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0视频
0语音
静脉角是人体重要的解剖结构,指的是同侧的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处的夹角,其在循环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位置与组成、淋巴回流、血管特点、临床意义及毗邻关系等。具体如下:
1、位置与组成:静脉角位于胸锁关节的后方,由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左右各一。颈内静脉收集头颈部静脉血,锁骨下静脉则收纳上肢及部分胸壁静脉血,二者在此汇合形成头臂静脉。
2、淋巴回流:静脉角是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重要连接点,左侧静脉角接纳胸导管注入,右侧静脉角接纳右淋巴导管注入,使得全身约3/4即左侧半身及右侧下半身和1/4即右侧上半身的淋巴液分别通过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汇入静脉角,进入血液循环。
3、血管特点:静脉角处血管壁相对较薄,管径较大,血流速度相对缓慢,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淋巴液顺利汇入静脉系统,同时也使得该部位容易形成涡流,是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区域之一。
4、临床意义:在中心静脉置管、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中,静脉角是重要的解剖标志,手术操作需精准避开此处,防止损伤血管及淋巴导管,引发气胸、乳糜胸等并发症。
5、毗邻关系:静脉角周围毗邻结构复杂,前方有胸锁乳突肌覆盖,后方与锁骨下动脉、臂丛神经等重要结构相邻,这些关系在颈部外伤、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参考价值。
日常生活中,了解静脉角的位置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颈部血管及淋巴系统的生理功能。若颈部出现不明原因肿胀、疼痛或影响呼吸、吞咽等症状,可能与静脉角及其相关结构病变有关,需及时就医排查血管阻塞、淋巴回流障碍等问题。
THE END