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名词解释和简答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1、 抗震设计 是指通过设计使结构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地震所造成的破坏。 抗震设计包括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及构造措施等。抗震设计的 4 个准则:强度准则:保证不坏(小震)刚度准则:保证适用性(小震)能量准则:减小地震作用(大震)延性准则:增 强抗倒塌能力 (大震)2、 设 计 地 震 分 组 : ( 近震与远震的不同影响)讨 论的是同烈度,不同震中距对不同建筑的震害影 响。3、 地 震 按 成 因 分为 :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 震。4、 按 震 源 深 度分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 >300km) 、 中源 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和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60km

2、) 。5、 按 地 震 序 列的特点分为 :主震型、震群型、单发型(或孤立 型)地震。6、 按 剧 烈 程 度 分为:微震(1 级)、有感地震( 24 级) 、破坏性地震( 5 级以上) 。 7 级以上称 为强烈地震,8 级以上为特大地震。7、 现 行 规 范 的 抗御地震基本做法是 : 1) 、抗震方案设计(概念设计) 2) 、采取 抗震构造措施(构造设计) 3) 、 进行抗震验算 (计算设计)通过以上手段达到抗震的目的。这 就是抗震设防。8、 震级 : 一次地 震强弱的等级。9、 烈度定义 : 某 一地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由地面建筑的破坏程度、物体的振动及运动强烈程度而定。10、 基 本

3、 烈度 : 在 50 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11、 多 遇 烈 度 :出现频率最多的低于基本烈度的称为多遇烈度;12、 罕 遇 烈度 :很少出现的高于基本烈度的大的地震烈度称为罕遇烈度。13、 两 阶 段的常规设计方 法 :第一阶段,通过对多遇地震弹性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截面强度验算,保证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第二阶段,通过对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大震不倒。14、 抗 震 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15、 抗 震 设防的一般目标:“小震不坏” : 当遭遇多遇的、低于设防

4、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使用; “中震可修” :当遭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6、 建 筑场地的类别 :与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关。为什么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划分?即使在同一烈度区内,由于场地条件的不同,建筑物的震害也有很大差异,将建筑场地按其对建筑物地震作用的强弱和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根据不同的建筑场地类别采用相应的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17、 砂 土 液化 : 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

5、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 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18、 影 响 液 化的因素:土 层的地质年代:古老的不易液 化,新近的易液化。土层土粒 的组成和密实 度,细砂比粗砂易液化,松散的 比密实的易液 化。可液化土的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埋深越深、地下水越深越不易液化。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19、 结 构 的 地震反应: 在地运动的干扰下,结构运动状态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内 力及变形的变

6、化。20、 地 震 反应算不准的原 因: 需准确知道地面运动,而 这是不确定的。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的不确定性。结构和地基的相互影响、协同工作的不确 定性。21、 结 构 的地震作用效应 :地震作用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主要有 弯矩、剪力、轴向力和位移等。20、 重力荷载代表值 : 将恒荷载与活荷载一起考虑,并对活荷载 进行折减。21、 、 反应谱 :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 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根据反应谱的图形及公式,讨论影响结构地震作用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场地土的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共同影响的特征周期;结构的自振周期; 设防烈度;阻尼比。如何软件小地震作用

7、?使结构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增大结构的阻尼比;使建筑结构做到轻质高强, 即减轻gi ; 当t>tg 时,增大结构的自振周期。22、 主振型 :对应于结构的某一自振频率,结构各质点振动的位移比是一个定值,这就是主振型,简称振型。结构的振型数与自振频率数相 同。23、底部剪力法的 假设: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建筑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 形为主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假定位移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接近于直线24、 鞭稍效应 :突出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高振型影响较大,将遭到严重破坏,称为鞭稍效应。25、 顶部附加作用是考虑振型的修正。?鞭梢作用是 考虑刚度突

8、变对地震作用产生的影响。27 、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两个部分: 一是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变形验算。二是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28 、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目的 :避免建筑物的非结构构件在小震下出现破坏,保证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29 、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 防倒塌,保证大震不倒。30 、“ 概 念 设计 ” :是根据实际的经验或试验研究所得到的非常重要的定性设计原则或工程判断进行设计。包括: 场地选择,建筑平立面造型,结构体系的选择,非结构构件的处理,材料的选用等。31 、 引起扭转振动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或地震时地面各点

9、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二是结构本身不对称,即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32、关于地基基础设计,抗震规范有如下规定 :避开危险地带(如断裂带等)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软弱地基上的基础应加强其整体性和刚性。33、34、多道抗震 防线(意义): 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 如框架 -抗 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系统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系统组成。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

