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图论学习笔记总结达达wudi

1、一个图是一个有序对<V, E>,记为G=(V, E)注:图G 的顶点集记为V(G),边集记为E(G)。图G 的顶点数(或阶数)和边数可分别用符号n(G)和m(G)表示;

2、无环无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

3、设有两个图G1=(V1, E1)和G2=(V2, E2),若在其顶点集合间存在双射,使得边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设u1↔u2, v1↔v2, u1, v1∈V1,u2, v2∈V2;u1v1∈E1当且仅当u2v2∈E2,且u1v1与u2v2 的重数相同。称G1与G2同构,记为G1≌G2;

4、图的度序列:一个图G的各个点的度d1, d2,…, dn构成的非负整数组(d1, d2,…, dn)称为G的度序列

注:(1)常用δ表示最小度,▲表示最大度;(2)握手定理:图G的度和为边数的2倍——sum(d)=2m;(3)判定条件:非负整数组(d1, d2,…., dn)是图的度序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i 为偶数。

5、图的图序列:一个非负数组如果是某简单图的度序列,则称其为可图序列;

6、自补图——性质:若n阶图G是自补图,则有n=(0,1)mod(4)

7、图的基本运算:联图G1VG2;积图G1XG2

注:对于积图,点数为n1+n2,边数为n1m2+n2m1对于联图,点数为n1n2,边数为m1+m2+n1n2

8、偶图——偶图的判定定理:一个图是偶图当且仅当它不包含奇圈

9、图的代数表示——其中Ak=(a)ijk表示顶点i到顶点j长度为k的途径数目

1、完全图n阶Kn:m(Kn)=n(n-1)/2

2、一个图的度数为奇数的顶点数为偶数

3、正则图的阶数和度数不同时为奇数

第二章-数

1、树是连通的无圈图;无圈图即是森林

注:若G是具有n点m边的树,则下列命题等价

(1)G是树

(2)G无环且任意两个不同点之间存在唯一的路

(3)G连通,删去任意一条边便不连通

(4)G连通或无圈,且m=n-1

(5)G无圈,添加任何一条边可得到唯一的圈

2、最小生成树——图G的一个生成子图T若是树,则其为G的一颗生成树

注:最小生成树求法:Kruskal算法、破圈法、Prim算法

3、根树——一颗非平凡有向树,恰有一个顶点入度为0,其余所有顶点入度为1,出度为0为树叶,树根和内殿统称为分支点

4、m元完全树——对于根树T每个分支点至多m个儿子,成为m元树,若每个分支点恰有m个儿子,则称为完全m元树

注:对于完全m元树T,由分支点i,树叶t则 (m-1)i=t-1

1、树和森林都是简单图

2、树和森林都是偶图

3、每颗非平凡树至少含有两片树叶

证明:树中去最长路V1V2...Vk, 则V1和Vk在最长路中只能有一个邻接点,否则要么存在圈,要么不是最长路,故得证

4、树是含有边数最少的连通图,是最小连通图——连通图的边数至少为n-1

证明:分情况讨论:(1)若G无一度顶点,则显然成立,根据握手定理(2)若G有一度顶点,采用归纳法,n=1成立一次类推

5、树是含有边数最多的无圈图

6、假定(n,m)是森林G,则m=n-k

7、若G是树,且最大度大于等于k,则G至少有k片叶子

证明:若G至多有k-1片叶子,则由握手定理 k+k-1+2(n-k)=2n-1>2n-2,不是树了,故得证

8、每颗连通图至少包含一个生成树

第三章 图的连通度

1、途径——若边不重复则为迹——若既边不重复又点不重复则为路

2、最短路:连接uv的长度最短的路的长度,也称为uv的距离

3、连通图:图G的任意两点是连通的

4、连通分支:图G的连通分支的个数称为分支数,记为ω(G)

5、点连通度:对n阶非平凡连通图G,若G存在顶点割,则称G的最小顶点割的点数为G的连通度,点连通度符号为k(G)

6、边连通度:对于连通图G,边割集的最小边割数称为最小边割,记为λ(G)

1、若图G中不同点uv存在途径,则uv存在路,若过点u存在闭迹,则过点u存在圈

2、若过点u存在闭途径,则过点u不一定存在圈(途径的边可重复)

3、在n(n≥2)阶连通图中,至少有n-1条边(数学归纳法),若边大于n-1,则至少有个圈

4、若一个图G的最小度大于等于2则图G必然有圈

5、若G不连通,则图补图一定是连通图

6、k(Kn)=n-1,k(Cn)=2;λ(Kn)=n-1,λ(Cn)=2

7、非平凡连通图均是1连通的;图G是2连通的当且仅当G连通、无割点且至少有3割点(K2连通度为1)

