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投资者其实弄不清什么是指标背离,纷纷表示不明觉厉的样子。今天我就以幼儿园园长的身份,来帮助大家重新认识、理解、掌握指标背离。
一、基础概念
1、指标背离,是指K线与K线的辅助指标出现完全相反走势的情况。简单说就是,K线在不断上涨,而K线的辅助指标(如MACD)却显示K线的上涨趋势正在不断减弱,反之亦然。如下图,K线为上面一根根红绿的竖线,K线的辅助指标为下方MACD。
*K线、MACD示例2、K线的辅助指标种类很多,常见的包括MACD、KDJ、RSI等等,这些辅助指标都是以K线的走势为基础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得到的。有些用于判断趋势、有些用于判断交易强弱。这里注意两点:第一,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去弄懂这些指标具体的计算过程,只要知道这些指标用于判断什么即可。第二,不建议使用过多的辅助指标,大部分辅助指标其实是在秀数学智商,纯粹增加辅助指标的使用数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我举个栗子,你们就懂了。假设让你比较“0”与“0兀”的大小,而你却用一堆数学模型去求兀的数值,或者用数学公式论证兀与0的大小,这样做完全是秀智商。什么?你连兀(圆周率)是什么都不懂?那就对了,因为你只要能看懂中间的乘号,其实就能解题了。
所有K线的辅助指标中,本人只使用MACD指标,辅助判断大盘趋势。以下内容均以MACD指标背离为例。
二、注意事项
1、MACD指标背离只能用于判断的大盘趋势,不能用于判断个股的趋势。因为该指标是趋势的判断指标。趋势,是必须在足够多的交易量和足够广的交易对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才有实际意义。单只个股的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对手都相对有限,且个股走势容易受到各种独立因素影响,会使得指标背离反复无常,大大降低可信度。
2、MACD指标背离只能用于长周期的趋势判断,最短周期至少要日线级别以上,很多投资者在60分线或30分钟的周期下,用MACD指标背离来判断大盘趋势,实际上很容易出错。这个也很好理解,趋势必须要保持长期相对稳态,MACD是K线走势的客观结果,且具有一定内在惯性。因此,周期越长,可信度越高。
3、MACD指标背离只是参考性指标,准确率并非100%,一般情况下,顶部背离准确率更高,简单说就是,卖出信号比较准。
三、MACD是啥
*DIF、DEA、MACD柱示例MACD主要由3个指标构成,分别为DIF、DEA、MACD柱,我们分别来看:DIF
DIF直译为12日移动平均值与26日移动平均值的差值,即上图不规则曲线。学霸译,该值为K线的近期历史走势与远期历史走势的差值;学渣译,DIF表示指数短期内处于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强度。若DIF大于0,则说明指数短期内处于上涨趋势,DIF值越大,则指数上涨趋势越强。若DIF小于0,则说明指数短期内处于下跌趋势,DIF值越小,则指数下跌趋势越强。
DEADEA直译为DIF的9日移动平均值,即上图较为平滑的曲线。学霸译,该值是短期内指数变化趋势的趋势。学渣译,你只需要知道,当DEA与DIF相交时,指数趋势变好或变坏,可能要发生切换。注意,是可能发生切换,若DIF没有穿过DEA,则原本趋势的变动方向不变。
MACD柱MACD直译为DIF与DEA的差值,即上图红红绿绿的柱子。学霸译,若MACD柱为红柱,则说明指数趋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若MACD柱为绿柱,则说明指数趋势正在向坏的方向发展。而MACD柱的长度代表对应动能的大小。学渣译,MACD柱代表指数趋势的变动方向和强度。
可能有些人到这里已经比较乱了,我帮大家整理下知识要点:
*第种情况是最好的,第种情况是最糟糕的
四、案例讲解一
下面用3个创业板MACD日线级别背离的案例,给大家详细说明下MACD指标背离的形成的三个阶段(初现、演变、确立)以及指标背离形成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