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
1、中柱顶部纵筋锚固可向里或向外弯折 12d,也可用锚头锚板,直锚长度够时可不做弯锚;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 入梁内做梁上部纵向钢筋,或将梁上部纵筋伸入柱内,按照图集节点要求进行锚固;
2、上柱与下柱相连时,若上下柱钢筋根数不同,根数较多的钢筋分别从楼面或梁底起算锚固长度 1.2Lae;
3、上柱与下柱相连时,若上下柱钢筋直径不同,直径较大的钢筋伸入直径较小一侧柱中,接头位置宜在直径较小柱 中;
4、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 50%。
通病现象
剪力墙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
1、墙体水平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墙体水平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ae 时,可不必 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2、剪力墙竖向钢筋伸入板顶后,水平弯折 12d,当直锚长度≥Lae 时,可不弯锚;3、一、二级抗震等级非底部加强部位或三、四及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搭接长度 为 1.2Lae。
案例图片
通病现象
框架梁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
1、中间支座 KL 梁直锚段从柱边起算,且≥Lae;
2、边支座 KL 上部钢筋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e,向下弯锚 15d,WKL 不同之处是向下弯锚至梁底;
3、梁上部通常筋连接位置宜在跨中 ln/3 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在支座 ln/3 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接 头率不宜大于 50%。
通病现象
板钢筋锚固、接头位置不当
1、纵筋在端支座应伸至支座(梁或剪力墙)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 15d,当直段长度≥La 时可不弯折;
2、中间支座处钢筋应伸过梁中心线且≥5d;
3、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150,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Ll。
案例图片
通病现象
墙体竖向钢筋移位
原因分析
1、 出板面钢筋固定不到位
2、 梁筋过密,迫使墙柱筋移位
3、 墙柱筋不垂直、扭转,插筋未校正
防治措施
1、复杂钢筋节点翻样设计
2、加强钢筋放线定位
3、出板面插筋应及时校正,绑扎或点焊限位箍固定牢固
通病现象
变截面插筋漏埋
原因分析
1、 未全面看图,上下层图纸未对照结合
2、 检查不到位,未安排专人检查插筋位置、数量
防治措施
1、 应仔细看图读图,尤其是柱子变截面、变直径楼层
2、 工序交接前,安排专人检查插筋位置、数量
通病现象
墙柱钢筋保护层不到位
原因分析
1、 保护层垫块强度不够,受力破损
2、 保护层垫块安置不到位,造成倾斜、脱落
3、 钢筋扭转、偏斜,造成一侧保护层过厚
4、 箍筋、拉钩尺寸不准确,使钢筋内收,保护层加厚
防治措施
1、 大直径钢筋保护层垫块宜采用细石砼制备
2、 垫块应绑扎于钢筋交叉点上,防治翻滚、脱落
3、 竖向钢筋绑扎完后,应校正,不倾斜、扭曲
4、 箍筋、拉钩尺寸下料应准确,绑扎应牢固
通病现象
洞口或预埋管处加强筋 设置不到位
原因分析
1、 钢筋绑扎后,水电工埋管切断钢筋未做加强处理
2、 对洞口加强筋构造形式不熟悉
防治措施
1、 水电工切割开的洞口应及时通知土建进行处理
2、 认真按洞口加强筋大样进行施工
3、 隐蔽前进行着重检查
案例图片
通病现象
节点钢筋漏绑
原因分析
1、 节点区钢筋较密,层次较多,不易绑扎
2、 钢筋超出板面,将已绑好的钢筋强行砸低,造成松扣、 脱落
3、 先封闭模板,造成箍筋无法绑扎
防治措施
1、复杂钢筋节点翻样设计
2、对复杂区域的钢筋,先绑扎完毕后,再封闭模板
3、加强对二排筋的绑扎固定,防治脱落
4、浇筑前派专人检查,对漏绑的进行补绑
通病现象
主次梁交接处加密箍设置不 到位
原因分析
1、 未离梁边 5cm 处设置第一道附加箍
2、 附加箍设置未结合原箍筋配置设置 3、 附加箍设置在次梁上
防治措施
1、主次梁相交的地方,由于次梁传来的集中力较大,为克服剪力不利 影响,在主梁上连续设置 3 道附加箍筋,原箍筋正常设置
2、若相交处为等高梁,则在两条梁上同时设置附加箍筋
3、若设计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附加箍筋道数
通病现象
楼板面筋踩踏变形
原因分析
1、 支座负弯矩筋马蹬间距大、数量少,距离根部过
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踩踏变形,未设专人及时修复
3、 混凝土浇筑时未编制方案或未按方案执行
防治措施
1、 板筋绑扎时上部受力筋在上面,下部受力筋在下面
2、 绑扎的时候,面筋、支座负筋必须满扎
3、 合理设置马蹬数量、位置,保证面筋位置
4、 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工及时修复校正被踩踏面筋
案例图片
通病现象
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或搭接区 箍筋设置不到位
原因分析
1、 对搭接纵筋的受力属性不清楚
2、 对连接区域的长度不清楚
3、 对搭接区的箍筋配置不清楚或忽略
防治措施
1、 了解所搭接钢筋的受力属性,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纵向受拉钢筋、 受扭钢筋搭接长度为:Lle 或 Ll,根据接头率来判别搭接修正系数
2、 熟悉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绑扎搭接为 1.3Ll,机械连接为 35d 且≥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