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到人脑中,就成了时代精神
天赋观念:与生俱来、不证自明的观念。
联想(霍布斯):过去一些观念连续运动的结果,这些思想或观念的前后连接受人的过去经验和主观欲望所制约【联想(洛克):运用感觉经验获得的机制】
白板说: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后天的一切观念、一切标志及知识,都是由于经验的作用在心灵上刻下的印记。
观念(洛克):人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现象
简单观念:感觉得来的单一的、不可再分的观念。
复杂观念:由几个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
次起的自动化活动:重复本来有意识的活动最后可以转变成无意识的活动
微觉:几乎同无知觉和无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是未被意识到的无意识,始终积极活动的东西。
莱布尼茨:对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和反思,也就是自我意识。
康德: 人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
10、意识阈:任何时候占据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允许与它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在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
12、空间知觉的部位记号说:空间知觉是因为接受刺激部位留下的特殊记号,同某种运动经验逐渐结合的产物,每次接收到的信号刺激不断习得产生的一种反应
13、三大身心关系:
反省法:对刚刚成为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
詹姆斯:心理是生物进化赋予人对环境的适应机能;情绪是对外界事物引起的身体变化的感知。
意识流说: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
适应性行为(卡尔):心理活动的机能在于获得、确定、保持和评估经验,并利用经验来指导行为,这种以心理活动来指导的行为,就是适应性行为。
“试误——联结”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的,无需观念作中介。
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伴随满意的结果而增强,因伴随不满意的结果而减弱
行为:有机体应付环境的所有活动
刺激: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反应: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人格(华生):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所有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情境所形成的完整认知地图中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
潜伏学习: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亦即有机体在学习过程的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强化:某一刺激出现或消失,个体行为出现增强的效果。
注意过程:观察者知觉榜样情境的过程
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了解的行为,以表象言语形式将其在头脑中表征、编码、储存
复制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现和符号概念转化成外显行为
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自我强化:学习者参照自我标准或目标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强化
顿悟学习: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顿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
润湿:把梦中无条理的东西醒来后系统化来掩盖真相
共性潜能:完满人性的实现
高峰体验: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和极乐的瞬时体验。
信息加工观点:将电脑作为人的心理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电脑的操作做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