8、非连通图和平凡图的边连通度为0

9、对任意的图G,有κ(G)≤λ(G)≤δ(G)

10、设G为n点m边的连通图则

(1)若δ(G)≥n/2,则G必连通(反证法),且λ(G)=δ(G)(2)对正整数 k<n,若δ(G)≥(n+k-1)/2,则G是k连通的

11、敏格尔定理

设x与y是图G中的两个不相邻点,则G中分离点x与y的最小点数等于独立的(x, y)路的最大数目设x与y是图G中的两个不相邻点,则G中分离点x与y的最小边数等于G中边不重的(x, y)路的最大数目。

第四章 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

1、欧拉图:对于连通图G,如果G中存在经过每条边的闭迹,则称G为欧拉图,简称G为E图

2、欧拉环游:欧拉闭迹又称为欧拉环游,或欧拉回路

3、欧拉迹:对于连通图G,如果G中存在经过每条边的迹,则称该迹为G的一条欧拉迹

4、哈密尔顿图:如果经过图G的每个顶点恰好一次后能够回到出发点,即存在H圈的图称为哈密尔顿图,简称H图

5、哈密尔顿圈:经过图中每个点仅一次的圈是哈密尔顿圈

6、哈密尔顿路:图G的经过每个顶点的路称为哈密尔顿路

7、中国邮递员问题:图论模型为在一个连通的具有非负权的赋权图G中找一条包含每条边 (允许重复) 且边权之和最小的闭途径,称之为最优环游。

1、欧拉图E图判定条件:

(1)G是欧拉图(2)G的顶点度数为偶数(3)G的边集合能划分为圈(4)G存在欧拉迹当且仅当G中只有两个顶点度数为奇数

2、哈密尔顿图H图

性质定理(必要条件):若G是H图,则对任意非空子集S,有w(G-S)≤|S|

判定条件(1)(充分条件)对于δ(G)≥n/2,则G是H图(2)(充分条件)对任意u,v有d(u)+d(v)≥n,则G是H图(3)(充分必要条件)图G是H图当且仅当他的闭包是H图(4)(充分条件、度序列判定法)设简单图G的度序列是(d1, d2,…,dn),其中d1≤d2≤…≤dn,并且n≥3。若对任意的m<n/2,或者dm>m,或者dn-m≥n-m,则G是H图。(5)若G是n>3阶非H连通图,则G必度弱于某个Cm,n图

第5章 匹配

1、如果M是图G的边子集(不含环),且M中的任意两条边没有共同顶点,则称M是G的一个匹配或边独立集

注:匹配、饱和点与非饱和点:设M是图G的边子集,若任意的e∈M,e 都不是环,且属于M的边互不相邻,则称M为G的一个匹配。设M为 G的一个匹配,对v∈V(G),若v是M中某边的一个端点,则称v为M饱和点,否则称为M非饱和点

2、最大匹配:如果M是图G的包含边数最多的匹配,称M是G的一个最大匹配

3、完美匹配:若最大匹配饱和了G的所有顶点,称它为G的一个完美匹配

注:完美匹配必是最大匹配,而最大匹配不一定是完美匹配; 最大匹配必存在,完美匹配不一定存在;G存在完美匹配的一个必要条件是G的点数必然为偶数

4、最优匹配:设G=(X, Y)是边赋权完全偶图,G中的一个权值最大的完美匹配称为G的最优匹配

5、因子分解:所谓一个图G的因子分解,是指把图G分解为若干个边不重的因子之并。k-因子分解:每个因子均为k-因子的因子分解,此时称G本身是k-可因子化的

1、设M是匹配,K是覆盖,若|M| = |K|,则M是最大匹配,且K是最小覆盖

2、设G=(X, Y)是偶图,则G存在饱和X的每个顶点的匹配的充要条件是:|N(S)|≥|S|

3、若G是k (k>0)正则偶图,则G存在完美匹配

4、在偶图中,最大匹配中的边数等于最小覆盖中的点数

5、K2n和kn,n完美匹配个数分别是(2n-1)!!、n!

