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运用论文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运用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运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数量明显增多的今天,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也直接关系到建筑房屋结构的性能。本文就将重点分析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加强房屋的抗震性能,保障居民的住房安全。

关键词:

抗震设计;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住房安全;

引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抗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加大了对建筑抗震设计要点的控制力度,从而优化和完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研究抗震设计在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首先,能够完善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工程人员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增强建筑工程结构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从而维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整体刚度。在工程设计中,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这也是其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或塌陷的主要因素。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需根据工程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结构刚度,强化抗震能力。最后,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也可减轻地震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负面影响,以削弱地震灾害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完善建筑抗震设计,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

2.1、简单化原则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结构形式越简单,计算简图越明确,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也越直接。与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相比,简单的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可增加力学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平衡项目结构设计,最大限度地避免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度高所引发的设计不全面问题。同时,建筑形体的规则性还可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负面影响,弱化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力学传递效果,优化建筑的抗震性能。

2.2、抵抗性原则

为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在结构体系设计中全方位考虑地震作用。为此,设计人员在工程结构设计期间,要建立相对科学和完善的抗震体系模型,确保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结构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抵御地震灾害的负面作用,也可充分展现模型的预防性作用和优势。上述工作也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为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合理设置抗震能力,且抗震性能设置不宜过大,需保障其自身结构体系力学的平衡性效果。

2.3、合理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有效抵御地震作用时造成的冲击力,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从结构的整体特点入手,将在地震作用下可能首先发生位移或形变的建筑部位找出来,并对导致这一部位出现形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设计不合理之处,进而对现有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然后再次重复同一的实验,直至整个布局受力平衡且无明显变形或形变位置为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遵循合理性原则,可对建筑结构形态、连接部位特征以及受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合理调整结构性能参数,科学选择材料设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的影响,减少坍塌问题的产生。

3、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作为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若想切实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就需要切实的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并在其中融入抗震设计内容,一方面避免建筑建立在危险区域的可能,另一方面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其性能及受力状态进行重新设计,以提升建筑强度、承载性能,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1、科学选址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建筑选址尤为关键,虽然突发的地震灾害可能使建筑物轰然倒塌,但科学合理的地理位置也可显着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结构可能产生明显的移位现象。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质的土体上,位移的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建筑结构设置于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土体上,不仅不利于完善建筑结构的性能,而且也会加大建筑物坍塌的风险。

为此,在建设项目选址的过程中,要以可有效控制地震作用影响的地区为首选,并全方位考量附近地形和地貌概况,将工程建设在平坦开阔的区域,注重建筑物周边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进而承受不同的荷载组合。若无法避开不利地质区域,设计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根据建筑的抗震能力,采取有效的地基基础设计和加大上部结构刚度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负面影响。

3.2、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在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设置多道抗震防线,采取该设计模式可控制地震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在抗震体系中应用延性优势较为明显的构件,这也是建筑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或者也可设置多种其他的建筑构件,形成第二和第三道防线。发生地震灾害时,如第一道防线受损,则可充分利用其他防线的作用和功能承受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冲击,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多到抗震防线的设置也能够消减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结构的威胁,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威胁,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中的稳定性,降低危险系数,减少对居民及周边环境的连带影响。

3.3、合理布局,控制地震能量

采取减少地震作用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严格控制地震灾害产生的能量,在建设土木工程结构的过程中,还需认真分析建筑物位移动作的影响因素,且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因素的合理预测与定量分析,以期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减弱地震震动产生的能量。同样重要的是,发生地震时,为严格控制建筑物可能出现的破损和变形问题,需认真分析和设计建筑底部位置的塑性变形,这种方法在地质硬度较高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显着的优势。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将结构间的关系及力传导方向等进行思考和分析,合理利用结构间的协作关系,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消减和把控,降低地震能量波集中传导对局部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和威胁,保证建筑的质量。在力传导分析中,要做好应力均衡划分的思考,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带来的威胁,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

3.4、加强结构抗震设计

3.4.1、防震缝设计

以预防地震为基本原则组织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筑,可以在特定位置设置防震缝,合理利用防震缝分解建筑内部结构,使建筑内部结构成为独立于其他结构的重要单元。缝隙两侧也需预留结构宽度,保证防震缝两侧建筑完全分离。如出现地震作用,则防震缝可有效减轻地震产生的波动,以规避建筑的某个部分影响建筑结构的其他部分。

3.4.2、抗震墙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则建筑物抗震墙所受的影响最为明显。墙体受到地震作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如问题较为严重也会引发建筑倒塌的情况。所以,抗震墙设计也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内容。

