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考试题docx

听诊三角:在背部,由肩胛骨的脊柱缘、斜方肌外下缘和背阔肌上缘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听诊三角,此区胸壁最薄,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腰下三角:在背部,由腹外斜肌后缘、背阔肌起始部前缘和髂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腰下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是腰疝的好发部位。

三边孔:在肩胛区,由小圆肌下缘、大圆肌上缘和肱三头肌长头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形通道,称三边孔,有旋肩胛动脉和旋肩胛静脉通过。

脊肋角:在背部,十二肋下缘与竖脊肌外侧缘的交角处称脊肋角或肾区,肾有疾病时,可出现扣击痛。

臀筋膜:臀部的深筋膜又称臀筋膜,向上覆盖于臀中肌前部表面,并附于髂嵴,向下接续股后区深筋膜,向外侧参与髂胫束的构成,向内侧附于骶、尾骨背面。

臀部十字吻合:由臀下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第1穿动脉形成了十字吻合,管理大腿后群肌和股骨。

收肌腱裂孔:大收肌腱和股骨之间形成了收肌腱裂孔,它是收肌管的下端,有股动脉和股静脉穿过。

足弓:由跗骨、跖骨及它们之间的关节以及足底的韧带共成构成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它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三部分,足弓塌陷出现扁平足。

足底腱膜:覆盖于足底趾短屈肌的深筋膜,厚而致密,称足底腱膜,呈三角形,尖向后附于跟骨结节,底向前附于跖趾关节囊和趾腱鞘。

肱骨肌管:肱三头肌的三个头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一个自内上向外下旋绕肱骨干中份后外侧面的管道,称为肱骨肌管,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肱骨中份骨折易损伤桡神经。

鼻咽壶: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组成鼻咽壶,其内有桡动脉和桡静脉。

颅顶部“危险区”:指腱膜下间隙,此间隙出血或化脓时,血液或脓液可沿些间隙漫延,间隙内又有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感染可向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部“危险区”。

腮腺床:在腮腺的深面,起自茎突的骨骼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共同组成了腮腺床。

头皮:颅顶部软组织在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可以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这三层紧紧愈着在一起,临床上称“头皮”。

下颌管:在下颌骨的骨松质内,由下颌孔到颏孔之间的骨性管道称为下颌管,其内有下牙槽动脉、下牙槽静脉和下牙槽神经。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肌沟共同围成,管的中部比较狭窄。管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共9条肌腱穿过,分别被屈肌总腱鞘(又名尺侧囊)和拇长屈肌腱鞘(又名桡侧囊)包绕,正中神经经二鞘之间达手掌。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

掌浅弓:由桡动脉的掌浅支与尺动脉的终未支吻合形成。从掌浅弓发出小指尺侧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和三条指掌侧总动脉。

提携角:正常情况下,臂轴和前臂轴的延长线,构成向外开放的165—170度的夹角,其补角为10—15度,即为提携角。此角大于20度为肘外翻,小于0—负10度为肘内翻,0—10度为直肘。

肱二头肌腱膜:从肱二头肌腱内侧向下内止于前臂筋膜的部分,并有前臂屈肌起于其深面。腱膜弓状游离的上缘是肘前区的重要肌性标志,它与肱二头肌交角处是触及肱动脉脉博和测量血压的部位;腱膜下缘与肱二头肌腱交角处是肱动脉末端的标志;腱膜挛缩时,压迫肱血管与正中神经,可导致缺血性挛缩。

锁胸筋膜: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深层,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胸肩峰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穿过。手术切开锁胸筋膜时,注意保护胸内、外侧神经,以免导致胸大肌和胸小肌瘫痪。

腋鞘:又称颈腋管,由椎前筋膜延续包绕腋血管和臂丛而成。锁骨下臂丛麻醉,需将药液注入此鞘内。

隐静脉裂孔:大腿阔筋膜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形成一个卵圆形的薄弱区,称隐静脉裂孔,其外侧缘锐利而明显,称镰缘,上角附于耻骨结节,下角有大隐静脉跨过,并穿筛筋膜汇入股静脉。

股环: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贩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贴,股环上面有股环隔。

髂耻弓:由髂筋膜增厚形成,前外侧连于腹股沟韧带,后内侧附于髂耻隆起,它是血管腔隙和肌腔隙的分界线。

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并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周围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3-4cm由两个纵行的纤维隔将鞘分为外、中、内三个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容纳股静脉,内侧部形成股管,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位于股前区中1/3段,长约15cm呈三棱形间隙。前内侧壁为缝匠肌及大收肌腱板,前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接肌三角尖,下口经收肌腱裂孔通腘窝。收肌管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和股内侧肌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伸肌支持带:小腿深筋膜在踝前部增厚形成了伸肌支持带,包括伸肌上支持带和伸肌下支持带,它约束肌腱,有利于肌的运动。

颈动脉鞘:在颈部,位于颈动脉三角内,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THE END
0.斜角肌间隙是什么意思斜角肌间隙是指位于第一肋骨与锁骨之间,由斜角肌构成的潜在性间隙。 斜角肌间隙是颈部的一个解剖结构,包括前、中、后三个间隙。这些间隙被斜角肌覆盖,用于容纳血管、神经和其他软组织。当这些间隙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改变时,可能导致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斜角肌间隙病变可能引起肩背痛、上肢麻木、刺痛感等症状。严重jvzquC41o09:0wjv1up0chj6uz?rx7mvon
1.基础医学:颈部考试答案(强化练习)考试题库C.由中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二段围成 D.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二段围成 E.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三段围成 点击查看答案 41、填空题 颏下三角位于()与()之间。 点击查看答案 42、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气管前间隙的结构是()。 A.甲状腺下静脉 B.甲状腺奇静脉丛 C.小儿jvzq<84yyy4:3n}co0usi8jzco59967::253:A556:4ivvq
2.局部解剖学习题集+答案.pdf《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1 上肢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三边孔和四边孔 2、腋窝 3、腋鞘 4、锁胸筋膜 5、肱二头肌腱膜 6、提携角 7、臂骨筋膜鞘 8、前臂屈肌后间隙 9、腕管 10、屈肌支持带 二、单项选择题 (在 以下每道试题 中,请 从备选 答案 中选 出 1 个 最佳答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21715:4742916;5622642;50ujzn
3.系统解剖学讲义(完美版)2023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轴骨 一、躯干骨 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3:>47?=a32=:5;55764ivvq
4.局部解剖学试题:头颈部颈袢及其分支 [单选题]支配舌骨上肌群支配椎前肌支配颈阔肌支配胸锁乳突肌支配舌骨下肌群(正确答案)56. 甲状腺下动脉起于 [单选题]颈内动脉椎动脉肋颈干甲状颈干(正确答案)57. 斜角肌间隙位于 [单选题]前、后斜角肌间中、后斜角肌间前、中斜角肌间(正确答案)前斜角肌前方后斜角肌后方58. 眶上切迹的位置是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
5.《系统解剖学》基础重点(简约版)5.斜角肌间隙(scalene fissur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6.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形成腹股沟管的下壁。 jvzquC41dnuh0lxfp0tfv8pkpi74lth1ctzjeuj1fgzbkux136848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