(1) K2n可一因子分解(2) K2n+1可2因子分解,分解成n个2因子(3) K2n可分解为一个1因子和n-1个2因子之和->即2n-1个1因子(4) 具有H圈的三正则图可一因子分解(充分条件)(5) 每个没有割边的3正则图是一个1因子和1个2因子之和

第6章 平面图

1、平面图:如果能把图G画在平面上,使得除顶点外,边与边之间没有交叉,称G可以嵌入平面,或称G是可平面图。可平面图G的边不交叉的一种画法,称为G的一种平面嵌入,G的平面嵌入表示的图称为平面图

2、极大平面图:设G是简单可平面图,如果G是Ki (1≤i≤4),或者在G的任意非邻接顶点间添加一条边后,得到的图均是非可平面图,则称G是极大可平面图。极大可平面图的平面嵌入称为极大平面图

3、极大外平面图:若一个可平面图G存在一种平面嵌入,使得其所有顶点均在某个面的边界上,称该图为外可平面图。外可平面图的一种外平面嵌入,称为外平面图

4、平面图的对偶图:给定平面图G,G的对偶图G*如下构造:1) 在G的每个面fi内取一个点vi*作为G*的一个顶点;2) 对G的一条边e,若e 是面 fi 与 fj 的公共边,则连接vi*与vj*,且连线穿过边e;若e是面fi中的割边,则以vi为顶点作环,且让它与e相交

注:对偶图性质:(1)平面图的对偶图必连通

(2)|V(G*)|=|φ(G)|

(3)|E(G*)|=|E(G)|

(4)|φ(G*)|=|V(G)|

1、次数公式:sum(deg(f))=2m

2、欧拉公式:n-m+Φ=2(对于连通平面图);n-m+Φ=k+1(对于k个连通分支的平面图)

3、平面图的必要条件

(1) 对于n≥3,则m≤3n-6 =>可推出K5为非可平面图(2) 若对每个面f,由deg(f)≥l≥3,则m>l/(l-2)*(n-2)=>可推出K3,3为非可平面图(3) 简单可平面图G,δ(G)≤5

4、一个连通平面图G是2连通的当且仅当G的每个面的边界是圈

5、对于极大可平面图G

(1) G必连通(2) 若G阶数至少为3,则G无割边(3) 充分必要条件:G中的各个面次数均为3且为简单图,即每个面的边界均为三角形(4) m=3n-6, φ=2n-4(5) 若G是一个阶数至少为4的极大外可平面图,则G中存在两个度数为2且不相邻的点

6、设G是一个具有n (n≥4)个点,m条边的简单连通外平面图。若G不含三角形,则m≤(3n–4)/2

7、每个至少有7个顶点的外可平面图的补图不是外可平面图,且7是这个数目的最小者

8、图G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它不含与K5或K3,3同胚的子图

第7章 图的着色

1、边着色:相邻边着不同颜色,其最小边色数可表示为χ’(G)

(1) 完全二部图:χ’(G)=Δ(2) 二部图:χ’(G)=Δ(3) G是简单图,χ’(G)=Δ or Δ+1 (4) 设G是简单图且Δ(G)>0。若G中只有一个最大度点或恰有两个相邻的最大度点,则χ’(G)= Δ(5) 设G是简单图。若点数n=2k+1且边数m>kΔ,(6) 则χ’(G)= Δ+1 (7) 设G是奇数阶Δ正则简单图,若Δ>0,(8) 则则χ’(G)= Δ+1

2、点着色:相邻点着不同颜色,其最小边色数可表示为χ(G)

