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 主要分布
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
东方青土分布
● 咋就青了呢?青色的土就是我们说的水稻土,它是农民长期种稻、耕作、施肥、灌溉影响下形成的人工改造土壤。水稻田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青色。
● 有啥优点?水稻土是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不断熟化,生土变熟土,熟土变为肥土,形成的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 只能种水稻吗?当然不是呀,除了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旱地作物也都可种植。
青土孕育下的油菜花海
● 在哪里呢?白土其实就是盐碱土,我国华北、西北以及部分沿海地区都有,但集中分布地是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盆地、平原中。
中国盐碱地分布示意图
● 白色的是什么?
白色的主要是矿物盐分。由于灌溉农业区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导致矿化度很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地面蒸发旺盛,水分蒸发后,使得盐分聚积在土壤表层,所以就形成了大片白色的盐碱地。
盐碱地形成过程
● 如何治理?土壤表层含盐量太高,直接导致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应对盐碱地,我们可以使用合理节水灌溉、铺设薄膜、淋洗脱盐、深翻松耕、种植耐盐碱作物、客土置换等措施来改良盐碱地。
● 分布地在哪儿?
说到黑土,这个大家就很熟悉了,肯定得往东北看,主要在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北部以及三江平原西部。
● 为啥黑?腐殖质含量高嘛,为啥高?套用一个分析思路,就是“收入-支出=余额”,有机质的收入高,但支出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就高,颜色偏黑、肥力较高;先说收入,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长繁茂,地上和地下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再说支出,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土壤冻结,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就比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黑土
● 黑土面临的困境虽然肥沃,但架不住人类一直使用呀。近年来,我国的黑土区因长期的集约化耕作和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急剧下降。我们需要减少对土壤的使用,适当的休耕或者轮作,并且增加植物残体覆盖(秸秆还田),让土地有休养生息、补充肥力的机会。
● 除了黄土高原外,其他地方还有吗?
黄土高原当然是黄土界的C位,知名度最高。除它之外,在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也有黄土的分布。
中部黄土分布
● 黄色的土来自何方呢?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大风刮来的。我国冬春季强劲的偏北风把中亚和蒙古沙漠上的黄土带到了黄土高原和其他各地,常年堆积形成了广泛的黄土地貌。
● 有什么独特之处?黄土质地疏松,富含氮磷钾等养分,自然肥力高,适于耕作,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所孕育的古代文明,正是得益于此。但如果人类开发不当或是天然植被遭受破坏,这种区域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原来平坦而连片的土地变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塬、梁、垛,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形态。
黄土的另一个特点是垂直节理发达,直立性很强,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凿窑洞而居的便利条件。
中国疆土如此辽阔,土壤类型和颜色远远可不止五色土那么简单:棕壤、紫色土、白浆土……颜色很是丰富,大约有60多种土壤类型。
如果还想知道近几年高考中土壤是怎么考的?请戳下方视频,来听羊羊讲课吧。
【友情提示】
土壤的高考内容,在下方视频中的1分47秒-27分钟这个时段
你的家乡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呢?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B
【解析】青壤分布区域降水较多,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腐殖质层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白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植被稀少,A错误,腐殖质层薄B正确;降水少,淋溶层不显著,C错误;土层厚度小,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2.B
【解析】红色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方,湿热环境使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重,土壤肥力较低。改良红色土壤的主要措施有休耕、施用有机肥、作物轮作和广施农家肥等,B正确。引淡淋盐是治理盐碱地的措施,A错误;引水灌溉是针对干旱地区的土地,C错误;平整土地是针对水土流失的土地,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3.D
【解析】本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脱离枝体的花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可以哺育花,反映了生物残体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