10、,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为什么多道抗震防线对抗震结构设计是必要的? 当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地震袭击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住后续的地震动的冲击,可保证建筑物最低限度的安全,免于倒塌。框架-抗震墙体系 :由延性框 架和抗震墙两个 系统组成,第一 道防线:抗震墙, 承担水平地震荷 载,保护框架承 担竖向荷载;第 二道防线:延性 框架,承担竖向 荷载。35、结构的延性 定义为:结构承 载能力无明显降 低的前提下,结 构发生非弹性变 形的能力。36、延性设计的 原则:(1)在结 构的竖向,应该 重点提高楼房中 可能

11、出现塑性变 形集中的相对柔 弱楼层的构件延 性。(一般是底 层) (2)在平 面位置上,应该 着重提高房屋周 边转角处、平面 突变处以及复杂 平面各翼相接处 的构件延性。对 于偏心结构,应 加大房屋周边特 别是刚度较弱一端构件的延性0 (3)对于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抗 侧力体系,应着 重提高第一道防 线中构件的延 性。(4)在同一 构件中,应着重 提高关键杆件的 延性。(5)在同 一杆件中,重点 提高延性的部位 应该是预期该构 件地震时首先屈 服的部位。37、改善构件及 结构延性的途 径:(1)控制构 件的破坏形态, 弯曲破坏的延性 远远大于剪切破 坏的延性。称为:“强剪弱弯”设 计原则。(2)

12、控制框架结 构的破坏机制, 使梁的弯曲破坏 先于柱的弯曲破 坏。称为:“强 柱弱梁”设计原 则。(3)结构构 件破坏与节点破 坏的关系,使构件的破坏先于节 点的破坏。称为:“强节点弱构 件”设计原则。(4)避免构件的 锚固破坏,称为:“强锚固”设计 原则。(5)减小 杆件轴压比(n/bchcfc ) (6) 高强混凝土的应 用范围,规范规 定:9度时不宜超 过c6q 8度时不 宜超过c7q (7) 钢纤维混凝土的 应用,良好的抗 冲击韧性和抗地 震延性。(8)型 钢混凝土的应用 框架:还有加密 箍筋38、抗震等级: 考虑建筑物抗震 重要性类别,地 震烈度,结构类 型和房屋高度等 因素,对钢筋混

13、 凝土结构和构件 的抗震要求划分 等级,以在计算 和构造上区别对 待。39、轴压比:n n 柱组 fcac合的轴向压力设 计值与柱的全截 面面积和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设 计值乘积之比。剪压比:截面 内平均剪应力与 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设计值的比 值。40、框架柱抗震 设计设计原则及 要点:强柱弱 梁,使柱尽量不 出现塑性钱 柱设计弯矩的取 值及计算。在 弯曲破坏之前不 发生剪切破坏, 使柱有足够的抗 剪能力柱设 计剪力的取值及 计算。控制柱 的轴压比不要太 大轴压比的 限值。加强约 束,配置必要的 约束箍筋构造要求。41、什么情况下 设置防震缝? 平面尺寸、局部尺寸或立面形状不符合规范的有关规

14、定,而又未在计算和构造上采取相应措施 时;房屋长度 超过所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又无条件采取特殊措施而必须设置伸缩缝时; 地基土质不均 匀,房屋各部分的预计沉降量 (包括地震使的沉陷) 相差过大,必须设置沉降缝时;房屋各部分的质量或结构抗侧移刚度大小悬殊时。42、结构的抗侧力构件有 : 框架、墙体、竖向支撑等。43 、 砌体结构圈梁作用:提高房屋的整体性,使房屋形成整体箱形。提高楼盖的刚度和整体型。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的影响。44 、 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对砌体的初裂荷载无明显提高,对砌体抗剪强度可提高 1030%。主要作用是对墙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

15、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抗倒塌措施。45 、 计算多质点体系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 :矩阵迭代法、能量法、 等效质量法、顶点位移法。46 、“强柱弱梁” 的设计原则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危害更大的住上出现塑性 铰。 怎样实现? 同 一节点上、下柱 端截面极限抗弯 承载力之和大于同一截面内节点左、右梁端截面 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之和,乘以一 柱端弯矩系数。47 、“ 强剪弱弯” 的设计原则 : 在弯曲破坏之前避免梁柱端截面先发生脆性的剪 切破坏。怎样实现? 控 制剪压比,选用合适的截面尺 寸;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箍筋,选用合适的配箍特征值;