墙体设计需要高度满足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采取精细化设计方式。墙体横向设计期间,始终坚持均匀设计原则,确保发生地震灾害时,墙体不易产生横向位移。在墙体纵向设计阶段,为抵御严重的地震灾害,要规避墙体竖向裂缝,这里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建筑刚度与墙体的数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墙体的数量无法满足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则建筑结构的刚度过小,进而造成建筑位移过大,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所以,抗震墙设计和布置在抗震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

3.4.3、构件设计

现代房屋建筑建设中,工程质量与结构稳定性关系密切。轻质高强的工程受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也可减少地震灾害所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为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结构的自重。在规范施工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采用低质高强的材料能更好的维护房屋整体结构稳定性,增强其抵御地震的能力。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显着上升,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务必高度重视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和总结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过往经验,将总结的经验教训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且做好建筑的防震缝设计、抗震墙体设计以及构件设计,以此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优化房屋抗震性能,加快现代建筑行业的前进脚步。

参考文献

[1]王艳红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3)

[2]杨德明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

[3]肖凯峰.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05)

[4]杨国艳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I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01)

[5]戴红兵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

THE END
0.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范文要尽可能避免由部分结构而影响整个的抗震能力,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合理设置变形缝;第二,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遵循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同时,抗震设计的规定要明确,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应进行相应的空间结构计算。对不同形式的楼板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实际刚度计算;第三,对于相对较薄弱的部分应该乘以内力增大系数,在相关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5=/j}rn
1.简述建筑结构概念(精选5篇)因此,在方案阶段设计平立面时,应该重视对称和规则,为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建筑在地震灾害中有效规避可能受损的情况。在抗震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不规则的结构设计。若建筑方案设计不得已采用了不规则的结构布置,则需应利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进行合理、仔细的计算与分析,在设计时对结构对薄弱部位进行强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延性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92930qyon
2.住宅房屋的设计汇总十篇(4)打通关节的原则。打通关节维持平衡可以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如果遇到力量不能通畅,各个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遭到破坏,那么它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三、房屋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 1.在结构平面图上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的地域的防震烈度为六度区的时候,按照我国的防震设计要求,可以不必采用截面抗震验算,但结构的设计也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693?3jvor
3.抗震结构设计通用12篇抗震结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传力路径的科学规划,对地震力予以分散和消耗,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实际设计中,应坚持清晰性原则,根据建筑结构特征对传力路径加以科学规划。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对整个建筑结构实行分析和探讨,了解结构受力特征及外力施加中可能出现的位移情况,再结合模型进行计算,承载负荷,以此对传力路径加以科jvzquC41|ims{qq0zwktj~3eqo5icx|gp1>35=3jvor
4.抗震试题2. 简述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答案: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强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 刚性足够: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抵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振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 疏散通道畅通: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jvzquC41yy}/5?5fqey/pny1fqi09j;6hei99@5dh9>b8>7;76=20qyon
5.建筑抗震设计的特点12篇(全文)1 建筑抗震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 1.1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 1)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的原则。2)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3)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492kp;y0jvsm
6.抗震结构设计重要习题及答案.pdf抗震结构设计重要习题及答案.pdf 10页内容提供方:tianya189 大小:88.66 KB 字数:约1.98万字 发布时间:2021-10-05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6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抗震结构设计重要习题及答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712>4932625:6242652::0ujzn
7.工业厂房论文范文单层砖往厂房横向抗震计算的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选取:(1)当厂房柱为无筋砖柱或边柱为组合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可采用下端为固接、上端为铰接的徘架结构模型;(2)当厂肩边柱为无筋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士柱,在确定厂房自振周期时,砖柱下端按固接考虑,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砖柱下端按铰接考虑。这主要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426/j}rn
8.王立军权威解读新钢规《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17 钢标采用以抗震设防烈度为基础的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性能系数考虑结构的承载力与延性关系,以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考虑构件的延性。对钢框架结构、支撑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的抗震设计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使以性能系数和构件延性为基础的设防烈度抗震设计方法走向应用。 jvzq<84yyy4dglx0qtm/ew4zjd€0dƒiv1;=877mvon
9.现代诗摘抄(精选5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是在一定假想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去进行分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468?50qyon
10.14152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题试题卷1. 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A. TRUE B. FALSE 2.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中,对规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简化方法不一定要按协同工作条件进行内力、位移分析。( ) A. TRUE B. FALSE 3. 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99=:5;:/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