(1) 对任意图G,χ(G)≤Δ+1(2) 若G是连通的单图,且既不是奇数圈也不是完全图,则χ(G)≤Δ(3) 对任意图G,χ(G)≤Δ2+1

3、色多项式

(1) 递推计数法:Pk(G)=Pk(G-e)-Pk(G·e)(2) 理想子图计数法

THE END
0.一个无圈的连通图就是()一个无圈的连通图就是()A.树B.最小支撑树C.支撑子图D.有向图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jvzquC41o0yiwjxjwczj0lto1vo04j=7e9j9e:i;6c;c;n=87:>bhl5dd5hf0qyon
1.【管理运筹学】背诵手册(六)|图与网络分析(基本概念、最小支撑树问题权矩阵,相邻两点可连通就是权,不可到就是无穷,对角线元素为 0 。 最小支撑树问题 无圈的连通图称为树。 若TTT为树,且树中点的个数nT≥2n_T\geq2nT​≥2,则TTT中至少有两个悬挂点。 这里说要树的点数大于等于 2 ,因为有可能一个树只有一个孤立点,那就没有两个悬挂点了。 jvzquC41dnuh0lxfp0tfv8Iqwirbu|xuuuyt1jwvkerf1mjvckrt1:86786::=
2.图论树原理树的形心ps:因为至多只有一片树叶,则剩下的n-1个顶点的度均≥2,所以有 最小连通图:减去任意一条边,均会使得图不连通。 ps:无圈的连通图就是树。 树的中心与形心: v的离心率:取离v最远的顶点的距离。 r(G)图的半径:取每个顶点的离心率最小的值。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4=55@6;91gsvrhng1jfvjnnu1?16:97;3
3.管理运筹学第7章图与网络分析(2,最小支撑树问题)无圈的连通图称为树。 其有几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性质。 树的性质 1——若T TT是树,且树中点的个数n T ≥ 2 n_T \geq 2nT​≥2,则T TT中至少有两个悬挂点。 树的性质 2——图T TT是树,则T TT中的边数m mm等于点数n nn减去1 ,即m = n − 1. m=n-1.m=n−1. 树的性质 3——图T TT是树的充分 jvzquC41dnuh0lxfp0tfv8Iqwirbu|xuuuyt1jwvkerf1mjvckrt1:8489855<
4.图论第三章.树与最短路径知识总结图论破圈法 一个连通且无圈的无向图称为一棵树,树是个简单图且无环和平行边。  在树中,度数为1的结点称为树叶;度数大于1的结点被称为内点或分支结点。若图中每个连通分支都是树,则称该图为森林。  给定图G=<V,E>,结点数记为n,边数记为ε,则有以下与树等价的定义。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96:?148ftvkimg8igvcomu86324644:9
5.无向图无向连通图什么是自环如果从任意一个顶点都存在一条路径到达另一个任意顶点,我们称这幅图是连通图。一幅非连通的图由若干连通的部分组成,它们都是极大连通子图。一般来说,要处理一张图就要一个个地处理它的连通分量。树是一幅无环连通图。 树的定义非常有用,稍作改动就可以变成用来描述程序行为的(函数调用层次)模型和数据结构(二叉jvzquC41dnuh0lxfp0tfv8^c|jkoJjs1ctzjeuj1fgzbkux133818?=86
6.电子科技大学《图论及其应用》复习总结第二章树一、树的概念与性质 定义1不含圈的图称为无圈图,树是连通的无圈图。 定义2称无圈图G为森林。 注: (1) 树与森林都是单图; ​ (2) 树与森林都是偶图。 定理1每棵非平凡树至少有两片树叶。 定理2图G是树当且仅当G中任意两点都被唯一的路连接。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8:8:;8ftvkimg8igvcomu862:39::<:
7.5图与网络分析定理6:图T=(V,E)的V有n个顶点,E有m条边,则下面对树的说法是等价的: (1) T是一个树; (2) T无圈,且m=n-1; (3) T连通,且m=n-1; (4) T无圈,但每加一新边即得唯一一个圈; (5) T连通,但舍去一边就不连通; (6) T中任意两点,有唯一链相连。 定义15:若图G的生成子图是一棵树,则称该树为G的生成树(支撑树),简称G的树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98388ftvkimg8igvcomu86347:85>5
8.图论基础与应用图论(二) 树与二分图 无圈图:一个图的任何子图都不是圈 树:连通无圈图 树删除的任意一条边都会变成非 连通图产品 对树中给定的两个结点的x,y,树中存在唯一一条XY路,因此此路为测地线 若树有Ñ个结点,对条边,则P = N-1,因此,树是最小连通的(满足该关系的不一定是树,树一定满足该关系)jvzquC41dnuh0lxfp0tfv8qkzkgpi~fk42781jwvkerf1mjvckrt1A:598:3;
9.图论:连通度详解充分性证明:因为(u,v)路P是在G-e上选择的,那肯定不含e,而且也设uv=e,再加回e,肯定会形成圈。 上述定理表明:圈中的边一定不是割边。 割点:去掉它,也会使连通图变为不连通。 ps:G是简单图,无圈无重边。G-v仍连通的话,x和y必定存在一条不经过v的路P,然后再加上原来的xvy,则在G中形成了一个圈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4=55@6;91gsvrhng1jfvjnnu1?16=59;5
10.图论学习定理3:每棵树都有一个 由一个点或两个邻接的点组成的中心 生成树 图G的生成子图T是一棵树,则T是图G的一棵生成树(若T为森林,则是生成森林) G中生成树的边称为树枝 G中非生成树的边称为弦 定理5:每个连通图至少包含一颗生成树 证明,如果本身无圈,则本身就是一棵树,如果本身有圈,则在保持连通性的情况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7:@:7;1gsvrhng1jfvjnnu1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