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2023年河北专升本普通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参加2023年河北专升本的学生可以多做做题目,并通过本卷考生可了解专升本考试试题题型及结构,也可用于考生备考使用。
(总分:150 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上。)
1.______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 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某人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他的气质类型是______。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具有外向性,他 的气质类型是______。
3.性格的_______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________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
4._______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_______是某项 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5._______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_______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 突。
6. 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技能,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自动 化阶段。
7.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______和_______。
8._______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_______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 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二、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观察法
2.注意的转移
3.绝对感觉阈限
4.空间知觉
5.表象
三、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______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97 B、1789 C、1876 D、1879
2.______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它不反映特定的 内容。
A、感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3.绝对感觉阈限值的测定,首先选用 5-7 个恒定的、从被试感觉不到至感觉到了的等距刺激;然后每种强度的刺激随机呈现,被试报告感觉到与否;最后根据各个刺激所引起的正、负反应的次数,运用统计方法求出有______次被感觉到的刺激值作为绝对感觉阈限 值。
A、100% B、50% C、60% D、80%
4.______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A、诱导运动 B、 自主运动 C、动景运动 D、真动知觉
A、3 B、1.5 C、2 D、1
6.________是指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 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A、分化抑制 B、消退抑制 C、外抑制 D、超限抑制
7.________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 方面的品质。
A、坚韧性 B、果断性 C、 自制力 D、 自觉性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
A、起伏现象 B、高原期现象 C、成绩逐步提高 D、成绩的
相对稳定现象
9.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形象的说明了个性的________。
A、整体性 B、可塑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10.心理学家________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A、马斯洛 B、默里 C、勒温 D、阿尔德夫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有哪些?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简述气质激素说的基本观点。
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哪些?
5.简述能力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 答。)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创造思维。
2.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复习活动。
普通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0 分)
1.常规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 ;2.胆汁质,多血质;3.意志特征,态度特征;4.一般能力 (普通能力) ,特殊能力 (专门能力) ;5. 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 ,双避冲突 (回避— 回避型冲突) ;6.认知阶段,联系阶段 ;7.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8.生理性 需要,社会性需要。
二、名词解释 (每题 4 分,共 20 分)
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 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 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3.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4.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 (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5.表象:是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D; 2 C; 3 B; 4 A;5 D;6 A;7 C;8 B;9 D;10 A。
四、简答题 (每题 8 分,共 40 分) 1.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有哪些?
(1) 创造动机。 (2 分)
(2) 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2 分)
(3) 积极的思维活动。 (2 分)
(4) 灵感。 (2 分)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 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2 分)
(2)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2 分)
(3) 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2 分)
(4)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2 分)
3.简述气质激素说的基本观点。
(1) 伯曼认为,人的气质特点是由内分泌活动所决定的。 (3分)
(2) 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发达程度将气质类型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 状腺型、胸腺型、性腺型。 (3 分)
(3) 不同的激素类型,有不同的气质特点。 (2 分)
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哪些?
(1) 加深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 分)
(2) 培养间接兴趣。 (2 分)
(3) 合理组织活动。 (2 分)
(4) 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 分)
5.简述能力和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 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 (2 分)
(2)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2分)
联系:
(1)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 发展。 (2 分)
(2) 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2分)
五、论述题 (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创造思维。
(1)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2) 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3)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4)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5)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2.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复习活动。
(1) 及时复习。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
(3) 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要点 2 分,论述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