16、选用合适的混凝土强 度;控制剪跨比和轴压比;使弯曲破坏限于剪切破坏发生,即让抗弯承载力小于 抗剪承载力48 、 结构的刚心:水平地震作用 下,结构抗侧力 的合力中心49 、 地震影响系数a: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50 、 动力系数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51、场地覆盖层厚度 :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52、 等效剪切波速: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53、 抗震防线:在抗震体系中,吸收和消

17、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各部分。当某部分结构出现破坏,降低或丧失抗震能力,其余部分能继续抵抗地震作用。54、 层间屈服机制 : 结构的竖向构件先于水平构件屈服,塑性铰先出现在柱上。55、 总体屈服机制: : 结构的水平构件先于竖向构件屈服,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上,即使大部分梁甚至全部梁上出现塑性铰,结构也不会形成破坏机构。56、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y(i)vy(i)/ve(i),第 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1、 工程结构抗 震设防的三 个水准是什 么?如何通 过两阶段设 计方法来实 现?答: 抗震设防

18、的三个水准 :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 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 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两阶段设计方 法:第一阶段设计: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答:小震指该地区 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2%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

19、度,又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10%的地震烈,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工3%左右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2、 抗 震 设 计 中 为什么要限 制各类结构 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

20、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3、 简 述 现 行 抗 震规范计算 地震作用所 采用的三种 计算方法及 其适用范围。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 1) 高度不超过 40 米, 以剪切变 形为主且 质量和刚 度沿高度分布比较 均匀的结 构,以及 近似于单 质点体系的结构, 可采用底 部剪力法 计算。( 2) 除上述结 构以外的 建筑结 构,宜采 用振型分 解反应谱 法。(

21、 3) 特别不规 则的建 筑、甲类 建筑和规 范规定的 高层建 筑,应采 用时程分 析法进行 补充计 算。4、 什 么 是 动 力 系数、 地震系 数和水平地 震影响系 数?三者之 间有何关 系?答: 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弹 性体系的最 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 震地面运动 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地震系数是 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5、 什 么 是 鞭 端 效应, 设计时如何考虑这 种效应?答: 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

22、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6、 框 架梁抗震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强剪弱弯”?答: 强柱弱梁,梁端先于柱出现塑性铰,同时塑性铰区段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剪弱弯, 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强节点、 强锚固,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二、三级框架梁,梁 端截面组合的剪 力设计值调整 为:mb mbv vb vgbln7、简述“强柱弱 梁”的概念以及 实现“强柱弱梁” 的主要措施答:强柱弱 梁概念为使 梁端

23、先于柱 端产生塑性 较,控制构件 破坏的先后 顺序,形成合 理的破坏机 制。在截面抗震 验算中,为保证 强柱弱梁,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 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 柱节点处,(除框架顶 层和柱轴压 比小于 0.15 及框支梁与 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 组合的弯矩 设计值应符 合:mc c mb其中c为柱 端弯矩增大系 数,(一级为取 1.4,二级取 1.2, 三级取1.1 )8、简述提高框 架梁延性的主要 措施?答:(1)“强 剪弱弯”,使 构件的受剪 承载力大于 构件弯曲屈 服时实际达 至ij的剪力 值,以保证 框架梁先发 生延性的弯 曲破坏,避 免发生脆性 的剪切破 坏;(2)梁端塑性 校

24、的形成及 其转动能力 是保证结构 延性的重要 因素:一方 面应限制梁 端截面的纵 向受拉钢筋 的最大配筋 率或相对受 压区高度, 另一方面应 配置适当的 受压钢筋(3)为增加对 混凝土的约 束,提高梁 端塑性钱的 变形能力, 必须在梁端 塑性校区范 围内设置加 密封闭式箍 筋,同时为 防止纵筋过 早压屈,对 箍筋间距也 应加以限 制。(4)对梁的截 面尺寸加以 限制,避免 脆性破坏。9、砌体结构中 设置钢筋混凝土 构造柱和圈梁的 作用?答:设置钢筋混 凝土构造柱的作 用:加强房屋的 整体性,提高砌 体的受剪承载力 (10%-30%),对砌 体有约束作用, 提高砌体的变形 能力,提高房屋 的抗震

