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测量学: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
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摄影测量分类:(1)按距离远近:航天摄影测量,航空,地面,近景,显微(2)按用
途:地形,非地形(3)按处理手段:模拟,解析,数字。
【3】摄影测量特点: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由二维影象重建三维目标,面采
集数据方式,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
【4】发展趋势:传感器平台的多样化,无人机发展。从对控制点的高度依赖走向无需地面控
制点的摄影测量作业模式。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有望取代传统的胶片型传感器。摄影测量软件平
台的并行化与自能化。多传感器的有效集成。
【5】影像数字化:用高精度影像数字化仪(扫描仪)将像片(负片或正片)转化为数字影像
【6】(1)单像量测:特征提取与定位及交互量测(2)双像量测:影像匹配及交互立体量测
(3)多像量测:多影像间的匹配及交互多影像量测
【7】发展三阶段:(1)模拟摄影测量:用光学或机械投影的方法模拟摄影成像过程,用多个
投影器恢复航摄仪位置和姿态,通过几何反转建立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
几何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件(2)解析摄影测量: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
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在建立像点坐标与物点坐标间的几何关系,而研
究并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3)数
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
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影像中提取所摄物体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第二章单幅影像解析基础
【1】空中摄影: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2】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从空中一定角度对地面进行摄影
【3】(1)航摄仪焦距:物镜节点到焦点的距离(2)像片主距:物镜后节点到像平面的距离
(3)像场:物镜焦面上中央成像清晰的范围(4)像场角:像场直径对物镜后节点的夹角
【4】摄影比例尺:把摄影像片当做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这时候像片上的线段l和地
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1/m=l/L=f/H
【5】(1)航高: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2)相对航高:摄影机物镜相对于
某一基准面的高度,即摄影航高(3)绝对航高: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摄影物镜在摄影
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6】航向弯曲: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据地物影像拼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
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航带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7】航向重叠度大于60%,旁向大于30%
【8】像片旋转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带飞行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
为像片的旋偏角。用κ表示。
【9】地形图特点:(1)图上任两点间距离与相应地面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一常数,等于比例
尺(2)图上任一点引画的两条方向线间的夹角等于地面上对应的水平角
【10】地形图和航摄像片比较:(1)比例尺:地图有统一比例尺,航片无统一比例尺(2)表
示方法:地图为线划图,航片为影像图(3)表示内容:地图需要综合取舍(4)几何差异:航
摄像片可组成像对立体观察(5)航摄像片为中心投影,地形图为正射投影
【11】投影方式:(1)中心投影:投影射线会聚于一点(2)平行投影:投影射线都平行与某
一固定方向(3)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斜交(4)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正交
【12】透视变换:将空间点、线作中心投影,在投影平面P上得到一一对应的点、线,这种经
中心投影取得的一一对应的投影关系称为透视变换
【13】透视变换的特性:(1)同素性:几何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2)互换性:像与物互为
投影(3)结合性:直线的交点投影仍为直线的交点
【14】(1)迹线:两透视平面的交线,也叫透视轴(2)像主点: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
线,交像平面于O点(3)地主点:像主点在地面上的对应点O(4)像底点:摄影中心作铅
垂线交像平面于点n(5)地底点:铅垂线交地面与点N(6)主垂面:过铅垂线SnN和摄影方
向SoO的铅垂面W(7)主纵线:主垂面W和像平面的交线(8)摄影方向线:主垂面W和
地平面的交线(9)合点:过S作地平面上一直线平行线,和像平面交点称合点;合点是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