸结合部位与后继的天冬氨酸分子的亲和力增强,因此加快了反应速度。 3、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残基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共价地结合某些化学基团,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的过程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49668:8
3.生化——名词解释·氢刻生化——名词解释 protein 蛋白质(protein):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您正在阅读他人分享的卡片, 可以通过双击来打开卡片哦~ 我知道了 Amino acid 氨基酸(Amino acid):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存在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有20种。jvzquC41skthm7hqo1yfv8=nirS23l_g3lJ
4.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tancestransport)用原生质环流现象,解释不同的有机物质同时沿不同方向运输的一种假说。5.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 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用表示,一般为负值。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 ylation)它是指与高能化合物水解放能作用相偶联,而不是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ATP合成作用。7.叶尖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9:899:B:a32788>84844ivvq
5.比较全的药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南开大学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复习笔记 点赞(1) 反对(0) 本站小编免费考研网2015-09-17 22:00:51 阅读(489)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复习笔记 1. 药物化学: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 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2. 化学药物:一类既具有药物功效,同时又有确切化学结构的物质。 3. 药物:对疾病具有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je3:=883?50qyon
6.2022农学考研:植物生理学精选名词解释(7)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在农学考研中占150分,分值相当的高,植物生理学占了约50%,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为了考生更好地复习 2022农学考研,小编特意整理了植物生理学方面的习题,关于一些名词的解释,小编希望考生可以记住这些名词,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轻易失分啦,一起来看看吧! 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326891:9622830qyon
7.人卫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总结生物化学常用名词解释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放置所产生的空间排斥。 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以相同的旋转绕同一个公共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三级结构:多肽链现在某些区域相邻氨基酸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然后以相邻的二级结构片段集装成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8;@88579/j}rn
8.2023考研西医综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之蛋白质一级结构考研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基础,蛋白质分子构象的改变影响生物学功能或导致疾病的发生,蛋白质一级结构不变,但由于折叠错误,导致蛋白质构象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蛋白质构象病(折叠病)。 以上就是关于“2023考研西医综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之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内容,更多考研西医综合复习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42:761::673620qyon
9.蛋白质构象病名词解释1、蛋白质构象病名词解释 蛋白质的空间三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构象,特定的构象是蛋白质发挥其功能的结构基础,由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改变而产生的异常的疾病称为构象病,如疯牛病,是一种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是一种慢性、致死性、退化性神经系统的疾病。 jvzquC41yy}/rrslkwhb0lto1|oywwd238G28BG:8d725M=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