25、性能。设置圈梁的作 用:增加纵横墙 体的连接,加强 整个房屋的整体 性;圈梁可箍住 楼盖,增强其整 体刚度;减小墙 体的自由长度, 增强墙体的稳定 性;可提高房屋 的抗剪强度,约 束墙体裂缝的开 展;抵抗地基不 均匀沉降,减小 构造柱计算长 度。10、 什么是 地基液化现 象?影响地 基液化的因 素?答:饱和的粉土 和砂土,在地震 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 缩而无法排出, 使得孔隙水压力 增大,土体颗粒 的有效垂直压应 力减小,颗粒局 部或全部处于悬 浮状态,土体的 抗剪强度接近于 零,呈现出液态 化的现象。影响因素:土层 的地质年代:地 质年代越古老, 越不易液化 土的组成:级配 良好的

26、砂土不易 液化粉土中粘粒含量 超过一定限值 时,不易液化 土层的相对密 度:土层的相对 密度越大,越不 易液化土层的埋深:埋 深越大,越不易 液化地下水位的深 度:地下水位越 深,越不易液化 地震烈度和地震 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 越长,越易液化11、 强柱弱梁、强剪弱 弯的实质是 什么?如何 通过截面抗 震验算来实 现?答:(1)使梁 端先于柱端产生 塑性较,控制构 件破坏的先后顺 序,形成合理的 破坏机制(2)防止梁、 柱端先发生脆 性的剪切破 坏,以保证塑 性较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截面抗震 验算中,为保 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 处,(除框架顶

27、层 和柱轴压比小于 0.15及框支梁与 框支柱的节点 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八.口.mc c mb其中c为柱端弯 矩增大系数,(一 级为取1.4,二级 取1.2,三级取 1.1 )为保证强剪弱 弯,应使构件的 受剪承载力大于 构件弯曲屈服时 实际达到的剪力 值,对一、二、 三级框架梁,梁 端截面组合的剪 力设计值调整 为:lrm b m bvbvgbln对一、二、三级 框架柱,柱端截 面组合的剪力设 计值调整为:mc m: v vc - 一hn12、 什么叫轴压比?为 什么要限制 柱的轴压 比?答:轴压比:n n 组 合 的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与 柱 的 全 截 面 面 积

28、和 混 凝 土 轴 心抗 压 强 度 设 计fcac值男应13、 为什么乘应力要限制多层积力的砌体房屋抗之与大震横墙间和混小。距?轴压比大小是凝限答:(1)横墙影响柱破土制间距过大,会坏形态和轴梁使横墙抗震变形性能心柱能力减弱,横的重要因抗的墙间距应能素,受压构压男满足抗震承件的位移强压载力的要求。延性随轴度比,(2)横墙间距压比增加设主过大,会使纵墙而减小,为计要侧向支撑减少,保证延性值是房屋整体性降低框架结构的为(3)横墙间距的实现,应比了过人,云使楼限制柱的值,防盖水平刚度轴压比。用止不足而发生剪压比 答:剪以梁过大的平面压反柱内及形,从而比映混不能有效地为构凝将水平地震v件土作用均匀传

29、fcbh截过递给各抗侧,指面早力构件,这将构上发使纵墙先发件承生生出平面的截受斜过大弯曲变面名压形而导致破上义破坏,即横墙间平男坏。距应能保证均楼盖传递水 平地震作用 所需的刚度 要求。14、 在 什 么 情况下结构会产生扭转振动?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扭转振动?答:体型复杂的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 转,主要原因是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措施: 建筑平面布置应简单规整质量中 心和刚度中心应尽量一致对复杂 体型的建筑物应予以处理15、 什 么 是 剪压比,为什么要限制剪压比?答: 剪压比是截面内平均 剪应力与混 凝土抗压强 度设计值之 比。剪压比过

30、大,混凝土会过 早发生斜压 破坏 , 箍筋不 能充分发挥 作用 , 它对构 件的变形能 力也有显著 影响, 因此应 限制梁端截 面的剪压比。16、 什 么 是震级?什么 是地震烈 度?如何评 定震级和烈 度的大小? 答:震级是表示地震本 身大小的等 级, 它以地震 释放的能量 为尺度, 根据 地震仪记录 到的地震波 来确定。 地震烈度是 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 筑物遭受一 次地震影响 的强弱程度, 它是按地震 造成的后果 分类的。 震级 的大小一般 用里氏震级 表达 地震烈度是 根据地震烈 度表, 即地震 时人的感觉、 器物的反应、 建筑物破坏 和地表现象 划分的。 17、 抗 震 设计时,为什

31、 么要对框架 梁柱端进行 箍筋加密?答: 梁柱端箍筋加密: 加 强对混凝土 的约束, 提高 梁柱端塑性 铰的变形能 力, 提高构 件的延性和 抗震性能, 同 时避免纵筋的受压屈曲18、 多 层 砌 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 端和转角处?答: ( 1 )楼梯 间横墙间距 较小, 水平方向刚度相对 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 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 向支承少, 受 到地震作用 时墙体最易 破坏2) 房屋端部和转角处, 由于 刚度较大以 及在地震时 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 显增大,受力复杂, 应力比 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 转角处所受 房屋的整体 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 问布置于此, 约

32、束更差,抗 震能力降低, 墙体的破坏 更为严重19、 采用底 部剪力法计 算房屋建筑 地震作用的 适用范围? 在计算中, 如何考虑长 周期结构高 振型的影 响?答:剪力法的 适用条件:(1)房屋结构 的质量和刚 度沿高度分 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 高度不超过 40m(3)房屋结构 在地震运动 作用下的变 形以剪切变 形为主(4)房屋结构 在地震运动 作用下的扭 转效应可忽略不计为考虑长周 期高振型的 影响,建筑 抗震设计规 范规定: 当房屋建筑 结构的基本 周 期 ti 1町时, 在顶部附加 水平地震作 用,取fn nfek 再将余下的 水平地震作 用(1 n)fek 分配给各质 点' 八、figihi-(1gjhjj 1结构顶部的 水平地震作 用为fn和fn之和20、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 屋因建筑、 结构布置不 当产生的震 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 害的原因是 什么?答:(1)建 筑平面形状 复杂,由于 扭转效应、 应力集中震 害加重(2)房屋立面 凹进凸出,可 导致建筑物 竖向质量和 刚度突变,使 结构某些部 位的地震反 应过于剧烈, 加重震害(3)房屋高宽 比较大,底层 框架柱可能 n)fek因地震倾覆 力矩引起的 巨大压力或 拉力而发生 剪压或受拉 破坏(4)防震缝设 置不当,若 防震缝宽度 不够,相邻 建筑物易发 生碰撞而造成破坏(5)结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地震科普什么是构造地震?上海市地震局来源:上海市地震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jvzquC41f{428<3eqo5bt}neng5HH\=V8CN17:9JU:=/j}rn
1.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有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造成的,比如两个板块碰撞的地方就很容易发生地震,也即地震带,象日本,台湾地震就比较频繁 火山地震就很好理解了,即由火山引起的 陷落地震是因为地下被掏空了,上面的东西就沉下了,比如碳酸岩发育的地方下面出现溶洞如果上面压力过大就会出现塌陷 jvzquC41yy}/eqzcpi3gcw3eqo5og€x1eco.dmfcfe€fp7mvo
2.余震是怎么产生的余震一般多久后发生天气资讯地震余震 地震的名词解释 震源:地下发生振动的发源地。 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 震中区:震中附近的地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震级:是度量地震大小的等级,即衡量震源释放出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1jvzquC41o0nvqlmgyw4dqv4ujq}`3?=:21
3.地震工程学同济思考题答案第一、二章地震的基础知识1、世界地震分布的主要集中区域是什么?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2、地球内部的基本构造是什么?地壳(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岩石)、地幔(上、下地幔、岩石和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3、4、5、从地震成因、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上划分,地震类型主要有哪些?(构造、火山、陷jvzquC41yy}/5?5fqey/pny1fqi02;7h2c>1ho5c9;;75l6ge7jb79j474:eg=6:f2=:0qyon
4.土木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知识学习(2017年最新版)77、单项选择题 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78、名词解释 震中 点击查看答案 79、填空题 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jvzq<84yyy4:3n}co0usi8jzco599662:2522A59484ivvq
5.云南大学2023自命题考研大纲:626普通地质学本科目考试,通常采取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具体采取哪些题型,视当时具体情况确定。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满分150分,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绪论: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地质学发展史,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二 矿物:掌握矿物、晶体等概念,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jvzquC41o0qpqujctp4dqv4mcqbp87244683;4375=97>3jvor
6.《地震勘探原理》复习总结由地震观测资料出发,并利用相关物探、测井、钻井和地质等资料应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知识解释地下地质构造,分析沉积特征,描述储层特性,进行油气预测。 2.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 (一)振幅解释(二)波阻抗反演(三)相干体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人工地震:由人工作用产生的地震,人们通过用炸药爆炸、敲击振动,引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68==:744ivvq
7.多高层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参考资料50. 一幢5 层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0.2g),场地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自振周期为T1=0.4s,阻尼比ξ=0.035,该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是()。 A. 0.18 51.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有下述解释,正确的是:() B. 同样烈度下,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高度的房屋应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4682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